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立思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北京 100089)
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 陈立思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北京 10008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针对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需要破解三个问题: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什么关系;是否坚持和怎样坚持党对高等教育及高校的领导;如何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些问题涉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方向、领导体制和知识分子政策等方面。坚持和完善党对高等教育及高校工作的领导是妥善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领导 高校教师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讲话》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12月13日,教育部党组下发《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在学习传达过程中,要改变‘开一个会、念念讲话、说一说精神概要’的状况,开展体系式学习,把中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作为一个系统来看,要联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联系高校发展历史、联系以往工作部署、联系形势变化要求,作为一个体系来进行学习。”[1]按照此要求,笔者尝试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综合起来进行学习思考,提出以下几个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并根据学习中的粗浅体会做些初步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是因为:(1)高等教育和高校工作是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前者是全局、是总体,后者是局部、是个体;后者从属于前者,并受其制约。(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是全面的,最重要的是要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道路问题,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是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在事关方向和道路等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上站得高、看得远,是每一所学校做好具体工作的前提,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清、不能误判的问题。(3)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蓄势待发、迎接又一次腾飞的关键时刻,在发展方向、道路问题上一部分同志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思想不统一就有可能步调不一致,甚至有走偏的危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2]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与此需求相适应,必须与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总原则下,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四个具体要求:“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四个服务”是衡量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评价我国高校办学方向、质量、水平的标准。它加深了我们对教育发展问题的认识,正面回应了当前围绕高校办学方向、道路、标准等问题的争议,为把握好正确的发展方向确立了更加清晰的坐标。
“人民教育为人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的基本方针,从来没有动摇过。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执行这一方针所面对的矛盾、问题各不相同,因此会有不同的针对性和工作重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90年代,“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社会的强烈呼声,也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追求的目标。我们要办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人民满意?如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鉴于当时的社会情况,最迫切的是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在基础教育领域,通过狠抓“教育均衡化”发展,收效显著,“无学可上”“上不起学”“因贫困而失学辍学”的现象大大减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大幅提高。而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要继续加大教育“供给侧改革”,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机会公平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基础教育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有相似之处,但与之相比更为复杂。“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讨论,在高等教育领域具体化为“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大学、怎么样办好这样的大学”和“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这样的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下子能说清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和改革的深入,这个问题逐步展开,让人们越来越领略到它的复杂性、多面性和深刻性,意识到它的难度,也激发了探索、解决这一基本问题的紧迫感和责任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想要对解决这一基本问题做出贡献,首先要认真研究大学,了解大学所发生的变化,搞清楚这些变化的由来和缘起、性质和方向,从历史视角做出正确的判断。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高等教育得到迅速恢复。90年代中后期更是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通过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建立贫困大学生资助救助体系等措施,在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据教育部2016年12月19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显示,目前,我国有普通高校2 560所,其中本科院校1 219所,高职(专科)院校1 341所;在校大学生26 152 968人,其中本科生15 766 848人,专科生10 486 120人。全国有研究生培养机构792所,其中普通高校575所,科研机构217所;在校研究生1 911 406人,其中硕士326 667人,博士1 584 719人。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合计为28 064 374人[3]。从数量、规模看,我国已经进入了世界高等教育大国的行列。
