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田恬
(阿坝师范学院,四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623000)
游艺文化视角下藏羌锅庄融 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可行性探究
穆田恬
(阿坝师范学院,四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623000)
本文从游艺文化视角切入,将游艺文化古朴的形态、艺术的语言与乐生的旨归特色与藏羌锅庄相结合,探讨藏羌锅庄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可行性,以期起到丰富审美经验、提升审美趣味、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美感教育目的。
游艺文化;藏羌锅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藏羌族锅庄作为原生态艺术文化形态之一,深深植根于藏羌文化之中。随着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观念的深入,藏羌锅庄也以其独特的舞蹈艺术特性和原生态艺术传承价值,成为校本文化中受众面极广的艺术样式之一。
以四川省阿坝师范学院为例,学校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所少数民族师范类院校。阿坝师范学院将藏羌锅庄作为校园文化,在每年新生入校后组织大一新生学习藏族锅庄,更以系部之间锅庄比赛的形式作为校本文化进入新生的大学生活。阿坝师范学院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文化工程上,一直进行着积极而有效的实践与尝试。虽然学校是一所地处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但是就生源来看,仍以汉族学生为主,少数民族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3。由此,对于相当一部分没有接触过藏羌锅庄这一古老艺术形态的汉族学生而言,藏羌锅庄还是一个新奇的“外来物”,是一个对象化的文化客体。一定程度上,锅庄比赛这一集体活动成为“为了比赛而进行的集体舞蹈训练”。对藏羌锅庄的学习不仅成为一种强制性的被动学习,而且藏羌文化可能难以在学生之间产生文化认同感,也难以深植于学生心中。
基于此,笔者提出以游艺文化的视角,充分利用游艺活动的特征,通过可综合的民族文化内容、可整合的艺术活动过程、可对话的文化交流方式,对藏羌锅庄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希冀以校级选修课的方式介入,一方面,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另一方面,旨在通过对藏羌锅庄的学习,使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所了解与掌握,培养他们主动开拓、接纳多样性文化的学习意识,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对“游艺”二字的论述,据朱熹注释:“游者,万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诗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朱熹这一注解被后来的学者所普遍认同,只是游艺文化中“艺”的形式、内容,乃至功能,随着社会变革而烙印下了时代的痕迹,但“游”的意味却始终如一,如朱熹所言为“万物适情之谓”。
我们认为,游艺文化发生的场域多为民俗活动,它与“社会的民俗”“经济的民俗”“信仰的民俗”等民俗事象一同进入我国民俗活动之列。既然游艺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必然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笔者对游艺文化活动的梳理,发现游艺文化活动主要是以民间竞技与民间游戏为主要内容,两类活动内容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由于游艺活动的竞技与游戏成分十分丰富,因此在游艺活动中,无论是表演游艺的人还是观赏游艺的人,均在参与游艺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程度上愉悦的情感体验。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内容、形式与功能也呈现愈加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但无论如何,游艺文化始终在历史长河的流变中,保持着其古朴的形态、艺术的语言与乐生的旨归特色,且对于个人、集体、国家而言,均发挥着悦心与益智、识知与娱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功能。
(一)在古朴的形态中开展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藏羌锅庄主要的社会功能与发生场域也在转变。但藏羌锅庄作为乐舞文化的实质却从没有改变,即它是群体自发情感与个体主观的集中表现,且反映了群体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情态。藏羌锅庄的这一乐舞实质,正是游艺文化在古朴形态特征上的体现。那么,藏羌锅庄的古朴形态何以在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体现呢?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注重课堂互动,将广播式的学习转变为互动式的学习。比如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邀请本校的藏族羌族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只是课堂的协助者。如此,学生既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学习者,更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动开发者,改变了学生“自上而下”被动吸收新知的过程。学生可以由1-2名藏族羌族同学来带领进行分组学习,学习内容不仅局限于“跳锅庄”,学习时间不用固定在课堂,学习对象也不止于教师,各小组成员可依据自身喜好,充分利用校园藏羌人文与自然的天然条件,对“接近日常生活原貌”的藏羌锅庄进行课下拓展学习、课上交流分享。这样,藏羌锅庄作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不仅仅局限于锅庄比赛这一活动形式上了。学生在课堂内外能够充分体验与感知藏羌锅庄所涵蕴的古朴而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二)借艺术的语言对话不同专业
人们在游艺活动中,总是打破约定俗成的“习惯”,加入“即兴”“创新”元素,不断丰富着游艺文化的活动方式,这是人们借多样的艺术语言外化人们日益变化的审美心理的体现。同样,这一点从藏羌锅庄在队列上的变化可见一斑。藏羌锅庄最初是围篝火而跳的圆圈舞,但现在它的队列形式也不局限在圆圈的范围内,在组织队形中也会出现直线、弧线等,偶尔也会出现“龙摆尾”的图案。这种和谐、对称、均衡、比例、整齐划一的队形变化,其实是科学符号与艺术形象融合最直接的表达。因此,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与创造发展藏羌锅庄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比如理工科类学生可以设计更加美轮美奂的几何队形变化,甚至用网络技术预设合成队列变化场景图;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以在富有藏羌文化特色的服装道具上进行装饰加工。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创新演绎藏羌锅庄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进行了多学科多领域的渗透与对话,达到了提升大学生对科学符号与艺术形象综合感知和理解的审美素养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目的。
(三)融乐生的旨归于美感教育
游艺活动首先是一项以愉悦身心为目的的“游戏活动”,再次是一项涵蕴了“艺术内涵”的游戏活动。在游艺活动中,因游艺活动接近“日常生活原貌”的特征而使参与其中的人获取自在安逸的熟悉感,参与者以放松的心态将自己全情投入,创造出有趣而有创意的游艺活动本身。可以说,游艺活动的参与者在其间中传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具有愉悦性的形式来借此表现主客观世界,他们既是游艺活动的创造者,也是游艺活动的受益者。诚然,藏羌锅庄作为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于学生而言除了强身健体的获益以外,在学习藏羌锅庄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承受专业知识上的太多学习压力。在自由开放的民族情感交流与对话中,用自己熟悉但又艺术化的专业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藏羌锅庄的认知,实则是学生主客观情感被引领向乐生旨归发展的表征。通过藏羌锅庄游艺化的形态,达到丰富审美经验、提升审美情趣、发展创造美的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美感教育目的。
能够不断创新发展的艺术教育必须彻底消除以“我”为圆心的封闭意识。人与人、物与物之间“不一致”的对话,乃是多样性世界得以不断生成新的东西,生活更加丰富的自然特征。游艺文化视角下的藏羌锅庄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能够创造艺术教育所需的多样化与开放化、趣味性与创造性的人文对话环境。非藏羌学生学习藏羌锅庄,其实是以藏羌文化“异己者”的身份介入传统文化艺术,但也由于异己者所拥有的不一致性,带给了非藏羌族学生学习锅庄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在多元化文化社会形态下,游艺文化视角下的藏羌锅庄可以成为打破社会人之间彼此孤立、自我封闭状态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手段。同时,在创造性的艺术对话中,也为传统藏羌锅庄的发展提供可再生艺术形态的可能性。
[1]穆田恬.汉代乐舞百戏的游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5).
[2]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R].2006(3):8.
[3]鞠向玲,贺秀梅.艺术教育离我们有多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价值探讨[J].艺术教育,2012(8).
G642
A
穆田恬,女,回族,四川省都江堰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艺术教育,阿坝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系。
本文为校级课题《民族地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