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的结合研究

2017-01-24 15:51:38程雪佳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5期
关键词:英汉汉语言主语

程雪佳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的结合研究

程雪佳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英汉互译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英汉两种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分属不同语系,两种语言存在诸多不同。要产生高质量的译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了解原语和目的语各自的语言特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英汉语言对比入手,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差异,有利于语言交际、教学以及翻译,掌握翻译的技巧。关注语言的内部形式和结构,明确源语中译语表达同一意义在方法上的异同,掌握英汉互译的难点,进一步提高翻译水平,促进高质量的译文产生。

英汉语言;对比;翻译;研究

语言之间的比较源远流长。英汉对比与语言研究是同时开始的。英汉翻译离不开对这两种语言进行对比。译文要更符合目的语的语法规范和使用习惯,它们在句法、发音、构词法、修辞形式方面都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英语重形合,英语多被动;汉语重意合,汉语多主动。因此对于翻译实践来说,明白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是翻译的前提,它对翻译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进行英汉语言对比,还可以增强思维能力,有利于说出地道的英语。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英汉对比,并提出针对性的翻译方法。

一、英汉词汇的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的意义方面进行对比,英语单词的词义分为本义和转义,(本义:词产生时的原始意义。转义: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发展转化的意义。)例如“gnaw”本义是“啃”,转义是“使烦恼;折磨”。Eg:The dog gnawed a hole in the wooden box.(狗在木箱上咬了个洞)。Eg:Hunger gnawed at the prisoners.(饥饿折磨着犯人们)。英语更青睐词的转义,汉语更重视本义。在词语的搭配上,英汉语言体现着不同的语义。例如英语make的搭配能力很广,make money“挣钱”;make laws“制定法律”。一个单词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而汉语分别用“挣”“制定”来搭配。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些差异,翻译的过程中搭配必须符合汉语习惯。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英语是形态型语言,在词序上两者也存在区别。一般情况两种语言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基本一致。定语、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中有很大差异。单词作定语时,汉语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面,英语放在它修饰的名词之后。Eg:a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前置)something important(后置),英语中修饰名词的定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汉语多数情况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中间或后面,eg:a candidate with little chance of success(后置)一个当选希望极微的候选人(前置)。英语中单词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放在动词之后,而在汉语里则一般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前置)。

二、英汉句法的对比

英语单词的翻译应放在整个句子中进行,表达出相对确定的意义。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仅掌握了词汇的翻译技巧不够,必须掌握句子的翻译技巧。在句法结构上,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英语一般是“主语+谓语”结构,汉语是“主题+述题”结构。汉语句子的主题可能是名词结构,还可能是其他成分。汉语句子往往并不遵循英语的语法规则,虽然是名词但也不一定是主语。注意英语原文中的主语才能在汉语中得到最好的表达,汉译英时则相反,一定要有主语,汉语中不明确的主语一定要明确化。 另外,英语重替代,汉语重重复。英语很少在句子中重复同一个结构,汉语中经常出现重复的现象。英语中的替代结构主要有:代词,替代词so,替代动词do等。英语用代词来替代刚出现过的名词,汉语继续用重复名词。Eg:Lili is bored with,but Lucy enjoys,music.莉莉讨厌音乐,露西则喜欢音乐。英语尽量避免重复,汉语中重复的结构可以用英语的代词译出。

三、英汉修辞和语用的对比与翻译

语言的丰富性还体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事物往往被赋予了引申义。下面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碗”来举例子,eg:iron bowl(铁饭碗)、gold bowl(金饭碗)、Smash the bowl(砸饭碗),在汉语里“碗”可比喻成工作, 然而在英语里并没有这种比喻义。这些日常用品经常被当作暗喻的工具,英汉对比时发现它们的社会意义存在很大的差异,被称作“文化信息的隔阂”。因此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分析背后存在的分化差异。 每个国家的文化模式都各具特色,由于历史、价值观、生活方式上中西方都存在差异,因此汉语和英语之间委婉语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一样的情况,比如英语中“die”这个词经常不直接写出而被pass out,depart to god 等委婉语替代,汉语也比较忌讳谈论“死亡”。