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瞄准世界最先进的高校,提出了争取建成一批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的设想。2015 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此举意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到2030年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总体方案》清晰地描绘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施工图”。即到2020年,要有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要有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使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21世纪中叶,使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虽然发展前景鼓舞人心,但对于发展目标的理解却不尽相同。究竟什么是“一流”?所谓“一流”是与“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比较而言的概念。 在当代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精确的教育测量和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工具,专门的评价主体会定期、连续发布评价结果。这些结果经过检验,获得教育界的普遍认可,从而具有比较高的权威性并被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教育决策的重要参考。这些评价结果有时会以通俗的形式发布,比如“大学排名”“学科排名”,成为社会上所有与教育相关的机构及个人在进行合作、咨询、报考等活动时做出选择的主要依据。排名在前的学校是排名在后学校的榜样,是后者追赶的目标,所以公布排名,可以激励各高校之间展开竞争,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正因如此,高等教育的评估受到普遍重视。现在世界上有一批公认的“一流大学”,这个结论虽然不能完全归功于教育评价,但也不可否认教育评价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国要建设一批一流大学和学科,就要融入全球范围的教育竞争当中,接受除本国外其他评价主体的评价。“一流”不是自封的,而是在竞争中比出来的。
必须承认,近现代的高等教育发源于欧洲,现在公认的一流大学,绝大多数在欧美国家。当下我们建设一流大学,是不是要照葫芦画瓢,直接照搬别人现有的办学模式就可以了呢?换句话说,哈佛、剑桥是否就是中国大学绝对的学习榜样?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之前提到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主要是建立在欧美国家教育实践基础之上的,是欧美国家历史、文化、社会现实和教育实践的反映。它既反映了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揭示了其一般特征,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社会的特殊性、局限性。高等教育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体,我们对待任何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都要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绝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据本国国情给予扬弃。对待教育评价这把“尺子”,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的态度。因此,我们创建的一流大学应该既是世界公认的,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所谓“中国特色”包括:(1)坚持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即 “四个服务”。(2)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的高校必须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3)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些“中国特色”在世界 “一流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是没有的,但是在中国的评价体系中是“硬指标”,一个都不能少。
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一)高校改革发展凸显坚持、完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如今的高校早已不是封闭的“象牙塔”,它与外界的交往越来越多,与社会的互动越来频繁。
第一,大学数量增多、规模扩大。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校均规模为10 197人,在校生人数超过万人的大学不在少数,一些“超级大学”的学生更是达到3万-5万人。每个大学生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涉及人口大约一个多亿(按照一家老少三代5口人估算)。在大学生身上,不仅承载着国家民族的未来,也承载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期望。高校如果不稳定,国家就难以稳定。在一些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重庆、广州等地陆续建设了一批颇具规模的“大学城”,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起到了拉动、促进作用。
第二,大学经济实力增强。1995年起我国大学开始实行收费制。这一改革是对大学性质的改变。意味着大学不再具有“纯粹”的公益性,而成为“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教育产业化”使高校开始计算“投入产出”成本即办学的经济效益。学校拥有的资产数量日益增长,产权关系复杂。 “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对大学内部的制度体制、权力结构、组织形态、教学科研、人际关系以及外部交往等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说喜忧参半。
第三,大学“软实力”优势凸显。大学是优秀人才汇聚、知识密集、创造力喷涌的地方。这里是新思想的发源地、政府的智库、舆情民意的晴雨表、信息传播的辐射器。大学的品牌效应、无形资产更是一笔巨大财富,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第四,大学功能扩张。过去我们说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基本功能是育人。当然,时至今日育人仍然是大学的首要功能。过去大家比较认同的是育人、社会服务、科研三大功能。而国务院发布的《总体方案》提出了高校的“五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这一新的表述更为全面地概括了当今大学的功能定位。
以上这些都对管党治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对高校领导权问题模糊认识进行分析
多年来,围绕高等教育和高校领导权等问题,出现过一些议论,如“去行政化”“教授治校”“学校决策必须经过教代会、职代会讨论批准”等。在此有必要对之进行分析。
“去行政化”究竟指什么?笔者通过认真梳理把各种观点归纳如下:(1)“行政化”等于官僚作风、“官本位”思想。“去行政化”就是打掉衙门习气、官僚作风。(2)“行政化”就是把学校当成了政府机关,忽略了两者的区别,在学校管理上照搬行政机关的管理方式;把学校管理者按照行政级别划分为不同等级,学校领导套用行政级别变成了“官员”。“去行政化”就是要恢复学校的原有定位,按照教学科研规律进行管理。(3)“行政化”将教育行政管理等同于行政干预,侵犯了学术自由;要求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去行政化”即取消教育部、教育厅(委、局)等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的领导权和管理权。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包含着人们对高校中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的不满,需要我们通过改革、从严治党、依法治校予以改变。第二种观点指出了学校作为教学科研机构与政府机关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运行规律。如果这种意见只是要求对现有的、与教学科研运行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进行调整改革,那它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如果这种意见是把学校的一切管理都视为“行政化”,应该“去掉”,则带有极端片面性。学校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科层组织,不可缺少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也是生产力,这是常识。当然学校的行政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探索如何用最先进的理念和手段提高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些涉及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改革,如学校及学校领导是否需要取消行政级别等问题则应该由更高级别的行政部门或者立法机构来决定。第三种观点比较复杂。