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桠婷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Cornelius Cardew实验音乐作品《The Great learning》中的中国儒家思想研究
黄桠婷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The Great Learning》是卡迪尤创作的乐队和人声的非标准型态的作品,分为七个段落,创作素材来源于中国古老儒家著作《大学章句·序》中的七句话。本文对实验音乐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再探究Cornelius Cardew实验音乐作品《The Great learning》中运用的音乐素材与中国儒家思想的联系。
实验音乐;Cornelius Cardew;《The Great learning》;《大学章句》
“实验音乐”(Experimental music),是一种从20世纪中叶开始兴起的音乐,主要流行于北美地区,其创作特点是创作成果的“不可预见”。约翰·凯奇①是最早使用这个词的作曲家之一,主要创作手法是利用不确定性技术,寻求未知的结果。
实验音乐,作为20世纪现代音乐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个集激进的创作观念和手法于一身的新音乐概念,具有不定、变化的特性。实验音乐一词在学术界认识中,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因此,当人们谈到实验音乐时,将其作为一种音乐类别来看待,将某种或某些音乐现象归于实验音乐。《新格罗夫美国音乐辞典》之“实验音乐”词条中,约翰·洛克威尔②明确指出,实验音乐尚无法定义,人们在描述它时,概念十分模糊。[1]
1953年,皮埃尔·谢弗③最先发展了具体音乐,作为创始人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实验音乐乐队GRMC。这是谢弗的一种尝试,他反对将“具体音乐④”归入电子音乐⑤,认为应当将具体音乐、电子音乐、磁带音乐⑥和世界音乐⑦全都包含在“实验音乐”范畴。约翰·凯奇早在1955年已开始使用“实验音乐”一词。在凯奇的定义下,实验音乐是“一种成果不可预知的实验创作”,且完成一部作品,会留给演奏者部分空间发挥创作。迈克尔·尼曼⑧在凯奇实验音乐定义的基础上,将“实验”一词延伸到对更多作曲家作品的描述中,如美国作曲家克里斯蒂安·沃尔夫(Christian Wolff)、厄尔·布朗(Earle Brown)、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等,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作曲家,如科尼利厄斯·卡迪尤(Cornelius Cardew)、基思·罗(Keith Rowe)等。并不认为当时欧洲的前卫音乐家们,如布列兹(Boulez)、施托克豪森(Stockhausen)的音乐属于“实验音乐”的范畴。尼曼认为“实验”一词形容前者的音乐是恰当的,因为“实验”一词不是用来描述一个完成之后用成功与否来判断的行为,而是一个在完成前不知道成果是怎样的行为。大卫·柯普(David Cope)也区分了“实验”和“前卫”两者的不同。他认为,“实验音乐”是指一种“反抗接受现状”的态度。笼统地说,前卫音乐游走于传统的极限边缘,而实验音乐则已然伫立于传统之外。1958年,雷贾仁·希勒(Lejaren Hiller)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建立了工作室,第一次显著使用电脑创作音乐,成为第一名实验音乐创作总监。他同艾萨克森(Isaacson)将“实验音乐”与计算机控制作曲法联系起来,从科学角度看待“实验”一词,即“基于既定的音乐技术上为新作品做出预测”。“实验音乐”一词在当时也与电子音乐同用,特别是用于法国谢弗和亨利早期的具体音乐作品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科学、文化、哲学等领域的复合影响下,现代音乐环境中出现的各色特立独行的尝试不断扩充着实验音乐的内涵,噪音、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偶然音乐、微分音音乐、简约音乐等无一例外地加入此行列中。[2]
科尼利厄斯·卡迪尤(Cornelius Cardew,1936—1981)英国实验音乐作曲家,60年代改革最有远见的作曲家之一,卡迪尤最重要的实验音乐作品是《The Great Learning》(1968—1971年)和《Treatise》(1963—1967年)。1968年卡迪尤与霍华德·斯肯普顿(Howard Skempton)和迈克尔·帕森斯(Michael Parsons)一起创建实验表演合奏的划痕乐团(Scratch Orchestra),首演的作品就是《The Great learning》,其中的成员包括专业的音乐老师和学生、视觉艺术家、演员、舞蹈者以及一些没有艺术实践经历的业余爱好者。
