新一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群像

2017-01-24 20:25:18陈默吴琪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家长妈妈孩子

陈默+吴琪

“1993年中国取缔了粮票,这以后出生的孩子不一样了,因为彻底脱离了物质匮乏年代。这一代独生子女有着高孤独感、高竞争感、高话语权、高自尊、高情感负担。但是独生子女的优点也很明显,见多识广、同情心强、独立思考能力强。”

58岁的陈默说话带着上海口音,不是软绵绵的那种,而是放鞭炮般地密集、快速,与一般心理咨询师给人的印象不大相同。她留着齐耳短发,穿着瘦瘦长长的牛仔裤,十分利索。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陈默从1999年开始,陆续给城市里的8000多个家庭做过心理咨询。在她每次演讲过后,人们往往会围着她讲述自己遇到的各式问题。

陈默嗓门大,说话不怎么留情面。

“15岁的儿子,你还管他几点起床干什么?迟到就迟到了嘛!迟到一次,第二天他就不迟到了!你是在养5岁的儿子吗?!”

“为什么你孩子每个时间段做的事情,你都知道?她十几岁了还没有自己的空间和秘密吗?”

“不要给孩子做鉴定性的评价,这个最恶劣了。”

“小学的孩子要疯玩啊,一个人童年没有疯玩过,他以后要做一辈子的。”

当围着的家长仿佛挨了几记闷棍时,陈默与她们聊着聊着,又爽朗地大笑起来。对于这些家庭来说,将近60岁的陈默一点也不像老人,思想反而比多数“70后”“80后”家长前卫。

陈默告诉我,心理咨询是一个个体差异特别大的行业。有些咨询师太囿于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多次听某个家庭讲述,却不给出判断和方法;有些咨询师的人生阅历有限,对人的敏感不够,把脉不准。“我愿意给出判断,并且对于这种判断很有信心。近20年来,我接触过非常多的中国家庭的养育问题。我有自己的观察角度。”

孤独感与情感负担

我发现1993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家长打他们,孩子大一点之后,全部会还手。这一代的孩子不一样了,他们对人格平等的要求很高。以前我们老说:“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大人教训你,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现在的孩子不存在这点,他们是城市里独套公寓里长出来的独子,他从小就只能与大人说话,对话语权要求很高。“你能够说,我为什么不行?你能够打我,我为什么不能还手?”

我们“50后”这些人,信奉好死不如赖活,我们的命就是一棵草,被人踩了之后还能顽强生长。但是“90”后不一样,不跟你来好死赖活这一套。情愿不活,也不能委屈自己的尊严。这些受尊重的生命,他们的生命感受是不一样的。

独套公寓里的独子,有什么样的人生感受呢?春天的时候,我们如果买一只刚刚出生的小鸡,养着它,给它好吃好喝,两个星期以后小鸡就死掉了。为什么?因为小鸡也会孤独。现在的孩子是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的。

人一旦孤独,就无端伤感,莫名其妙流眼泪;人一旦孤独,思考力就变得非常强。所以麻烦就来了,他们既不用思考吃,又不用思考穿,他就过早地思考了一个终极的哲学问题:“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一旦人有这种问题,痛苦就伴随着他了。

中国现在的家庭,基本是六个大人爱一个孩子。孩子的情感负担非常重。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三学生找我咨询,他们所有的症状几乎是一样的:到了高三不投入学习,整天看手机,整天看小说。

你如果问他:“想不想考大学?”他回答:“想,还要考好的。”那为什么不投入呢?因为他们焦虑不堪。我知道我只要问一句话,他们就会淌眼泪。我问:“你如果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你会觉得对不起你的家长,他们对你太好了,是不是?”孩子们一听眼泪就淌下来。这就是现在独生子女的普遍状况,爱他的人太多了,给他的情感负担太重。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要背负家人这么多的期盼,非常焦虑。

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体会到这个孩子心里面的苦闷吗?其实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我看到一个4岁的孩子跟奶奶说:“奶奶,我长大后赚钱给你用。”因为他觉得奶奶对他太好了,可是等到十几岁他就搞清楚了,他报不了这个恩。为什么?因为这些大人又不会要他的钱来回报,他们要的是孩子去读名牌大学。可名牌大学在中国就这么几所,凭什么就你们家孩子去呢?