当中提到的“要求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涉及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问题,是相对于教育行政机关宏观管理而言的,是指高校作为一个实体(法人)应该拥有哪些权力?扩大到什么程度才算“自主”?但没有表述清楚。在这方面,令人联想到国企改革。当年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时,国企改革的前提条件是确认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国企体制由“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改为“厂长经理负责制”,几年之后又进一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企业治理结构变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制,企业党委履行政治领导职责。但高校不是企业,两者性质不同。我国的高校体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曾有过调整,目前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之一。体制问题是决定性的,绝不能动摇。究竟什么样的行政干预侵犯了学术自由?持此观点的人从来没有说清楚过,所见例证也不多。因此,不由得使人对此观点心存疑虑。
“教授治校”这一说法产生的时间比较早,大概在民国时期就有了。到了21世纪旧话重提,却已时过境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授治校”的诉求是什么?是要求广大教师在学校治理过程中提出的意见更加受重视、尊重,要求教师有更多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机会;还是要求接管学校的一切权力?包括学术权力、行政管理权力、财务权力等,持此观点者没讲清楚。假如将这些权力统统归了“教授”,他们又该如何行使权力?也没讲清楚。
“学校决策必须经过教代会、职代会批准”,是把教代会、职代会当成了权力决策机构,属于常识性错误。不过,把“去行政化”“教授治校”这两个“模糊”的口号放在一起,有一点是清楚的:即两者都涉及学校的权力结构、权力主体、制度体制、政治生态等。因此,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必须认真对待这些观点,仔细聆听并且辨析其背后的意图、情绪。凡是积极正面的,就应该采纳接受;凡是消极负面的,就应该解释引导;凡是荒谬错误的,就应该反对批判。只有敢于直面各种舆论,旗帜鲜明地给予回应,才能有利于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
(三)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明确党的领导职责和领导方式
第一,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高校党委要对本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党委要抓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就是要保证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保证党的领导在高校工作中全面发挥作用;思想领导,就是掌握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4]。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的是全面领导,承担的是双重主体责任,既要管党治党,抓好高校党的工作,又要办学治校,领导高校的改革发展,两者都不可偏废。而思想政治工作是贯穿于两者之中的,因此要把两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如果脱离任何一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空对空”,就会形成“两张皮”,不可能有任何实际效果。
第二,完善党的领导,在高校形成纵横相交的立体化工作格局。“纵”指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横”指各部门、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注意党政工作的分工和协调。不能将其理解为“书记抓政治,校长抓业务”,更不能党政不分,甚至以党代政。政治和业务不能搞成“两张皮”。思想政治工作要对党政工作实行全覆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的一个理论创新就是提出了“大思政”的概念,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涵盖“高校党的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领导高校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开展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建立部门协作常态机制,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5]。
第三,坚持和完善党在高校的领导,必须加强党委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2017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党的高级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6]我国高校的领导干部大多是“复合型”人才、“双肩挑”干部。他们不仅是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更是从行政、党务工作岗位一级级提拔上来、经受过实践考验的佼佼者。但是,前些年社会上存在的政治淡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党内不正之风抬头等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们高校中的一些领导干部。当下,面对新的时代环境和新的历史使命,必须“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7]。只有如此,党委才能真正成为学校坚强的领导核心。
《讲话》提出了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两个培养群体(学生和教师)整体推进的新思路。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曾制定下发过许多文件。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被称为“16号文件”)。虽然其中也涉及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但它是围绕学生培养来谈教师队伍建设的。“16号文件”主要面对学生工作专职教师、大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等,着力点是维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稳定。为此指出,需要解决好这支队伍的身份待遇、工作职责、进修发展等问题。由此可见文件只是把教师队伍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要素,来阐述其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政策、制度、办法的,而并未将教师作为与学生群体并列的一个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因此,针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随着高校环境的变化,开展专门针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笔者认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板”之一。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今后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对此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一)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第一,与教师担负的育人职责相关。“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什么样的老师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教育者需先受教育,这是基本常识。学校以“立德树人”、培养学生为本。而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除了父母,就是老师。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每学年课堂教学工作量多为100-200学时,公共课教师(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语、计算机、体育等部系教师)多达200-300学时,此外还有论文辅导、科研工作等。