四、英语比较客观实质化,汉语主观性强直观化

汉语常带有猜测的意味,会有个人判断。比如去商场中国售货员会各种推荐,而西方国家的售货员只会说Can I help you?给顾客充分的自由。在路上和朋友遇见时,中国人经常因时因地地猜测对方上课去?上班去?西方人一般只会热情地打招呼,中国人常加入主观猜测。因此,在涉及这一类的英汉互译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特点,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尽量不干扰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向读者靠近。汉语在描述一件事物时会用身体可以感受到的表象来直接描述,英语多数是透过现象描述本质,英汉互译时,要符合语言习惯的表达。

五、综合语与分析语,主动与被动

运用语言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是综合语的特征。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是分析语的特征。现代英语由古英语发展而来,保留着综合语的一些特征,具有形态变化,但并不复杂。英语词序比汉语灵活,虚词很多,使用比较频繁。汉语名词不会改变自身形式变为复数,汉语词语组合成句所依靠的是词序和虚词。英语与汉语是不同的语言体系,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范围很广,汉语中很少有被动。在英译汉时,要将英语的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主动语态。

六、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及翻译

英汉亲属称谓词的词义不对等,翻译时绝不是按词直译那么简单,即使是同一个称谓在不同语境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在表达亲属称谓时,英语习惯用“姓名称谓”,汉语习惯用“排行称谓”。原语的表达要用译语中对应的称谓语替代 ,这样才能使译文更容易懂 。Eg:Lady Hsing smiled:“His-feng is part of your Aunt Wang’s establishment,so you ll have to ask her permission。”邢夫人笑着说:“……妹妹你现在在你婶婶家。只和你婶婶说就是了(曹雪芹《红楼梦》)”妹妹、婶婶,根据文中语义直接译成王熙凤、王夫人(His-feng,Aunt Wang)。这样更加简洁明了。在翻译的理解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只翻译单词,一定要结合交际情景以及文化背景,按推理习惯来理解情境中的称谓语真正指的是谁。对关键词进行解释,有时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亲属称谓语进行解释,能够更好地反映人物关系,表达主题思想,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解释一下关键的亲属称谓,结合语境,判断真正的含义。在译语中选用一个恰当的称谓,使原文和译文的感情色彩能够一致,语气相符。除此之外,要注意非亲属成员冠以亲属称谓的情况,为了使人们更容易交流,表达说话人尊敬、谦虚等感情色彩。汉语一般是通过上下文来表达这些情感的,英语可能找不到在情感意义上的对等词,这无形中加大了翻译的难度,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根据语篇意义改换其原来的指称。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射出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内涵。翻译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语言的创造性活动。通过语言对比分析,对中西语言异同深入的认识,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减少在翻译过程的盲目性,减少跨文化在实际交际中产生的困惑和误解。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不同的民族特色,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技巧,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来启发翻译实践,从而提高译文的语言质量。本文探讨了英汉语言的一些差异,通过对两种语言的比较,对两种语言充分地了解,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准确、形象地运用语言,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更有助于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1]苏婕.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评《文化话语视角下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2).

[2]王丽.基于英汉文化差异的翻译研究——评《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及翻译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12).

[3]蔡炳成.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影响的比较分析[J].中国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5).

[4]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6).

[5]梁潇.英汉语言对比及其翻译技巧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1(6):98-99.

[6]佘敏.从英汉语言对比谈英汉翻译技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8):266-267.

H03

A

国家重点课题培育项目,课题名称:《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项目编号:GP201612)。

猜你喜欢
英汉汉语言主语
谈谈引导主语从句的连接词的用法
巧用无灵主语,让续写更灵动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语言与翻译(2015年2期)2015-07-18 11:09:55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消费导刊(2014年12期)2015-02-13 17:32:09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盘点高考中的特殊句式(二)
青苹果(2014年2期)2014-04-29 20: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