孩子们太可怜了。我跟这些孩子说:“谁告诉你,你家长的幸福要你来负责任?孩子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对另外一个人的幸福负责任。比如说两个人谈恋爱,一个男的对女的说‘嫁给我吧,我会给你一生一世的幸福,结果没有三天就吵翻天了。孩子们,你们记住,幸福不是别人能给的,而是自己的主观体验。”

十几年前的孩子还不是这样的。有一次我在家大扫除,翻起了这些年我做过的心理咨询记录。我发现从2004年起,孩子因为焦虑而引起的心理问题,成几何级数地在提高。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默

以前找我咨询的案例,基本是学校老师发现孩子有点问题,比如学习不好、行为暴躁,通过教委找到我。那时候出现问题的孩子,一般是父母离婚、住房条件差等具体的原因引起的。比如有一个初中女生,经常在教室发飙,一点很小的事情就对同学暴怒。老师找到我,我与这个孩子聊完之后,发现她妈妈因为嫌家穷,离婚后把她留给了爸爸,自己走掉了。这位爸爸又娶了个外来妹,继母一开始对女孩不错,等到她自己生了个儿子后,对女孩就很忽略。她家的房子非常小,有了弟弟后,这个女孩几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做作业只能在家门口。弟弟整天吵吵闹闹,她一刻都得不到安静。

我觉得必须对她全家做治疗。那个年代的家长还是挺尊重老师的,她爸爸和继母都很配合,对她关注多了。我发现她家离图书馆近,让她去图书馆做作业,能够有安静独处的时刻。这个女孩长大后当了护士,她和她的家长都非常满意,觉得是个很好的出路,老师也高兴。当护士就能自食其力了,而且当了护士后,她是一定有人娶的。

这个案例是前些年的典型案例,一旦外部条件改善,孩子的问题就明显改善。那时候家长对孩子期望很实际,能够自食其力就好。现在不一样了啊,焦虑的家长太多,一些孩子还在婴儿期,家长就来找我做咨询。

孩子小小年纪,就被逼学钢琴。我问家长:“为什么要让孩子学?”

有的家长说:“为了让孩子左右手协调,还能开发大脑。”

我说:“打游戏也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啊。”

有的家长说:“希望班上搞演出的时候,孩子能上台表演。”

我说:“拜托!一个班上40个孩子,至少28个都会弹钢琴,轮不到你孩子的。”

本来美育是非常棒的教育,这是让人灵魂高贵的教育。我看人,第一眼就是看气质,气质里是带着三代人的。可是将美渗透到生命中的教育,是不计回报的,不是功利性的。家长如果一开始就把“橡皮筋”拉得很紧,孩子上学后再遇到一个天天催他的班主任,没有心理问题才怪。

妈妈是家庭的灵魂

我给很多人做咨询的时候,会说一句话:“没人能害你,害你的人就一个,是你妈。”这话初听起来挺吓人的,但其实说明了很多问题。一个成年人身上的问题,只有追溯到他0~6岁的经历,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而妈妈在孩子这个阶段扮演的角色,太重要了。这个阶段是泥土翻上来之后播种的阶段,焦虑的妈妈,给孩子带来的损耗太大了。

儿童是需要快乐记忆的,不要让一个孩童的心理能量,在童年时期就耗完了。现在的家长太看重竞争,非要孩子比同学好、比同学强。孩子们从小就有很高的竞争感,可是高竞争感,不等于高竞争力啊。这样的孩子,自己是最好的才能接受,一旦别人比自己好,内心就坍塌了。这么小的人儿,生命是弱的,心脏承受压力的程度是有限的。

学校是什么地方?学校是一个同龄人给你养分的地方,是一个不断训练人的思维的地方。可是很多家长和老师,给孩子们构建了一个错误的认知,让孩子把学校当作一个竞技场,一个证明自己比同龄人优秀的地方。

有一位妈妈,带她上初一的女儿来找我。我一看,这个女孩已经精神分裂了,得去医院做药物治疗。这位妈妈很困惑,她自己是搞教育的,她说自己很爱女儿,孩子小学里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怎么会突然这样呢?

我与她聊了之后,发现她对女儿的要求非常高,每次考试必须考第一。我脱口而出:“你这是在虐待孩子啊,考第一是极端情况,你怎么可以把考第一名,当作对她的日常要求呢?”这其实是一种仇恨,却被一些家长以爱的名义来表达。

我觉得这位妈妈不爱她的女儿,她对女儿的爱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还很不容易达到。我问她:“如果你的孩子不是个女孩呢?会不会不一样?”

这位妈妈“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在产床上,头脑里还一直想着:一定要是个儿子,一定要是个儿子!”

我又问她:“是不是你的妈妈没有好好爱过你?”