他们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直接面向学生进行传播的群体。老师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道德修养、政治倾向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为了对千千万万学生负责,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必须保证每一名教师都是合格的。而要想成为合格教师,除了靠本人的自觉、自律、修己,还要靠外界的教育、培养、引导、考核、监督。针对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思想政治工作所营造的风清气正的环境,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第二,与高校教师队伍的变化相关。近年来,因教师队伍的不断变化,产生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强烈需求。(1)教师数量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普通高校为2 560所,教职工为2 369 326人。其中专任教师为1 572 565人,比上年增加3.8万人,增长了2.4%。(2)教师学位高、年轻化。2015年普通高校拥有研究生学位学历的教师比例为68.4%,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本科院校为78.1%,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高职(专科)院校为44.5%,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有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29.6万人,占82.4%[8]。可见,目前我国高校师资的特点是:数量大、学历高、年轻化,总体结构不断优化,这是可喜的一面。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多,且越是教学科研一线,年轻教师越多。他们多处于“从学生变为老师”的转型期,思想上、政治上和业务上都有继续学习、不断成长的需求,同时也承受着工作、家庭、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一代年轻教师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民族复兴的关系有着切身的体会和理解,会以不同于老一辈教师的方式关注时事政治、表达政治热情、参与政治生活。他们并非“政治冷漠的一代”。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历史条件下,他们既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失落,也有“信息爆炸”带来的选择困惑,甚至一小部分人在敌对势力渗透下还曾一度迷失了方向。这些问题的出现,恰恰说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青年教师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与思想舆论环境的变化相关。教师的政治倾向、立场、观点和学术成果具有重要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舆论界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社会生活丰富、开放,科技革命使信息传播手段更加丰富,这些变化使人民群众享受到高度的民主自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师生思想解放、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提供了言论自由的广阔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民,也成就了数量众多的“网红”“大咖”。高校教师是社会精英群体,他们因在学术方面的专长而享有比较高的社会声望,在我国悠久的“尊师重教”文化影响下,更是拥有对一般性社会问题的话语权。其中有些教师当选了人民代表或者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表达民意、监督党政工作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更有一些教师“精英”,通过创办研究机构、社团组织、报刊、讲坛、培训班等,在“体制外”或者独立发声,或者联合行动,设置议题、点评时政、针砭时弊、引领潮流,拥有万千 “粉丝”。其能量甚至达到“呼风唤雨”的程度。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此既不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也不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舆情监测,把握思想动态,科学研判形势,积极应对。
(二)做好重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虽然需要全员覆盖,但也不能“一刀切”,重点要放在专任教师这个群体上面。按照教师的专业和岗位,可将他们分为三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师和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要有不同的措施。
第一,教师要“补课”。有些同志曾抱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是“孤军奋战”,教学效果也时常被其他课程“削弱”甚至“抵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与其他两类教师中的一部分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不强有关。课堂是传道授业的场所,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各种思潮激荡的空间,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三类教师讲授的内容虽有不同,但是也有相通之处,那就是都含有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只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材里和课堂上,它也广泛存在于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中。在理工医农商等学科中,凡是与人类社会生活有联系的地方,就会产生伦理、道德、法律、价值观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都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授给学生,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也是为了教师自己的成长,使他们在自己的专业视野之外,能够以更为深邃开阔的眼光去看世界、看历史、看人生。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从教师全面成长的角度考虑,应该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师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师安排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内容,通过日常学习和脱产进修、培训等方式,补上这个“短板”。对这两类教师中的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科研项目负责人、院长(系主任)、书记等,还可以开办专门的研讨班,用比较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就关心的话题进行学习、讨论。 对学习、培训的效果进行及时反馈、评估,尽快补齐“短拍”。
第二,打破意识形态工作“瓶颈”。高校专任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包括师德培养、学风建立和意识形态工作等,各有难度,但相对而言,意识形态工作最难。自2010年起,教育系统的行风以及教师的师德、学风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为此,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提上了重要议程。习近平总书记就师德问题曾两次发表讲话。2014年5月4日,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明大德、守公德 、严私德”[10]的要求。同年9月9日,他又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就“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问题,提出了四点要求:“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11]。2014年10月10日,教育部制定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针对近年来暴露出的高校教师师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手段整顿师德师风、校风学风[12]。
