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霞+李停停+代赫萍+王岩
摘要: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给人们提供了生活及生产必需的原材料,怎样让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得到再次开发和利用,令未闲置土地资源获得更充分的利用,同时令农村土地合理高效地进行流转等,都离不开土地流转这一有效对策,足够的金融支持更是其重要保障。
关键词:黑龙江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研究与分析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金融创新研究(编号:201610245032)
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目前黑龙江农村中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及生活压力所迫,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涌向城市,以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集约化、规模化的土地经营模式才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一、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一)产权不清楚,无法利用土地进行抵押贷款
在法律层面上,对农村土地产权的归属问题仍未具有清楚的规定,并且法律要求农村土地使用权不能作为抵押物,如此一来便造成仅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无法利用土地进行抵押获得银行贷款,给农村土地流转制造了不小的制度性麻烦。
(二)黑龙江省农村社保机制不够完善
社会保障机制具体包含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以及优抚安置、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现阶段,该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依旧受制于许多方面的要素,例如,能够从事职业类型的局限性,薪资待遇不高的束缚,不被尊重的情况以及生活压力巨大等现象,这就导致有些农民工宁肯在家过清贫的生活,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背井离乡去追求更高些的生活来源,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放弃土地便等于放弃了农业耕作,更是放弃了自己的饭碗。
(三)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规范一概不知,基层组织对土地流转管理缺失
因为基层农村组织对于土地流转的措施缺乏足够的宣传力度,再加上农民群体的总体文化水平不够高,对于有关政策的认识和了解不到位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土地流转的顺利开展,更影响到资金流向农村地区,进一步束缚金融领域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推广。
二、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支持不足的具体体现
首先,黑龙江省的金融行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在国内金融市场当中的竞争力有限,特别是金融创新能力比较落后,尽管实现了稳定、持续的年增长,然而就服务水平来讲远远满足不了该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行业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充足资金支持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地方性的金融组织数量不多,目前仅有江海证券、哈尔滨银行及龙江银行、阳光农业保险公司。地方金融组织及机构除了数量不多之外,也存在规模不够大的情况,从而其影响力自然不强。
其次,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具体而言,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下所述:第一,不良贷款出现的数量巨大,并且不好回收。因为农业生产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严重,如此便导致农业贷款的风险性明显提升,再加上金融机构基层工作者的风险控制能力及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使得农民信用度低、综合素质不高、收入不稳定等问题凸显出来,进一步会造成农业贷款还款的不及时、较高的违约率等情况,长此以往,金融机构必然对农民缺乏信任,因此金融机构自然而然会减少对农业信贷的投入。第二,本应投入到农村信贷的资金流向城市。考虑到农村较大的信贷风险,加上资金回收困难的状况,很多地方金融机构不愿将贷款发放给农民,甚至农民自身的储蓄存款迅速流向城市,造成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资金匮乏,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大的消极作用。
(二)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基本对策研究
1.加快对支持土地流转的相关金融产品及金融形式的改革创新进程
要想更好地保证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加强各金融机构的支持,这些金融机构可以合理借助微贷管理等先进科技,有效推广可复制、低费用、易推广的农村金融产品。按照农村金融服务的对象、领域特征、需求差异等,对顾客群体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主动研发能够满足农村经济特征及农民消费行为的金融产品。另外,还应该主动扩大小额信用贷款及联保贷款的覆盖范畴,研究以“订单+期货”模式引导订单农业的稳定发展;加快结算产品的改革,按照农村金融客户的融资特征来不断革新结算金融产品,研发出更适于农村金融用户需求的结算工具,进一步提升农村用户的结算效率,减少资金的在途费用,革新粮食流通信贷模式,支持粮食电子交易市场建设,支持创办“粮食银行”试点,尽可能缩减粮食流通所需的环节,提高农民的生活收入。此外,引导企业借助发行各种债券、信托基金等手段,对融资途径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2.强化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的政策保障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政策保障,有助于起到减少金融机构在农村进行作业环节中花费的资金,并且有效降低风险,提高回馈效率,同时抑制原本应当投入到农村信贷中却流向城市的资金部分。一般情况下,我们可借助对农村信用机制、保险体制等的构建与完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的。此外,各级政府必须高度关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尽最大努力争取营造出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司法环境。经由“信用乡村”、“信用农户”等建设性活动的开展,对考核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同时建立守信获益体制及失信惩罚制度,强化农村信用文化培育力度,把农民及个体工商户纳入到征信系统当中来,目的是为农村信贷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另外,加快农村企业信用机制的构建、对农村各经济组织的信用评价等,都有利于为金融业与现代农业的互动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魏书慧.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统计与咨询,2015(02)
[2]李维刚,李琪.基于城镇化视角下黑龙江土地流转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