《The Great Learning》是卡迪尤创作的乐队和人声的非标准型态的作品,分为七个段落,创作素材来源于中国古老儒家著作《大学章句·序》⑨中的七句话。它由即兴实验组成,是一种企图通过音乐实现平等、博爱的乌托邦思想的尝试,是20世纪音乐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儒家思想,儒家比基督教、佛教等宗教伦理更政治化[3],把政治权威视为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儒家反对专制与残暴,主张仁政,推己及人,儒家的中心价值是仁、诚、恕,重视忠恕之道。[4]仁是最基本的美德,靠自我修养达成。儒家有修己和治人两方面,修身最为根本,是儒家的起点、“为己”之学。儒家要求人“反求诸己”,找出人生之道,并择善固执,接受各种考验。《中庸》主张为人要出之以“诚”,抱持真诚的态度。违背仁义,应感到可耻,勇于改过,所谓“知耻近乎勇”。人要成为有道德修养的君子,不要做只求利益的小人。君子能无私无我,不会自私自利,愿意顾全群体而牺牲小我,把个人利益置于群体利益之下。儒家思想赞赏勇气,主张见义勇为,敢于据理力争,但反对为个人荣辱而报复的匹夫之勇,主张中庸之道[5]。儒家具有强烈的入世性格,并不将理想寄托在彼世或彼岸,而要在人间实现理想,具有强烈的托付与使命感,不会拒绝人群脱离社会,亦不摆脱现实生活。要实现自我,儒者必须投入群体,不单求个人的救赎,对家庭、社会、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负有责任。儒家思想是以道德仁义风化天下,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透过道德教化,潜移默化,使人心良善知耻。
中国儒家著作《大学》是一个初学者如何在道德中完善自我的手册。随着早期儒家思想关于对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转型的无限乐观,文本的开篇句为该转换的标准,它设想社会个体的领导者完美的德性作为引擎可以复兴人类社会,改变其他人的行为,到达一个完美无瑕的状态。
本文将《The Great Learning》的七个乐段列出,着重阐述几个重要乐段。
(一)第一乐段
合唱(说话声、吹口哨和敲击石块)和管风琴。持续时间30分钟左右,创作日期为1968年4月末,运用素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The Great leaning》中运用的中国汉字都为繁体字)作曲家在乐段开始前给出一个合唱部分的演出指示,由图表、文字、符号组成,根据字符相对应节奏音符及拆除字符笔画变成口哨音符。如用石块敲击节奏,“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分别敲击八分音符2次、5次、4次、3次、4次、4次、4次、2次,口哨声按照中文字符“在”“親”的笔画顺序构建音符。[6]
(二)第二乐段
击鼓和歌唱。持续时间1小时左右,创作日期为1969年1月,运用素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乐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鼓乐,由26个节奏模式组成,负责乐段的节奏组织。第二部分为歌唱,由25个小节的不同音高排列组成,负责乐段的旋律组织。
(三)第三乐段
大型的乐器和声音。持续时间45分钟左右,创作日期为1970年7月。运用素材“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四)第四乐段
合唱(大声呐喊并且演奏有脊状线或锯齿状的乐器,能发出响亮声音的物质,摇铃或作叮当声)和管风琴。持续时间大约40分钟,创作日期为1970年10月。运用素材“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五)第五乐段
大量未经训练的音乐家做手势,表演动作,说、诵经并且演奏各种乐器,另外,随意地,10个歌唱家演唱“颂歌”或者分开表演,为默剧表演形式。持续时间大约2小时,创作日期为1969—1970年。运用素材“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作曲家根据原文中的素材,对中国文字的象形含义进行理解,都给出了具体的形体动作说明,每组成员进行动作模仿传递。如“而”字,象形含义“颊毛也”,动作说明为“梳理脸上的须发”;“知”字,象形含义“识也”,动作说明为“结合发声法的射击动作”等。
(六)第六乐段
任何数量的未经训练的音乐家。持续时间大约30分钟,创作日期为1969年10月。运用素材“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作曲家根据16个字符的笔画特征分别给出了16段文字的演奏说明,作曲家将原文中所出现的不同笔画转换成四种类型的声音:将“点”笔画对应为“独立音符”(Isolated sounds);将“折”笔画对应为“同步音符”(Synchronized sounds),如果“折”中的第二部分朝向左边,则表示强音或长音;将有弯曲的笔画对应为“选择性音符”(Optional sounds) ;将“竖”笔画对应休止符(Pause)。[7]如“自”(FROM):发出的或听到一个独立音符,并且听完后紧跟着一段休止,然后四个音符,第一个为同步音符;“天”(THE EMPEROR):一组音符,后接一组选择性音符;“子”(SON OF HEAVEN):两个音符,中间间隔一个长休止,第一个音符为同步音符;“以”(DOWN TO):一个同步音符,后接一个独立音符,然后一个选择性音符,再接一个独立音符;“至”(DOWN TO):五个音符,第二个为同步音符,第三个为独立音符,最后一个音符后接一个长休止。
(七)第七乐段
任何数量的未经训练的声音。持续时间大约90分钟,创作日期为1969年8月。运用素材“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作曲家要求演唱者必须在一次呼吸的长度内完成所规定的重复次数,每行乐谱的重复次数正好等于对应中文字符的笔画数,每一个演唱者的第一个音符的音高位置是自由选择的。如“其”字八画,对应sing8,重复8次,“本”字五画,对应sing5,重复5次等。而字符“矣”和“也”语气助词,作曲家将其转换为持续的哼鸣声,无歌词,无规定重复次数,只需按呼吸长度演唱即可。最后结尾处穿插一段说白段落,并由此结束全曲。
