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菀航
G20汉堡峰会:再次传递中国信心与担当
本刊记者 张菀航
欣慰于,尽管谈判进行艰难,汉堡峰会还是发表了20国成员一致签署的联合公报,毕竟会前确实充斥着不少“无果而终”的担忧。特别是在贸易议题上,各国一致支持全球市场必须保持开放,并一致同意应对保护主义和不公平的贸易壁垒。
而遗憾于,特朗普及其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同国际社会的疏离。就这样,美国的“格格不入”被写进公报,而这在G20峰会中是史无前例的。西班牙《国家报》网站在报道中曾如此评价道,“19比1,这就是G20汉堡峰会的结果,美国越来越严重的自我孤立已经如此显而易见。”
“乱云飞渡”能否“仍从容”?这是当前国际局势交给全球治理改革的一道棘手难题。在这其中,G20如何不负世界和平发展的使命召唤?“中国方案”又将怎样诠释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担当”?
汉堡峰会前,默克尔就曾坦言,鉴于美国的立场,本次汉堡峰会将会是一次“艰难的会谈”。确实,在整个峰会期间,会场内的谈判不乏分歧与争辩。
而未料到的是,这种“艰难”氛围也延伸到了会场外,反全球化的示威甚至演变成了骚乱。在现场,来自英国《卫报》的记者形容自己似乎陷入了一场“反乌托邦的噩梦”。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汉堡峰会前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就曾预判,峰会期间存在意外事件“被焦点”的可能性,这是全球政治新常态下的G20将面临的风险之一。
他分析道,其他风险包括,峰会议题成果“被平庸”,这是由于G20平台形成的倡议和行动计划不具有强制约束力,而是取决于成员国自愿落实和行动。并且,国际合作和多边协调治理面临“被稀释”,贸易全球化未来或全面受阻,同时,G20内部利益集团的分化和博弈,与当前的地缘政治经济结合,多边协调与合作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此外,次级对话与全球机制“被交叉”。G20 平台内有多个次级对话平台,如七国集团(G7)、金砖峰会(BRICS)等,其内部凝聚力自然挑战着G20主办国的领导力。特别是,美国遭遇孤立“被拉黑”的情况,会进一步使G20机制貌合神离。
“宝贝不哭”项目开展初期,有人着急,有人不理解,半年以后,全院的理念发生变化,SPE组开展工作变得得心应手。目前,SPE组成员分别在儿科病房、ICU、手术室、介入中心和门诊等儿科系统开展工作,得到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广泛好评与大力支持。
他坦言,因美国特朗普执政,2017年已走入全球政治不确定性的“新常态”。再加上英、法与德三国均处于大选年的背景,欧洲又深受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影响,汉堡G20 峰会的前景、进程与成果落实很不明朗。
国家发改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竞争政策室主任、研究员刘翔峰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自由贸易和气候变化等重大多边议题能否弥合分歧取得进展,成为了本届峰会的重要焦点。”一是关于自由贸易的分歧越来越明显,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之相对照的是,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等推动的“逆全球化”风潮愈演愈烈。尤其是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拟退出非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推行贸易保护措施,发达国家曾经力推的全球化正在被反对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思潮掩盖。二是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洲各国始终认为,落实巴黎气候协定是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但美国特朗普政府的立场则不同,在今年5月举行的西方七国集团意大利陶尔米纳峰会上,坚持自由贸易与巴黎气候协定的欧洲各国与美国的分歧公开化。默克尔会后曾公开表示,“我们可以完全信赖别人的日子已经结束了,欧洲人必须真正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尽管如此,本届峰会仍旧试图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最大共识。刘翔峰表示,汉堡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公报》,强调应对当今时代挑战、塑造联动世界是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共同目标。承诺在杭州峰会成果基础上携手合作,推动贸易投资,发挥数字化潜力,推动可持续发展,与非洲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塑造全球化,造福全人类。值得关注的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一致支持全球化,承诺市场开放,对抗贸易保护主义,但是也理解要通过“合法举措”保护各自市场利益的做法。这是G20峰会第一次确认各国有权采取“合法措施”来保护各自的市场。
“这次汉堡峰会最大的成就,就是进一步呼吁建立一个开放和互联互通的世界。尽管对于这两点,在峰会前普遍存在悲观的情绪,甚至是完全不看好的预期。现在看来,应该说汉堡峰会取得了基本的成果。”王文进而指出,在联动方面,正如其主题所言“联动塑造世界”,很清晰地阐述了联动对世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在公报中继续重申建立开放的市场,继续推进全球化,这些都进一步捍卫了目前来之不易的全球化成就和动力。另外,难能可贵的是,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形成了“19比1”的艰难状况,而美国以外的19方进一步呼吁坚定执行巴黎气候协定的决心。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未来建立绿色生态环保的世界全球治理产生了有力推动。
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旗帜鲜明地提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今年汉堡峰会的主题为“塑造联动世界”。在议题和成果等方面,汉堡峰会是否实现了与杭州峰会的延续和衔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赵福军对《中国发展观察》表示,汉堡峰会将主题定为“塑造联动世界”,可以说是同杭州峰会一脉相承。“塑造联动世界”,既需要创新上联动,也需要在携手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上联动。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向数字化转型,需要在数字经济和新工业革命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产品。世界经济发展仍不平衡,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挑战日益突出,应本着杭州峰会确定的包容增长理念,处理好公平和效率、资本和劳动、技术和就业的矛盾。继续把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产业升级、知识和技能错配带来的挑战,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刘翔峰认为,此次汉堡峰会延续了杭州峰会就数字经济、结构改革、可持续发展、非洲伙伴关系、国际反腐合作等议题的讨论,确保了G20议程的连贯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汉堡峰会将就执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扩大共识,并继续帮助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习近平主席在杭州峰会上曾提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而汉堡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就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经济全球化,继续提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一直在为国际社会提供信心,“中国力量”也在为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在王文看来,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首要平台的G20机制,虽然正经受G7“被撕裂”、全球治理需求下降等诸多考验,幸得中国在2016年奠定的扎实基础,虽有一些传统议题旁落,但核心议题整体上被保留下来。他指出,第一,汉堡峰会的主题继承了杭州峰会主题中的核心关键词,即“联动”。“联动”(Interconnected)或称“互联互通”恰恰是近年来“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第二,汉堡峰会首推数字化部长会议,强调数字经济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改变,体现了创新成为助力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创新”恰恰也是中国在杭州峰会上力主的内容。
