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工作专业化建设与《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落实

2017-01-24 03:43陆士桢李向显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专业化青少年专业

■ 陆士桢 李向显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100089;北京电视台 生活频道,北京 100055)

青年工作专业化建设与《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落实

■ 陆士桢 李向显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100089;北京电视台 生活频道,北京 100055)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对我国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扎实落实,其中专业化建设是青年工作作为一种社会事务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变革的背景与国家发展形势呼唤青年工作的专业化,要以《规划》中关于青年本质的界定和“党管青年”的原则建构中国青年工作专业化的价值伦理基础;以《规划》中关于发展领域、发展目标及发展措施的部署确立青年工作专业化的服务范畴;以《规划》中关于青年现状的分析作为青年工作专业化需求的方向。必须以原有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基本结构,将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工作方法融入其中,实现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与党和政府的青年工作体系的融合。

青年工作 专业化建设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针对青年群体成长发展的规划。《规划》开篇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鲜明准确地阐明了发展和青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及这部规划的重要意义。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的第一部青年发展及青年工作的规划,这一重要文件必将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青年工作的战略性指导纲领。而要在行动和实践上落实《规划》,必须深刻分析我国青年工作的形势,扎实推进青年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规划》着眼于青年工作和青年自身发展的现实,制定出一整套行动方案,并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指导上,其中明确提出了青少年工作专业化的要求,做出了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清晰部署。《规划》要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全面参与基层社区社会工作;建立具有继续教育资质的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制定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建立健全青少年事务领域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联动机制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协作机制;完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相关政策配套体系等。

所谓专业化,实际上是指根据事物所属层面的不同形成具有独有的服务领域、伦理价值、知识技能的相关业务的过程。在大多数社会学家看来,独有的服务范畴、特别的专业价值、专门的知识范畴和技术、专业教育和行业组织是专业化的基本要素。青年工作的专业化建设作为一种社会事务是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必然。本文从推进青年工作专业化建设的视角讨论《规划》的落实。

一、社会变革的背景与国家发展形势呼唤青年工作的专业化

只有分析认清当代青年工作的社会背景和青年工作的形势、任务,才能深刻地认识到《规划》的重大意义,更深切地体会到推动青年工作专业化的极端重要性。

呼唤青年工作专业化源于青年和政党之间密切而重要的关系。与青年的关系是关乎一个政党政治延续和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青年工作更是直接关乎政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正因为如此,世界上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党、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都必然高度重视青年、重视青年工作,重视依照政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团结、引领青年。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在党成立的早期,就创立了党的青年组织共青团,并在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使之成为党连接青年群体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重要部门和责任主体。新中国成立之后,从“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出发,党和政府以推动党的事业和国家现代化发展为目标,将青年工作,包括青年人才的培养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予以高度的重视。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关注青年的成长,做好青年工作,一直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都有重要阐述。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必须拥有正确的道路,不仅如此,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胜利还需要大批的继承者和接班人[1]。邓小平同志更是强调,“我们毫不怀疑青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将来。”[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依据党和国家战略发展部署需要以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围绕“中国梦与当代青年历史使命”发表了一系列讲话,阐述了经济新常态下青年工作以及青年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青年的历史责任和成才道路。几代领导人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阐明了青年发展及青年工作与党的事业、国家发展的重要关系,突出了“党管青年”的政治原则,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国家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是青年工作的纲领和行动指南。在这些思想理论基础上制定的《规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青年观,体现了“党管青年”的一贯政治原则。

呼唤青年工作专业化源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任需要青年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当今的中国,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也处于一个国际国内形势特别复杂的时期。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面临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挑战。经济体制变革、利益格局调整,必然会因多重差距带来社会深层次的利益矛盾;而社会结构变动,思想观念变化,单位、家庭、社会组织等多种矛盾的冲突必然加剧。在思想道德文化上,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长期存在,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不可避免;而市场“以成败论英雄,以物化结果论成败”的价值观念泛化,现实化、物质化影响着社会性认知和全社会的价值体系;加之传播方式的大众化、草根化,整个社会平等民主的潮流势不可挡。这一切都给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科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作为国家治理创新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年发展以及党和政府的青年工作,和其他战线的工作一样,必须把握实现中国梦的目标,遵循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特别是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基点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相比处于刚刚夺取政权时期以政治建设为主导,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执政基点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相比于经过十年浩劫,综合国力处于落后状态,以经济建设为主导,以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为执政基点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坚持唯物辩证和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基于世情、党情、国情的时代和现实基础,以文化建设为主导,高度重视道德文化价值的建构与传承,将价值培养和文化建设作为与政治、经济并重的治国理政重要基点。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同时他还指出,任何一种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儿童和青少年抓起。青年作为最具活力的社会成员,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而且是文化和价值建设的基础力量。因此,青年的个体成长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不可忽视的基础力量,青年工作的改革是全面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家治理科学思想体系的迫切需要。