教师队伍中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学术道德和学术不端行为。2016年4月5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13],对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严重程度进行了界定。 树立师德、端正学风问题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但其并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一方面,这两个问题的是非曲直、香臭美丑的价值判断比较清晰,黑白分明,社会自有公论;相关法律有明确规定并设置了底线,触犯法律必然会受到处罚。对此,那些学术不端者心知肚明,不会明目张胆地“处线”。如果发现有“处线”者,必须采取严厉手段进行打击,否则不但不能激浊扬清,反而会变本加厉、越演越烈,导致局面不可收拾,使整个价值观崩溃。另一方面,恢复良好的校风学风、还校园一片净土,是广大师生的期盼和心愿,是民心所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是下大力气把这两个方面抓好了,必然会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和拥护。所以说它们工作量不小,但是不难做。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在于意识形态工作,这是“短板”中的“短板”。意识形态问题非常敏感,不但敏感,而且绕不过去。高校教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师只要一走上讲台,必然碰到意识形态问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意见》),《工作意见》指出:首先,充分认识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意义。当前高校宣传思想领域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反映出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其次,明确着力点。(1)加强理论武装,强化正面引导。(2)直面突出问题,加强阵地建设与管理。青年教师是敌对势力分化、渗透的重点人群;要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防范对外开放条件下办学面临的各种意识形态风险;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坚决抵制那些传播西方错误观点的教材进入我们大学的课堂,坚持“抓源头、抓审批、抓场地”,进一步建立宣传思想阵地的管理规范和工作机制,切断错误言论的传播渠道。(3)重视网络建设,强化主流舆论。(4)坚持德才兼备,加强工作队伍建设。要强化高校党委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把好教师聘用的政治关,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最后,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部署,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
要把《工作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必须对两个问题进行研究。一是如何评估高校教师的政治状态,二是加强和改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所谓“政治状态”,包括政治素质、立场、观点、价值观、情感、能力、行为等。现代政治学及其分支,如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对此都有很多研究成果。此类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了解被评估对象。现在流行的是量化研究,但质性研究也很重要,因为这种方法在研究教师的政治状态上可能更具优势。对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新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状态,我们党历来都有一个基本判断: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是好的、值得信任的。这个基本评价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它是我们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
第三,注意把握政策。高校教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师中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大多数与他们的专业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们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14]我国现有的知识分子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代:一代知识分子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一代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一代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在历史风云的大动荡、大变革中,选择了跟共产党走,虽然这条道路非常曲折、艰辛,但是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改造。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经历了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的风风雨雨,但是爱国、爱党的初心不改,其中有些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领军人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是最幸运的,赶上了建国以来各方面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有机会全面接触世界上各种文明,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他们是决定未来的一代,其中有些人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的骨干。所以,对待知识分子,我们应该遵循“信任、尊重、引导、关心”的八字方针。
“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了这一方针的正确性。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表明要继续坚持这一方针不动摇,并且联系当前实际阐明了其针对性。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左”倾、右倾偏差甚至错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都曾发生过,历史的教训应该记取。如何准确把握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需要极深的学术造诣和个人修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政治能力,要在这些方面下足功夫,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 教党[2016]58号,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612/t20161223_292849.html
[2][9]《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3][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http://www.moe.gov.cn/jyb_sjzl/s5990/201612/t20161219_292432.html
[4][5]《用思想政治工作带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载《求是》,2016年第24期。
[6][7]《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载《人民日报》,2017年2月14日。
[10]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1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9月10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1409/t20140930_175746.html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607/t20160718_272156.html
[1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责任编辑:邢 哲)
2017-02-27
陈立思,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