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经典师道

2017-01-24 12:49林锦贤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子路论语孔子

林锦贤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论语》之经典师道

林锦贤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论语》主要记录了“至圣先师”孔子的言行,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今天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观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论语》为突破口,探讨孔子为师之道。

论语;孔子;为师之道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谈中国文化,必言孔子。作为一代仁师,孔子不仅在他的有生之年受到学生的尊崇,在他死后的数千年,依然被誉为“万世师表”。教育为国之本也,教育之道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春秋时期与我们相去已有两千多年,但孔子身上依然有许多经典的为师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实际的教学中,尽管老师课前做了很多备课工作,但还是经常陷入被学生“问倒”的尴尬中。为什么低年龄的学生往往更尊重老师?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年幼时期的学生知之较少,老师的学识远远高于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学识不断增多,老师如果没有及时充实自己的学囊,很容易跟不上学生的步伐,致使学生对老师的学识产生“质疑”。

与这些老师相反,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从教师的角度讲,就是不要忧虑自己能否在教师岗位上做好,而是要忧虑自己有没有任职的本领。不要害怕别人不认可你,而要不断学习,掌握让别人“知”的本领,所谓“富有诗书气自华”亦即如此,真正有才学的人终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学高为师”其实有两层意思,其一,以学高者为师;其二,学高方能为师。孔子被公认为当时学识最广博的人之一,并被尊称为“天纵之圣”,因为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虚怀若谷。比如《论语·学而》里有一段妇孺皆知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这是五代以后的写法,简本和宋以前的其他古书多半作“我三人行”,孔子的意思是说,我和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子贡曾评价孔子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意在说明孔子对学习始终保持着的谦卑柔和的心,他无所不学,学无常师,并且能选择善者为学习的对象,虚心求教取其长。不仅子贡这样说,颜渊对孔子的才学亦曾喟然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我们常常说,老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老师的学问要让学生觉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要做到这样并非易事,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像孔子一样虚心。孔子自己说:“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他承认自己的无知,承认自己非生而知之,把后天取得的学问归功于敏而好学。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对学习总是孜孜不倦,以学高者为师;自己为师时对学生谆谆教诲,而不感到疲劳,那么就不愧于“师”这个称号了。

“身正为范”亦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以身正者为范;其二,身正者方能为范。在《论语·雍也》孔子就提出“己欲立而立人”,自己想要站立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立的住。《论语·宪问》孔子又提倡“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他认为躬亲实践,从自身做起,远比口头说教更有意义,老师是学生的“示范者”和榜样,中小学生容易把老师的一言一行作为模仿的对象,因此老师尤其要严于律己,切莫让不好的言行“绊倒”学生。

二、倾囊相授,诲而不倦

孔子的一生过得并不富足,但作为一个老师,他并不以此为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不修习自己的品德,有学问却不传授,是孔子所忧虑的。一个老师,光有满腹经纶,却只是藏在肚子里,烂在肠胃里,就是毫无价值可言的。何为师?韩愈恰到好处地概括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不能对学生修之以德行,传之以知识,如何能称为老师?

孔子对于学生的倾囊教授,在《论语·季氏》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有一天,陈子禽问孔子的儿子伯鱼,是否在老师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传授,但得到的结果却是孔子不论对自己的儿子还是他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因此陈子禽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只问了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第一件即《诗》,是孔子常常劝导学生的“言”的前提,第二件即《礼》,同样也是孔子平常谆谆教诲学生“立”之根基,第三件是君子对自己儿子的态度,孔子并没有因为伯鱼是自己的儿子就偏爱他,把重要的知识单独传授给他,而是不分畛域,是同一律。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并非只是停留在言语层面,而是身体力行,躬身实践。在今天,其实不要求教师一定要达到孔圣人不偏不倚、无所偏颇的境界,退而求其次,只要无愧于教师本分、无愧于良心可矣。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论语·述而》里孔子说的一句话:“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对学生无所保留,倾囊相授,孔子自认为这就是他的为人。面对学生的猜疑,却泰然处之,因为他问心无愧而无所忧惧,大概这是孔夫子对于陈子禽的正面回答吧。对待学生,他能做到无所保留,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倾囊相授,对待老师这个身份,他能做到坦坦荡荡,无愧于天地,此为君子也。

三、教授有法,教无定法

自古以来,孔子之所以被尊称为“教育家”,原因在于他的教授有法,教无定法。孔子强调“泛爱众”,自然也十分爱他的学生。但爱并不意味着过度保护,让他们过安逸无忧的生活。《论语·宪问》里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爱之愈深,要求也愈严。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就不能把他捧在手心里,而是要让他动心忍性,方能增长才干。

其中最典型的是来自《论语·先进》里孔子与学生之间的一件趣事。子路问孔子:“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道:“你的父兄都还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冉有也问孔子:听到就去行吗?”孔子却说:“听到就去行。”在旁边的公西华听了之后就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问孔子说:“为什么子路和冉有问了同一个问题,夫子却作出了两个全然不同的回答?”究竟为什么?原来子路胆大勇猛,做事却缺乏思考,孔子希望他能三思而后行,冉有处事过于谨慎而显得胆小,孔子欲使之更加干炼果断。孔子有七十二弟子,但孔子却能了解每个人的个性,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俗话说:“学无定法。”其实教也无定法,最重要的在于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论语·述而》里也有一段佳话。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论学习什么,不到学生苦思无果的时候,孔子就不去启发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孔子依然不是直接为他讲授,而是“启发”他,点到为止,其余的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索。因为经自己思考而得出劳动成果,其效果往往大于老师死板的灌输。对此,其实早年老子也提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直到西汉《淮南子·说林训》中亦言:“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知识是无穷的,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才有学习的自主性,将来面对各门各类的知识才能有条不紊地归纳整理,独自处理。孔子的“教无定法”,其实精髓在于“学生得法”。

此外,《论语·阳货》里同样有一段有趣的谈话。孔子对他的学生说:“我不想说话了。”子贡听了(着急地)说:“您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后生小子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孔子(凛然)道:“天曾说了什么吗?四季却依然轮回运转,百物照常生根发芽,天何须说什么呢?”许多人对此感到疑惑,老师不就“靠着一张嘴走天下”吗?一个老师如果不说话,如何能教授学生?其实不然。孔子并非真的什么都不说了,只是比起言传,孔子更重身教。从哪里看得出来?在《论语·子路》里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的示范者,如果师者自己身体力行,躬身实践,并且行为无可指摘,那么即使没有命令,学生也会跟随老师端正自己的行为。所以,孔子的教授有法,亦在重身教过于重言传。

四、总结

《论语》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原因在于它是“经典”,经得起历代文人的推敲,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依然能焕发出生命的光芒。《论语》虽然只是孔子的“话语录”,但从中却能窥探出一代“至圣之师”宝贵的为师之道。当今,我们的教师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教师应回归《论语》,重其德,正其身,乐道安贫,教授有法,重拾《论语》中的经典师道。

[1]皇侃义疏,何晏集解.论语集解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朱熹集注,郭万金编校.论语集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山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5]孙钦善.论语注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0.

[6]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359.

I206

A

林锦贤(1993-),女,汉,福建泉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子路论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