呼唤青年工作专业化还源于中国实现小康迫在眉睫,这一代青年人在中国发展历史上负有特殊的使命。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了全体与会的少先队员和少年儿童工作者。总书记说,2020年,最迟2049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全面小康。总书记的清晰阐述,把小康社会的实现近距离地摆在了全党全国人民面前,也摆在了作为接班人的儿童青少年面前。面对一张张充满朝气的笑脸,习近平同志动情地对孩子们说,那时你们正值壮年,中国的小康要在你们手中实现,你们是中国梦的生力军、主力军。一般情况下,我们说青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是发展的基础,代表着未来,泛指生活在各个历史时代的所有年轻人。但是,处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入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复兴民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历史阶段,总书记对当代青少年儿童所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对这一代人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阐述和要求,是一种实指。当代青年这种超乎历代青年人的特殊社会责任和奋进、担当的重任,源于中国发展的特殊历史时刻。

早在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相关人员参观中华民族复兴展览时就明确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不容易,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历代中国人不懈的追求;找到一条科学发展的路,是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艰苦的奋斗与追寻。中国发展到今天,国富民强,展现出了发展史上的最好状态,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找到了一条最好的发展道路;代表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期盼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为国家发展确定了明确目标,设计了清晰的蓝图。在中华民族复兴展览的现场总书记说,“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这既是对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提醒,也是对当代青年的热望。当代青年是处于中国历史发展关键时期、负有特殊历史使命的一代人。

无论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和国家治理的基点的视角,还是从这一代中国青年历史命运的视角,《规划》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对今年发展以及包括专业化在内的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的一系列要求,是青年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二、《规划》为青年工作专业化指引方向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规划》是青年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是青年工作战略性的纲领。《规划》的颁布对党和政府的青年工作具有突出的战略性、策略性的指导意义。同时,《规划》全面系统地回答了青年工作及青年发展的重大问题,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到发展领域都做了全面而详尽的策划、阐述,这是具体的、生动的青年工作部署;也是对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有效引领和指导。而推进中国青年工作的专业化,必须遵循《规划》所确定的基本指导原则,坚持《规划》指引的基本方向。

《规划》中关于青年本质的界定和“党管青年”的原则是中国青年工作专业化的价值伦理基础。《规划》分析、确定了青年的本质定位。明确指出,青年兼具“承载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最活跃社会力量”与“面临全面社会化挑战的相对弱势地位”的双重角色。对当代青年这一本质定位的描述,以及《规划》明确提出的“党管青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等青年工作原则既是党和政府青年工作的认识论基础,也是我国青年工作具体内容的基本出发点,更是青年工作专业化的伦理价值的基本依据。专业伦理是一个社会行为能够被称为专业的首要条件,也是一切专业行为的基础。青年工作以社会上最活跃、发展元素最丰富、但又处于成长过程和相对弱势状态的青年群体为对象,体现在对青年基本认识和态度上的伦理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规划》揭示了青年的主体性地位和社会性发展两大社会属性,前者明确了青年的社会定位及其特点,决定了青年群体及每一个个体必须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社会责任紧密连接起来,也决定了青年工作必须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青年,推动青年社会性本质的实现。而后者则明确了青年在社会群体当中的弱势地位,决定了青年主体性、发展性的社会本质,也决定了青年工作必须尊重青年,激发每一个青年的发展潜能;服务青年,满足每一个青年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事实上,青年发展的社会性与个体能动性不仅是青年自身发展的问题,而且一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本质上来说,这二者是统一的,但反映在青年工作上,成人社会一般会更多地从按照社会要求实现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两个角度来定位青年工作;而青年自身则更多地从发展的个体性、自由性,以及自身价值实现的角度来思考自我成长,反映到青年政策的架构乃至具体工作过程中,就会形成不同的目标取向。例如,《规划》明确了青年具有“面临全面社会化挑战的相对弱势地位”的人本角色,这就需要建构起完善的青年福利制度和面向所有青年的专业化服务机制。事实上,我国传统青年政策政治取向高于福利取向,教育取向高于服务取向,这既有文化传统的原因,也有现代中国社会整体青年观的因素。随着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不断发展,我国青年工作在基本伦理价值上,逐渐形成了党的宗旨和科学青年观基础上的价值体系,这成为青年工作专业化的伦理基础。