“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全球治理新理念、合作新平台、发展新动力,这同G20的宗旨契合相通。如何从理念相通到协作行动,“一带一路”同G20的联动发展被寄予厚望。
对此,赵福军表示,今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就曾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从历年G20峰会主题看,历届峰会与“一带一路”建设,均致力于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G20与“一带一路”建设完全实现了联动。
刘翔峰同样认为,“G20近两年的主题同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题高度契合。” 今年汉堡峰会以“塑造联动世界”为主题,去年G20杭州峰会上,中国提出包容和联动式发展,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核心,呼吁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现象,使各国人民更加公平地享受全球经济增长的成果。而我国“一带一路”论坛同样致力于推动各国加强对接发展战略,加强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这与二十国集团致力于推动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目标都是互相呼应的。
她进而说,“就目前看,G20是全球经济治理最重要的平台,‘一带一路’则是G20的有力补充,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倡议,‘一带一路’与G20将相互补充配合,发挥对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引领作用。”
王文评价G20为统筹“一带一路”的最佳组织机构。尽管两者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在理念和目标上,“一带一路”主张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这同G20致力于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诉求异曲同工。
围绕实现G20与“一带一路”实现联动相通,赵福军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与G20成员政策沟通。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应多沟通、多协调,以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深化与G20成员的经贸合作。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G20成员国中有很多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今后要继续深化合作,寻找更多的利益交汇点,增加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动力。三是欢迎G20成员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规模资金,欢迎世界各国参与建设,G20成员国更不例外。尤其是G20中的美国、欧盟等的参与,不但能提供资金支持,还可分享建设、运营等相关经验。
7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G20汉堡峰会上发言时,提出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四点“中国主张”,“我们要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我们要共同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我们要携手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我们要继续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一路走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从融入者逐渐成长为引领者和塑造者。未来中国能否继续走向全球治理的核心?“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如何对G20乃至全球治理产生深远且持续的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G20仍是中国推广全球治理‘中国版’发展经验、创新全球公共品、改善治理赤字的绝佳平台。”王文强调说。
他建议,对于此次峰会,中国需要放平预期,全力团结东道国德国,立足长远利益和大局意识。或许当前可考虑将注意力进一步放在2018年G20峰会上,届时G20峰会将第一次走进拉美,鉴于阿根廷举办全球峰会的经验有限,中国应尽早启动与阿根廷的全球治理经验对接。
对于更深层次地参与全球治理,王文认为,需要进一步发挥“中国+”机制的合作务实性,团结最大范围内的国际多数。中国可以在局部领域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对话,发挥“中国+”机制,如“中国+金砖”“中国+欧盟”,引领全球治理新格局。
在2016年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的一句“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戳中了G20自身机制的痛点,不可否认,这一问题同样限制了“中国力量”的有效施展。对此,赵福军分析道,目前G20机制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一是决策机制的不完善。从历届G20峰会来看,主席国主导一面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G20在某些重大问题上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如何协调大国利益,促进成员国合作已成为重要的挑战。二是落实G20峰会成果机制不完善。G20所产生的成果文件不具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造成了部分成果未得到有效执行。三是寻求更多的共识面临较大难度。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不同,导致对利益诉求呈现差别性,增加了共识形成的难度。
他进而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决策机制。每年G20峰会在议题设置上,兼顾主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利益诉求,从大家最为关切的主题中寻求更多的共识、促进合作。二是建立和完善成果落实机制。今后,应加大力度运用同行审议与相互评估方式,督促成果落实。
刘翔峰表示,中国对世界经济治理的思路在于,构建全球经济共同治理,各国需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创新增长方式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不可逆转,消除不平等构建包容性发展,构建与提升全球性金融安全。
“中国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是推动全球治理变局的重要积极力量。”刘翔峰进而建议,一是要深刻认识当代全球治理格局变化的多元基础、发展动力、演进逻辑,准确预见全球治理体系的未来趋势,继续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制定全球治理的合理思路。二是自觉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经验”。三是努力提升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制定规则的能力,确立中国话语权。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及亚投行等机构,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中国国内治理体系与全球治理体系的良性互动,以及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