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企业治理结构 激发改革内生动力

2017-01-24 17:17宗云峰
中国发展观察 2017年11期
关键词:股份制国有企业改革

宗云峰

优化企业治理结构 激发改革内生动力

宗云峰

近年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两个纲领性文件开启了国有企业发展的新篇章,对改进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组合拳”可以看出,激发企业的活力及核心竞争力,提升资本回报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已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的意义

自1998年全面实行国有企业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纷纷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其中,一部分国有企业建立了股份制公司,另一部分国有企业则建立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公司制的两种形式,但相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公司在承担的责任、聚融资金渠道、资本运作效率、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它着眼于优化资本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因此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能够利用资金注入来发展壮大规模,同时也能加快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机制的转换,激发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动能。第一,股东按认购股份的比例承担有限的责任,有利于调动企业的自主经营活力;第二,由于股东人数没有上限要求,股份能够自由流转且可以公开募集资本,扩大低成本融资渠道,有利于加速企业的发展;第三,股份制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治理结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有利于企业资本运作效率的提高;第四,股份制公司能够稳定国有资本形态,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第五,股份制公司是企业上市的先决条件。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虽然已建立起初步的现代企业制度,但实质上市场化程度不高,还没有达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要求,同时还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企业活力不足、运行效率较差等问题,主要体现在思想认识误区和管控体系漏洞两方面。

(一)思想认识方面的误区

一是把股份制改革当成“灭火器”,指望其迅速提高公司效率,增大效益,甚至极速扭亏为盈,但如果缺少必要的产权变革意识,则不会有“刮骨疗毒”的效果;二是把股份制改革当成“提款机”,期望着资金源源不断注入,但如果缺少科学高效的资本管理体制,容易陷入“拆东补西”的泥潭;三是把股份制改革视为“入侵者”,担心自身控制权的削弱,甚至贪恋于内部权利,使企业进入“得过且过”的恶性循环;四是把股份制改革当成“败家子”,只会算计公司进行资产债务重组、财务、审计等改革投入的成本,却频频贻误“先入为主”的战略机遇;五是把股份制改革当成“空城计”,总是疑虑公司的管理水平、财务状况、人员素质等势单力薄,会影响公司的盈利状况,不愿承担经营决策风险,只想保持“按兵不动”的观望心态。

(二)管控体系方面的漏洞

一是现代产权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导致利益制衡严重失调,不能形成以市场主导的多元利益制衡机制;二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不到位,多数改制后的公司还是以政府任命干部的形式指派总经理,从公司治理结构看,政府行政干预造成股东缺位,董事会职权缺失,没有形成市场化的用人退出机制;三是“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公司经理层与公司资产经营之间缺少有效的监督、激励、考核和退出机制,行使经营决策权却不用承担资产损失流失的责任风险,权责的不对称导致了经营权对所有权的侵害;四是缺少规范化的资金投资监管机制,资金用途可轻易变更,违反法定程序和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五是发挥国企党组织核心治理功能流于形式,虽然在公司章程增加了党建内容,但没有任何制度保障监督机制,导致党组织工作虚化、弱化、淡化和边缘化。

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建议

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监督、约束的制度保障体系,使内外协同、相互制衡,才能达到提高公司绩效,实现国有资本增值的目标,促进股份制公司的健康发展。

(一)设计科学高效的公司组织架构。只有立足于企业未来发展定位、战略规划,综合运用目标管理、系统管理、现场控制、权变管理等科学管理理论,围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种核心职能,借助职能、层次、部门、职权关系图等直观手段,以问题导向去追溯关联,设定权限、制定制度和加强监督,建成高效灵活的公司组织架构,最大程度地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增强企业活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充分释放企业发展动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厘清股董经监之间的权责边界。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分别是股份制公司的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他们之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构建了完整的责任体系。要使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上进行突破,首先要形成合理的内、外部董事数量及结构组成,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民主性和专业性,避免董事长与总经理兼职等情形,使董事会能够独立于股东大会和管理层独立自主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其次要严格执行独立董事选任制度,确保独立董事在人格、经济利益、产生程序、行使权利等方面不受控股股东和公司管理层的限制,能够独立客观地判断关系;最后是要有效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在监督方面的互补作用,切实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三)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国有企业的国家出资人代表主体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政府授权的国有企业集团或者国有独资公司;第二种是地方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组建具有行政色彩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第三种是由政府直接充当国有企业的国家出资人代表。由于股权结构决定着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着所有者与经营者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是影响公司高效治理管控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探索混合所有制分配制度,实现股权多元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企业上市和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加速企业管理提质增强竞争力。企业内部环境公平、处事公正,是职工认可公司发展理念的前提和高效工作的基础,是职工愿意留下并融入公司发展命运的文化核心。目前,国有企业还存在不少管理上的不健康因素,必须尽快予以清除。一是要拆除用人的“歪顶斜墙”。要公道正派,摒弃官场伪学,防止把圆滑世故、八面玲珑、阿谀奉承当作情商、智商双高的实干家,彻底扭转把刻意表现型的加班加点作为选人用人依据的导向;要风清气正,抵制帮派文化,杜绝位高权重、树大根深的组织领导排除异己、任人唯亲;要善思教化,防止思想滑坡,引导曾在基层奋发有为、志向高远的同志保持初心,不因位置改变而趋势随流;要正风树人,保持去伪存真,不能让官场厚黑学把德才兼备、根正苗红的同志变成具有江湖习气、阴谋心机、官场吹捧、效仿攀附的后备干部。二是要整治作风的歪风邪气。当会议一切由秘书帮代劳,领导只会照稿子念;当躺在功劳簿上把历史当模版而不求创新改进;当以文传文、以会宣会,凡事都仿效最高规格标准成为常态;当各类检查考核反馈结果、群众谈话、发言内容是经事前充分准备用来刻意掩盖、蓄意遮羞的预制品;当职级高低成为区分和评价档次的潜规则……这些病灶不除,还在期望只会喊口号的宣传去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还能要求对父母家庭漠不关心的干部去真心为职工谋福祉?所以,要提高企业发展质量,这些陈规陋习必须立行立改。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唯有急民之所急、予民之所需,真正让职工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理解逆境长经验,顺境出人才的道理,使匠心精神得以传承,才能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淮南矿业集团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

猜你喜欢
股份制国有企业改革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员工持股计划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改革创新(二)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股份制企业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