《规划》中关于发展领域、发展目标及发展措施的部署为青年工作专业化提供了全面的服务范畴。特别的工作范畴是某一种职业被称为专业的重要标志,特有的服务领域不仅决定了专业行为的社会定位和特别属性,而且是一个专业区别于其他社会事务的重要条件。青年工作乃至青年概念本身,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正如1975年阿姆斯特丹会议指出的那样,青少年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从只有童年、成年和老年的无“青少年”的阶段,到只把青年当成人生的一个阶段,当做成人的后备力量,当成教育对象的“单边意义上的青年”阶段,再到视青年为具有独立性和发展性的主体的“现代意义上的青年”阶段,人类社会经历了很长的历史阶段。可以说人类社会形成“青年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需要专业化的青年工作”这一认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以青年独特社会性最突出的代表“青年文化”为例,人类学研究者米德很早就指出青年独特的行动与其说是生理因素使然,倒不如说是文化因素使然,而后美国文化人格学派的拉尔夫·林顿提出青年人具有不同于成人的区分性的文化范式,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青年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3];再后来,著名的英国伯明翰学派的一些学者明确提出了青年亚文化的概念,指出青年亚文化有其特殊的仪式或风格、方式、样式,如摇滚、毒品、狂欢、奇装异服,这是青年文化区别于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或父辈文化(母体文化)所在,也是反抗性(抵抗性)、反叛性的体现[4]。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全社会,这种对青年文化现象的逐渐深入的认识,是依据对青年及青年群体认知的过程而逐渐发展的。很长时间内,在我国社会意识当中,青年工作等同于教育工作,青年是被动的、是被塑造的,特别是在现代政党政治理论和思维指导下,青年工作被纳入政治工作的范畴,青年是后备力量和责任的化身。走入现代,随着对青年本质认识的深入,青年工作的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规划》清晰明确地界定了当代中国青年工作的基本定位,在“根本遵循”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全局视野,同时从战略高度把青年工作划分成为两个最重要的部分: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策部署,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这充分体现了青年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担当;二是“坚持以青年为本,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把服务与成才紧密结合,让青年有更多获得感,促进青年在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全面发展”。这体现了对于青年主体地位和发展需求的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规划》准确概括了我国青年工作的两大根本任务:即“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和“引导广大青年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重任的有生力量”,并为实现上述基本目标提供了保障。特别是在青年工作的十大领域,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合法权益、预防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作为国家层面的青年工作法规性文件,这对当前我国青年工作服务范畴的确立,对于建构我国青年工作完整的专业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规划》中关于青年现状的分析为青年工作专业化需求指明了基本方向。青年工作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导向、弱势优先是社会服务的共通原则。社会上任何一个专业,其基本规定性,如伦理价值、知识技能等,都源于作为一种社会事务的专业服务需求。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需求,是其专业化的前提和起点,也是专业行为的决定性要素。在青年工作领域当中,我们长期习惯于对青年进行微观性分析,着眼于对青年的价值观变迁、思维特征、心理素质、行为模式等方面归纳总结,并以此作为青年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高屋建瓴,从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的大范畴出发,全景性地分析了我国青年发展事业的基本状况,从思想政治面貌、物质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平均受教育年限、青年发展权益和创新能力、创业活力等五个方面全面描述了我国青年发展状况以及青年发展环境,对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和推动下,我国青年发展事业的巨大进步和历史性成就作了科学总结,同时概括了我国青年总体健康向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的基本风貌。《规划》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事业发展对青年新期待的视角,从青年自身出发,清晰地指出了青年及青年工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青年思想教育的时代性和有效性、青年体质和心理健康问题、青年教育质量问题、青年就业创新环境问题、青年生存发展压力问题以及青年工作的统筹机制问题等。这一重要的分析判断,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青年工作的问题取向和发展方向,而且为青年工作专业化的需求导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落实《规划》与加强青年工作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青年工作专业化是一个复杂的命题。2014年,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中央综治办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青少年社会事业,并在梳理青少年事务领域的社会服务工作,逐步实现政府从对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探索完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政策措施,总结提炼我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和模式等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