她哭得更凶了。她说:“老师你怎么知道?!”她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当她父母求子不得的时候,对生出来的第三个女儿,都不愿意多看一眼。

我说这下我就找到症结了,你的女儿不一定说得出来,但她心里知道,你是不爱她的呀。她做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讨你的喜欢。我们老说,妈妈为孩子做了多少牺牲,但是实际上,孩子永远在无私地为妈妈做牺牲。当妈妈内心获得不了满足的时候,孩子在牺牲自己,满足妈妈。可是他的内心承担不了这么多。那些患厌食症、暴食症的孩子,背后也多半有个排斥他的妈妈。只是这种排斥未必是显性的,很多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是很隐蔽的,家长自己往往意识不到。

还有一位妈妈,带着读高中的儿子来找我。3年前,他们找我做过咨询。这位妈妈与丈夫的关系非常差,早就分居了,但是又不愿意离婚。我当时就劝她早做决定,并且3年后再带着孩子让我看看。这个高大的男孩,这时候出现了成绩下降的问题,并且有明显的社交困难。

我告诉这位妈妈,你不离婚,又不开心,实际上你儿子在为你背着情感负担。他知道你们关系恶劣,可是也没见你们离婚,这相当于一直让他等着,看头顶上的第二只靴子什么时候掉下来。儿子背上了母亲的情绪,所以这位妈妈最好早做决定,她需要在儿子面前阳光快乐,体现出对未来生活强烈的拥抱感,这样她的孩子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行。

妈妈是一个家庭里的灵魂,灵魂没了,或是没有发挥作用,这个家庭就魂飞魄散。孩子虽然出生后与妈妈剪断了脐带,但他们潜意识里一直与妈妈是情感相通的。可是不少妈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用,只是拼命催孩子读书、练琴、比赛,给予孩子的心理能量很少,并且给孩子制造了很多心理隐患。

我看到现在有些妈妈,把母乳挤到奶瓶里喂孩子,真是着急。妈妈的乳头,是孩子一辈子安全感的来源。有些妈妈,孩子还不到2岁,为了自己读学位、做生意,就去外地发展。2岁之前的孩子,认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妈妈一旦没了,他们的安全感完全消失了。有的妈妈让婴儿跟别人睡,今天张保姆,明天王保姆,后天奶奶,孩子的安全感也无法建立。还有的妈妈高度理性,孩子非常小,就严格训练他的作息时间。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有强迫症,最后出现心理问题。

现在一些年轻妈妈,把西方人的教育方法当“圣经”。孩子一出生,就让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怎么哭也不抱。可是人家培养出的是什么样的孩子?18岁就一个人打个背包,出去走天涯了,一年也不一定与父母见一面。咱们中国人能接受吗?而且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西方人自己也意识到了。我们不能照本宣科,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本能的,应该多抚摸多拥抱婴儿。

美育是使人灵魂高贵的教育,但是功利化使它变了味

没有疯玩过的童年,一辈子都在寻求补偿

11岁之前的孩子,一定要疯玩过。我一直跟小学老师讲,如果一个人在11岁之前没有疯玩过,会一直没事找事地折腾,折腾自己也折腾别人,很难安抚,到临死前都比较作。小学应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开心的年华,身体强壮了,自我意识成长了,学业负担又不太重。可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让小学生玩命学习。

多年前的小孩子,兄弟姐妹多,同伴也多,放学了就一起疯玩。群体性游戏对孩子内心有非常好的疗伤作用,它是老天给孩子的一味药;群体性游戏能够帮助孩子遗忘压力、健全人格。一个在群体里乱发火的孩子、一个不遵守规则的孩子,没人跟他玩。所以孩子玩的过程,是进入社会的演习,他们自己商量着制定规则,然后遵守执行。

但是孩子的群体性游戏有个前提,就是不在成人的控制之下。现在的孩子们基本没有这个条件了,他们孤独地生活在各自的房子里,时时与大人相处。幼儿园的一些园长跟我说,有些孩子遇到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就躺到地上哭闹。有些小朋友,发起火来用头撞墙,扇自己耳光,或者上课的时候突然跑出去了,完全没有规则感。我告诉园长们,这就是群体性游戏缺失造成的。以后人们的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多,小时候帮他们健康的群体性游戏在消失。

所以好的幼儿园是什么样的?就是不怎么教知识,而是让孩子们一起疯玩的幼儿园。我参加过一个幼儿园的活动,很大的场地让孩子们藏宝寻宝,孩子们高兴地满场跑,老师几乎不参与。我说这样的幼儿园太好了,现在孩子缺失的是同伴,幼儿园和学校就提供了同伴关系的环境,这是最为重要的。知识哪里不能学?现在学习知识还需要去学校吗?