以上笔者对实验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作曲家科尼利厄斯·卡迪尤及其作品《The Great learning》和作品中的儒家思想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外国音乐中的中国因素常常是外国作曲家们使用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理念,如约翰·凯奇,以中国古代哲学典籍《易经》为创作素材,用类似于易经中的摇签方式来决定音乐中的每一个细节,演算八卦和抛掷硬币来决定其音高、时值、长度和速度,创作其第一部偶然音乐作品《变化的音乐》,尔后完善了偶然音乐的创作理念;又如齐尔品的《敬献中华》,来自于作曲家的一种“欧亚合璧”的理念,将熟悉的材料融入自己的音乐风格。还有许多西方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以中国思想为创作灵感的源泉,更深层次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吸收,使得西方音乐闪耀着许多东方元素,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普及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注释:
①John Cage,1912—1992,美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作家,哲学家和艺术家。
②John Rockwell,1940— ,美国音乐评论家,编辑,艺术管理员和舞蹈评论家。
③Pierre Schaeffer,1910—1995,法国20世纪著名作曲家、音乐学家、声学家、作家、工程师和节目主持人。
④具体音乐(Musicque concrete)指处理的声音素材取自现实生活(因此这种声音是真实的,或“具体的”)的那种音乐。
⑤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指以电子合成器、效果器、电脑音乐软件等电子乐器所产生的电子音色的音乐,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别:具体音乐、合成电子音乐与电脑音乐。
⑥磁带音乐(Tape music)指使用多种声音材料(包括电子化及自然的声音),通过磁带及磁带式录音机进行创作的音乐作品。
⑦世界音乐(World music)大致可分为两种:广义的世界音乐,泛指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另一种是狭义的概念,即民族音乐、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混合体。
⑧Michael Nyman,1944—,英国极简主义音乐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
⑨南宋时朱熹编撰《大学章句》,并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按照朱熹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弟子们创作,是儒学的入门读物。因此,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1]朱宁宁.英美实验音乐:1950—1970年代——传统边界之外的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11.
[2]朱宁宁.何为实验音乐[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2012(2):23—30.
[3]杜维明,陈静译.儒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M].上海:中华书局,2014.
[5]黄光国.“道”与“君子”:儒家的自我修养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53(3):166-176.
[6] Virginia Anderson,Chinese Characters and Experimental Structure in Cornelius Cardew’s The Great learning[N].From JEMS on line,2005-3-17.
[7]罗薇.Cornelius Cardew《硕学》中的“中国文字”实验音乐手法[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2007,26(2):34—40.
J601
A
黄桠婷(1992-),女,汉族,四川泸州人,学生,艺术学硕士,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研究方向:高师钢琴。指导教师:王文,副教授。
本文系四川音乐学院2015研究生科研项目《Cornelius Cardews实验音乐作品<The Great learning>中的中国儒家思想研究》的结题成果(项目编号:CYYJS20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