最近几年,在共青团组织的统筹引导下,各地青少年社会服务组织不断发展,青少年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青少年服务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但社会工作专业是舶来品,我国原有的青年工作具有自己的运行机制和体系,舶来的专业社会工作和本土青年工作实践两种服务模式如何真正融合在一起,仍然是我国青少年工作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因此,推进我国青年工作专业化,实现党的青年工作体系与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的融合是必然的科学选择。

第一,必须正确理解青少年工作专业化的概念,正确认识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进入我国青少年体系的路径。作为在世界上相对成熟的一种专业学科,青少年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必须选择融入性发展道路。所谓“融入性”,从通俗意义上来说,指的是事物A融入事物B,二者相互融合,共同承担A和B的职能的过程。关于“融入性”理论,国内外学者大都是从相对宏观的“社会整合”视角介入的,如涂尔干提出把社会融入作为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用来解释社会系统和社会稳定过程;以美国社会学家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把社会融入作为移民研究的内容,并大体形成了“同化论”和“多元文化论”两大流派[5];还有一些学者把社会融入看作社会排斥的对立面和达成的目标,将其视为社会排斥概念的伴生物。我们所说的中国青少年工作与国际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价值及方法的“融入”,选择默顿在社会学研究上提出的中层理论,即通过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建立具体化的理论从而建立综合性的概念体系,来实现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在社会变迁中的一致性发展。社会工作本土化融入,指的是专业社会工作融入中国当代国家治理,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融进党的群众工作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就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进程而言,必须以原有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团主导、社会参与为基本结构,将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工作方法融入其中。社会工作融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必须把握的基本要素,一是社会工作融入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和政府基层治理体系为主体;二是必须把握社会工作专业性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即伦理价值和专业技术。而“融入”的关键内容在于,吸收社会工作的工具伦理,进一步具体落实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改善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性、教育性,突出服务性、专业性、技术性,以适应社会变迁,有效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二,要努力建构适应中国国情、符合世界普遍发展趋势的中国特色青年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一个体系应该包含若干基本内容,如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指导原则、主要内容、基本方法等。(1)中国特色的青少年工作理论实践体系必须坚持党的方针路线的指导性,坚持党管青年的基本原则,并以此准确定位青年工作的方向和基本任务。这种指导性确立了中国青年工作的基本定位,即青年工作必须遵循“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的战略部署,坚持服务“中国梦”的总体目标;必须坚持传承文化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劲、持久的青春动力的基本功能;必须坚持党管青年、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青年工作体制;必须坚持以青年为本,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把服务与成才紧密结合的工作方针。(2)中国特色的青年工作理论实践体系必须建构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基础之上的工作价值。在基础价值上,必须坚持我们国家国体和政体的基本定位,坚持青年是社会生产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目标、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目标最活跃的社会力量,青年的概念具有基础性和未来性;坚持在社会总体人群划分上青年社会弱势群体的定位;坚持青年是未成熟的人、正在发展中的人,发展是青年的本质和根本需求的基本认识。而在工具价值上,必须坚持现代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年为本的理念,坚持每一个青年人都是能动的、具有发展潜能的、独特的人的理念;坚持需求导向,尊重和实现青年的主观能动性、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坚持接纳的态度,从理解出发积极面对每一个青年人。(3)中国特色的青少年工作理论实践体系必须重视工作机制的建设,实现世界青少年工作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与我国青少年工作体制的有机融合。这里的融入,必须以我国原有青少年工作机制和体系为基础和本体,将青少年社会工作一些科学的价值理念和方式方法,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工作队伍的建设等,渐进式地形成有机融入。《规划》详细列举了十项青少年工作项目,这不仅是对传统青年工作领域的拓展,也体现了现代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与方法的有机融入。

第三,以本土青年工作经验的总结与现代化反思以及现有工作体制内青年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技能提升为切入点,建设青年工作专业队伍。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融入的前提是要解决其作为国际通用方法的本土化问题,所谓社会工作本土化,根据1971年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所给的概念,是指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该包括三大部分。(1)价值观整合,即本国的传统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的整合;(2)制度性融入,即包括国体、政体、社会结构、福利与公共服务体系、基层治理、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融合;(3)方法的融通,即通用技术准确把握与创新与本土经验的凝练与提升。雷洁琼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民政工作就是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事实上,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政权及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六十多年的实践也积累了一整套社会基层治理的成果,这些其实就是本土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总结归纳这些经验,对于专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是从高等教育开始的,其基本思路是全面系统地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引进,近30年来,培养出了一大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些人懂专业,但大多没有实务工作经历,不具备在中国本土实施社会服务的经验,实现专业融合单靠这批人是很难真正顺利推进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原有工作体制内人员的专业培训,特别是对原有青少年工作各级骨干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这一批人和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相互融合,才能打造出一批真正牢牢把握专业价值、掌握专业技能、具有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经验、能够创造性发挥专业作用的骨干人才,也才能真正实现青少年工作的专业化。