很多家长也不明白这个道理,对孩子学习要求很高。我说现在的孩子是活在“第三只笼子”里的。怎么理解呢?先看看第一只笼子和第二只笼子是怎样的。第一只笼子,我们让一个老鼠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装一个门,如果老鼠不小心踩了一下这个门,门打开以后有食物会进来。老鼠每踩一下,食物都会进来。老鼠会怎么做呢?会一直踩。如果第二只笼子是这样的,老鼠每踩一下,就会被电击一下,以老鼠的智力会怎么做呢?不踩了。

如果“第三只笼子”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它踩一下是食物,再踩一下是电击,老鼠就不知道应该踩还是不踩,这个老鼠会在里面纠结死。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家长对他太好了,就像食物;但同时给他压力,就像电击,孩子们如同老鼠在第三个笼子里。每个家庭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者,嘴巴不说,心里是这样想的。

可是各行各业,凡是能成功的都有一个共性的特质,这些人一定是输得起的人,输了再来,最后就赢了。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你只让他成功,不让他输。家长们见到孩子回家,第一句话问的是:“宝宝,你今天得几个五角星啊?”孩子答:“一个。”家长又问:“小明得了几个啊?”“两个。”“你明天要超过他,要得三个!”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内心能轻松吗?他输得起吗?现在考试前、比赛前,临场退缩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不是肚子疼,就是头晕,没法参加。家长的期望太高了,孩子承受不了。有的家长过来告诉我,她儿子的智商有140,非常高。我的反应是:“太高了,他今后要吃苦的。”人的大脑有不同的区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模块,能被测试出来的智商是量化的,而情感、情绪能力这些是无法被测试的。我们不要只看重孩子能被量化的智商,一个人往往是平衡的,智商太高的人,情商往往低。

现在的很多家长,不管孩子的特点是什么,硬往自己认可的那条道路上去塞。可是每个人身体特质不同、性格类型不同,林黛玉这样体质类型的人,就不是一个掌握权力的人,也不是擅长与人打交道的人。你如果非要林黛玉去企业当经理,她做得了吗?那是王熙凤干的事情啊。

我跟我儿子经常说的话是:“儿子,咱们母子一场,彼此不要嫌弃。你不嫌我,我不嫌你。”孩子没有这种重担,他才能轻装往前走,他才不会有考试焦虑。

曾经有一个爸爸,是位医学博士,带着他的儿子过来找我。他很沮丧,“我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我读书的时候基本是前几名,怎么我儿子倒数第一名呢?”我太了解这样的家庭了,我对他说:“正因为他是你的儿子。”

这位爸爸听不懂了,我告诉他,家长喜欢向孩子强调自己的优秀背景,孩子往往不争气。孩子会想:“爸爸你都已经是清华毕业了,我考什么样的大学,你才满意呢?如果我考不上比你还好的,那我就没有价值,我干脆放弃好了。”这样的家长,还往往喜欢拉老人出来帮忙。“问问你奶奶,我当年读书多么优秀……”结果是很容易让孩子过早放弃自己的。

个性化的孩子,使我们民族进步

1993年后出生的城市孩子,见多识广。一个家庭将财力用在一个孩子身上,他们拥有很多优厚的条件,往往非常聪明,知识面广,逻辑思维能力强。有时候我同一些中学生谈话,忍不住告诉他们:“奶奶非常佩服你们,知识多,又能独立思考问题。”

所以独生子女这两代人,其实是有很多优点的。他们还往往非常善良。小孩子很善良,是因为他是浸润在爱当中长大的。爱心是有条件的,现在的孩子具备了基础条件,所以他有同情心。他们同情弱者,他们爱别人,所以他们的道德判断水平要比我们这代人高多了。

这样的孩子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不太受意识形态的控制。比如老师带着小学生去参观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雕塑,跟他们讲草原小姐妹的故事,孩子们会问:“老师,人为什么要为羊牺牲生命啊?”老师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小孩子会说:“那我们都挑小的,老师你是不是把最大的梨,留给自己吃啊!”我觉得这些孩子很了不起啊,他们能够独立思考,他们也不轻易认同权威,这是一个民族的进步。

