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2017-01-24 18:34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话语哲学

张 竑

(1.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2.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机关党委,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积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张 竑1,2

(1.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2.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机关党委,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积极构建完善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新时代赋予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是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研究水平和学术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证,对于正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构建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的指导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解决构建过程中整体协调和统筹发展的问题。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

构建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新时代赋予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是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研究水平和学术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力催化剂,对于正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的明确的发展方向。

一、坚持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按照科学分工和实践需要来设置的、由相关联的学科专业所共同组成的学科门类系统,这一系统构建了科学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总体框架,充分体现了国家学术培养和学术发展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在2011年划分了13个学科门类,其中9个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门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军事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0多个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初步形成了门类相对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科体系的确立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于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1],这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与其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相比,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早已得到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共识,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从一开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逐步发展壮大的。在新中国每一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都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日趋完善。在此基础上,众多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人才不断涌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的建立对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二)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重要相关论述对于学科体系的建设、发展和完善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每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经结合各自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需要,就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作过重要的理论建构和理论论述,这些理论资源对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比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党建学等,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认真对待这些宝贵的理论,善于回答各个研究领域的新问题,善于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各个学科的相关理论,完善构建每个学科的知识构架,梳理清楚各种理论的发展线索,善于辨析不同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使之与中国现实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借鉴源泉。

如何打造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备完善体系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确实是摆在每个哲学社会工作者面前的重大现实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表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源泉之一,同时还需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主动走入现实社会,多做调研,多思考中国发展的难题。

(三)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解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整体协调统筹发展问题

每个学科门类的确立都有其时代性和针对性,学科本身的发展最终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学科需要。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出现。如何解决各个热门学科、冷门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基础学科的统筹发展问题,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难点。基础学科要在扎实深入的研究基础上吸收古今中外人类知识成果的精华,在全面中夯实基础;热门学科或优势重点学科要重点扶持、打造精品,保证优势学科的学术成果不断推陈出新,在国际上逐渐争得话语权和影响力;冷门学科或“绝学”,如古文字研究、简牍学等要“确保有人做、有传承”[1],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要大胆创设、逐渐摸索,紧随时代发展脉搏和社会实践需要,不断完善调整。努力实现“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的学科局面”[1]。这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二、不断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

学术体系是学者根据学科体系的划分和具体研究问题领域,在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时所形成的相关体系,包括学术观点、学术研究方法、学术成果、学术人才、学术环境、学术道德与风气、学术评价体系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准的集中体现,决定了当代中国人的总体思维水平、心理特征和行为秩序”[1]。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领域相继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和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术研究范式和学术研究方法,逐渐获得国际学术界同行的重视与认可。但总的来说,仍然处于初步探索时期,尚存在诸如学术著作总数很多但质量不够、学术人才培养机制落后、学术道德不端风气等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解决完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关注社会现实,提高问题意识,以马克思主义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建构

当代中国的实践发展,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取之不尽的理论源泉,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术人才应该自觉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把中国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关心好、提炼好,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总结好、宣传好,广泛了解国外类似问题的相关理论和解决办法,经过马克思主义学术批判改造,突出中国学者解决问题的视角、智慧和能力,在学术上给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方案。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仍然相对滞后。这些实践成就亟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人才从学理层面、学术角度加以总结,努力使之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宝贵的思想财富。同时,不盲目排斥外国先进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方法,科学的合理的就大胆借鉴,错误的糟粕的就勇于批判,积累、总结和创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研究方法。

(二)加强理论自觉,运用辩证思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构建

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和批判性,使其成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人才的重要理论武器,在各个学科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每一名学术人才的必备能力;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开放性和自我革命性,是永葆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力的重要特点,马克思主义比其他的学说、理论、主义更先进和更科学的地方正在于它本身所具备的开放性和自我革命性,它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不断随着时代发展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成果的重要原因。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人才既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学术研究和学术著述,又不能局限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表述中。每位经典作家、每部著作都有其写作的时代背景和问题针对性,时代在变,某些论述自然也会过时,某些设想也不一定与实践的发展完全一致。对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人才来说,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社会发展所呈现出来的纷繁复杂的现象、纵观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立场和视角阐述的学术观点,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意见,形成既符合中国实际,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

(三)重视人才储备、完善培养机制,建立健全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人才培养机制

学术人才的培养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核心。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活动是一种精神生产劳动,培养学术人才是学术体系构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1],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人才体系。在现阶段,我国各个学术机构都在不断提升对于学术人才的储备和培养的重视程度,很多学术机构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学术人才培养机制。一般的培养原则是:既要努力造就学术大师,又要重点培养专家学者和青年后备学术人才。很多学术机构结合学科体系建设,先后创建了学科带头人制度、骨干学术人才定期培训制度、老专家对青年学者的“传帮带”制度、学术科研成果考核奖励制度等长效培养机制,中央党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连续几年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不断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人才的培养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完善机制,对构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

三、积极打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是以言语表达概念、范畴、原理的方式方法体系。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各种文化思潮、舆论风波的重要有效手段,也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支撑,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一)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过程中的指导地位

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上层建筑,属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必须以反映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学术观点为职责和使命。无论是意识形态特点比较突出、政治属性比较鲜明的学科(如政治学、党建学等),还是意识形态特点不明显、政治属性较淡的学科 (如经济学),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去,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立场,为人民著书立说、为人民建言献策。用对人民有益的理论成果来回报党和人民的多年培养,自觉坚持学术研究的党性和人民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始终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发展。

(二)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学术界,仍然有少数学者质疑马克思主义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过程中所具有重要作用。有的学者仅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与哲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学等学科并列的一门学科;还有的学者认为只需在个别明显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或政治性的学科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即可。这种看法非常错误和片面,他们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意识形态属性,以为“世界公认的”就是更科学、更客观、更正确的理论,这种所谓的“科学、客观、正确”的价值判断正是西方希望在我国学者的头脑中得到固化的产物。我国少数学者没有意识到或者故意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他们以为只要用时髦的、“世界公认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就能摆脱各种意识形态属性,以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客观的、科学的,这种观念恰恰是被“世界公认的”“成熟的”西方意识形态概念遮蔽了双眼、蒙蔽了头脑。每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为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我国的统治阶级是无产阶级,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应自觉地为无产阶级立言、为社会主义事业立说,提高政治敏感性和学术辨别力,不掉入西方的意识形态陷阱。

(三)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在构建与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方法上。恩格斯曾明确地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哲学社会科学每一学科都有各自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规律,都有各自的理论概念、话语范畴和表达方式,每一学科在不同时期都产生过各自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转变,形成了各学科自己的发展历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不在于机械教条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观点,而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态度,具体地、历史地对待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学术问题,对中国发展历史、中国发展经验、中国发展道路进行总结和凝练,提炼出具有标识性和坐标意义的概念观点,逐渐形成科学完备的话语体系,针对中国的实践发展的现实情况发出中国的声音。

总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是一项复杂且烦琐的系统工程。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以建立学科体系为基础,以完善学术体系为依托,最重要的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每个具体学科建立体系并形成相对系统化的学科理论和概念表述,才能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宏观建构奠定坚实基础。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所具有的重要指导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辩证的思维方式面对中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44.

责任编辑:任芃朴

G641

A

1009-0169(2017)07-0008-04

张竑(198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机关党委宣传科科长、工程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话语哲学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