第四,深化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创新。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组建、接受党的直接领导、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人员在编、工资待遇与党政机关相同、享受在民政部门免于登记的权力,政治性非常鲜明[6]的青年群众性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青年工作的主责部门,担负着党的青年工作和政府青年事务的重要责任。共青团一方面要引导、教育青年,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则要竭诚服务青年,反映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党中央多次对广大团干部提出了“党放心,青年满意”的要求,清晰地指明了这两种功能的高度一致性,不能有效服务青年,就不可能把青年凝聚在党的周围,也就很难实现共青团的社会性职能。特别是随着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转型,多元化的社会治理结构正在生成,包括共青团在内的群团组织的传统角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有学者用三个“失”来描述这种工作上的困境,即传统工作支柱逐步失力、群众基础有流失之虞、群团组织的行政化工作方式失灵[7]。事实上,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既与着眼制衡政府的欧美国家的社会组织有别,也与中国的民间草根组织不同,作为党领导下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具有政治体制认可、授权和保护的身份。一方面,共青团是政治视角下联系青年群体最为基本的群众性、组织性和制度性网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基础建设体系中最关键的环节;另一方面,共青团必须承担起党的社会动员的任务,必须参与和服务各级党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

长期以来,共青团的行政色彩突出、政治角色清晰,但实际社会性功能角色展示不足,在青年群体当中缺乏真正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样一种基本工作态势体现在对青年群众活动的设计、方式选择与组织者的着力方向上,也体现在对其领导人的任免与经费来源、使用等方面,其直接表现是团组织和团干部服务观念不强,主动性、创造力不足,官僚主义滋生,致使共青团社会功能弱、本质性的作用发挥弱,甚至导致了在青年工作方面政府财政投入与收益不对等等问题。纵观中央关于共青团改革的精神,以及目前共青团改革的举措,其基本指导思想明确。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挥更大作用,共青团是要加强,不是削弱;要进一步准确定位,政治性是前提,先进性是根本,群众性是本质;必须全面改革创新,推动思想教育、问题整改、体制创新;坚持从严治党的逻辑链条,去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但总体来讲,这次共青团改革较多地集中在机关工作改革的层面,而一个组织的真正活力,实际上在基层,作为一个有8 800多万成员的大型群众组织,基层团支部对团员青年的影响力才是共青团组织真正的力量所在。落实《纲要》,共青团必须使自己的工作接地气,贴近青年,把团结、教育、引导青年落到实处,要从这样一个视角全盘考虑青年工作的专业化建设,把我国青年工作专业化发展与共青团工作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这中间特别要加快建设独具中国特色的青少年及青少年工作组织体系,完善青少年工作机制,从我国青年工作枢纽型专业化组织的高度建设共青团。同时,要科学布局、有效管理,加快培育一批独立公正、行为规范、运作有序、公信力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青少年社会服务组织。这些组织是青少年工作专业化的骨干力量,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加快对这些组织的扶持与监管,发挥其推动作用,使之成为青少年服务专业化、多元化建设的技术中坚。共青团要担负起科学指导青少年自组织发育,特别是支持青少年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的任务。需要在政策法规建设、工作具体部署以及服务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

《规划》对我国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扎实落实到引领青年思想、带好青年组织、抓好青年政策制定等具体工作当中;落实到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广大青年自觉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上;落实到广大青年工作者牢固树立“青年事业”的思想观念上,并以此作为党和政府的青年工作者职业素养的基础,真正把青年工作岗位当成一项事业来思考和经营,切实做好相应的青年工作。其中专业化建设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2]共青团中央:《牢记邓小平同志教导 做好新时期青年工作》,http://cpc.people.com.cn/GB169112/69113/69116/4724863.html

[3]陆玉林:《论青年研究的学科与路径问题 ——以英美的青年文化研究为例》,载《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6期。

[4]胡疆锋:《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探讨》,载《艺术评论》,2007年第12期。

[5]张文宏 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6][7]路云辉:《群团组织的角色定位与社会治理创新》,载《特区实践与理论》,2015年第4期。

2017-06-20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 李向显,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主持人,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总干事,主要研究公益慈善文化及传播。

(责任编辑:张宇慧)

猜你喜欢
专业化青少年专业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青少年发明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