遇到校园霸凌这样的事情,我们“50后”的人会说:赶紧给老师送送礼好了,孩子还在人家手里,不要得罪了。新一代的孩子不这么想了,他们不愿意偷偷送礼,他们要堂堂正正地解决问题。2010年之后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要让他们开个会都不容易。他们会问:“为什么路上来去两个小时,就为了开半个小时的会?”那他们就会重新制定规则。这样的孩子也不会太为人际关系所累,很多中国人在人际关系里是非常压抑的,以后的孩子会少有这种烦恼,他们越来越个体化,我觉得他们会越来越像德国人,是很多理性的个人,而不是缺乏自我意识的群氓。

童年如果没有疯玩过,一辈子都在寻找补偿

当孩子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跟不上,会变得很被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中学生被老师教育的时候,老师在训他,这个中学生就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你只管讲好了。差不多了,讲好了吧?我可以进教室了吧?”他根本不会听你讲的。为什么?因为你不了解他话语权要求很高,你没有给他平等的对话。

这些也正是我们职场马上要面对的年轻人。曾经有个企业老总找我,说他有一个名牌大学的实习生,这个实习生在开会的时候负责做记录,会上老总发完言,实习生说:“我也来讲。”老总奇怪了:“怎么轮到你讲?”可是这位实习生说:“我为什么不可以讲?我也了解啊!”于是这个老总就看不懂了。

我跟他说,你要看懂,新一代年轻人对话语权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让他有话语权的可能性,他就到网上去说,你是堵不住他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民族的进步。我们小时候被教育成“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是沙漠里的一粒沙”,现在的孩子是,“我来过了,雁过留声,你们怎么可以不知道我来过?”他必须要展现个性。可是我们的教育允许吗?我们设计出了让他展现个性的平台了吗?

现在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对自己性别产生困惑的孩子,明显比以前多了。这也算是时代的产物吧,农耕文明过去了,肌肉对男性不再有实际意义。对于学历相同的男性女性来说,智力上差别不明显,社会分工越来越趋同。有些孩子虽然是女儿身,但内心强烈认同自己是个男孩;有些人背负着男儿身,觉得自己是个女孩。

我刚刚接触到一个家庭,高中的女儿跳楼自杀了,她内心里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男孩,非常痛苦。对这样的孩子,我往往告诉他们:你的皮囊不重要,灵魂才重要。你认为你是什么性别,你就接受。但是很多家长是接受不了的,孩子天生会去迎合家长的需求,结果自己很痛苦。现在自杀的年轻人里,有一部分是这样的原因。

这其实是要求我们整个社会,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家庭教育也一样,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征。如果家长把什么都安排好了,一心只要孩子学习,什么活儿也不干,孩子的现实感非常弱。而我们的学校也没有提供给孩子处理事务的可能性,除了学习和补课,往往没有其他活动。孩子在现代化的电脑世界里生活,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

尊重孩子的家庭,往往是一个结构平衡的家庭,家庭成员互相关心,但绝不互相控制。这就是所谓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老人把自己看作帮手,不参与到小家庭一家三口之间的决定。比如周末,小夫妻俩在那讨论,要带孩子去哪里玩,结果家里老人一会儿一个意见,“锦江乐园不好玩,迪士尼太累了”,这就不应该。小夫妻俩回到家,老人就应该退出他们的生活。

幸福的家庭里,没有一个人是控制欲很强的。夫妻俩都是成熟的个体,这种成熟,与学历、收入、地位一点关系都没有。现在是很多家长自己不成熟,十六七岁的孩子出去交往,父母一会儿一个电话,回到家后又细细盘查,这样的孩子能成长吗?几个大人全部参与到管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到后来,基本都是一身毛病。不听人说话、易怒,他太被高度关注了。有些家长说,现在的孩子太叛逆了,那是因为你们不让他长大。

对孩子的教育,我有几句口诀:

3岁之前的孩子,需要妈妈每时每刻的关注,怎么爱他都不为过。

3~6岁的孩子,家长需要诚心诚意地陪伴他。爸爸是孩子最好的玩伴,这是孩子探索欲望形成的年纪。

6~12岁的孩子,家长要真真切切喜欢他。孩子有可能在学校被老师评价,可能受到打击,但如果他感觉到家长是爱他的、永远接纳他的,他们也会安安心心地度过儿童期。

12岁以后的孩子,家长要实实在在相信他。不要追着问,他干了什么你不知道的事情,这样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家长只有一次次相信他,孩子才是自然舒坦的。

猜你喜欢
家长妈妈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37°女人(2016年8期)2016-08-11 12:03:47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不会看钟的妈妈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