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对策

2017-01-21 19:21刘莹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刘莹

摘 要:公共政策施行是完成公共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在国家管理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但是现在中国在公共政策施行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从而阻碍了公共政策的施行。本文主要对政策施行的效率性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监督机制;执行体制;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只有执行了政策,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实现,但是往往在执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呢?下面本文将以此展开简要的分析。

1 政策执行阻滞因素分析

阻碍政策施行的因素比较多,以政策施行的进程为基础进行分析,阻碍政策施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政策自身存在问题,效率滞后;二是施行政策的资金投入不充足,相关的设备不完善;三是实行者故意或是无意曲解政策;四是政策对象的认可程度不高。

(一)政策先天不足,质量不高

在公共政策范围中,很多政策的施行效果不理想,在施行中遇到了很多阻碍,这和政策自身的问题有一定关系。研究政策自身是怎样影响政策施行的,能够进一步提升政策水平,使得政策更加的科学合理。

1.政策目标的多元化和矛盾问题阻碍了政策的施行。公共政策具有很多目标,相应的目标之间也存在重合和矛盾问题。如果几个目标之间存在问题,一个目标的完成也限制了其他目标的完成,也会阻碍政策的施行。如果整体目标的方向统一,相互促进,一个目标的完成能够进一步加强相关目标的完成,这样一来就不会发生矛盾。

2.政策方案比较繁琐,目标范围比较小。有的政策施行起来比较麻烦,需要很多部门共同配合。但是政策的目标范围也比较小,并且施行的过程比较复杂一些的,目标对象没有获得实际利益,效果并不理想,从而使得施行困难进一步加大。

3.政策方案不具备可行性,这样一来施行存在一定问题。有的政策方案是上级机关构建的,并且要求下级政策深入施行的,但是有的地方实际状况和政策内容不相符,容易产生不良的影响。下级政府为了保住自己的体面,没有深入施行政策方案。

4.因为职能交汇,从而出现了政策“重复”的情况。现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存在职能相互融合的情况,不同部门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因为目标不同,从而施行了不同的方针,在政策施行的过程中,这些矛盾问题也阻碍了施行的进行。

(二)政策执行时投入资源不足

虽然政策施行比较精细,规定比较具体,但是没有相应的资源进行辅助,政策机构和工作人员也不能很好的进行工作,预期的政策任务也不能完成。所以,政策方案的施行需要相应的资源帮助。

1.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不论是新项目的推动还是新政策的施行,都需要融入相应的物资资源进行帮助。在政策施行的时候,施行部门需要以最少的投资换取最大的产出,融入相应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从而保证政策的顺利施行。

2.信息资源的帮助。政策执行者要保证拥有顺畅的信息资源,这样才能获得充足的信息资料,从而保证政策方案的施行。不然,实行者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行动方案,也不能对政策的施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把控。

3.加强行政禁止。政策施行需要很多人员的配合,有时还包含了很多部门和区域,这就需要一个可以处理所有问题的精神支配,也就是权威的作用。

(三)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方案的接受程度不高

目标群体主要是指一个政策的直接效用或是作用的对象,主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一个政策方案是否符合预期目标,不但和政策的制定和施行人员有关,还和目标群体也就是政策受益人的态度有关。

1.利益调节失衡。公共政策包含了利益方面的问题,而政策对象是否科学合理的处理利益问题,这才是政策施行的主要内容。如果政策的利益存在失衡,政策对象就不会认可该政策,从而阻碍政策的施行。

2.政策宣传力度不强。政策目标是否认可政策,是政策施行的关键,也是政策施行的主要力量。政策对象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对于政策的认知状况,同时还需要执行人员加强宣传力度,使得群体思想认识能够统一。

(四)政策执行主体导致的政策执行阻滞或偏差

政策执行主体是政策施行的主要操作者,这和执行效果联系密切。政策施行主体对政策的影响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实行者受到自身利益的诱惑。政策施行主体不但有公共利益的职责,还有自身的利益因素。当政策施行主体在面对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从而扭曲了原来的政策目标。

2.政策施行主体自身素养有待加强。如果政策施行主体没有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对有关政策方案的认知存在误解,在施行的时候会对原来的政策目标进行扭曲,从而造成政策的误差。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因为政策施行人员在知识认知、能力状况等方面存在问题,从而使得结果和政策目标相背离,对其造成一定的阻碍。

3.政策施行中的方式存在问题。在政策施行的过程中,政策施行人员容易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施行模式单一;二是不注重宣传效果;三是法律运用不合理;四是施行模式缺少成本方面的认识。

2 政策执行阻滞的对策探讨

针对造成政策施行受阻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有效的加强政策施行的水平,从而保证政策方案的有效推进。

(一)提升政策水平,促进决策的科学合理化

因此需要利用多种方式来加强公共政策的水平,需要构建健全的专业咨询论证制度、决策听证制度、决策监督制度、决策责任制度、错误追究制度,有效的团结各方的力量,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提升政策水平。另外,还要让有关人群积极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去,有效的促进公共政策构建的民主化和正确化。

(二)需要科学安排资源

能够保证政策施行人员在制定政策时候全方位的考虑问题,对政策的效用和施行条件进行分析,注重不同效用政策的相互融合,预防政策因为配套问题而受到阻碍。为了保证政策的顺利进行,需要加入和政策相对应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保证信息的通畅性,使得政策施行的各个组织、机构可以及时的传递信息、共同努力;同时还要加强协调工作,把科学合理的政策方案及时的施行下去,保证政策落实到位。并且,政策施行需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构建健康的氛围,从而保证政策的顺利施行。

(三)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使政策对象愿意接受政策

这个和政策实行者一样,政策对象需要对政策方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的认同政策的施行。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工作,提升政策施行宣传活动的影响力,使得政策对象尤其是对政策认识存在误解的对象,能够进一步发现政策的合理之处。对宣传的模式进行创新,让群众能够在宣传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因素,还可以进行上门访问,加强情感沟通,从群众的角度来分析和处理他们的实际遇到的相关问题。

(四)政策执行主体偏差防治政策

政策施行活动受到执行主体活动的影响,当然也会受到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探索政策施行主体问题时,不但要考虑其外在的主体因素,还需要考虑其主体行为的制度因素。

1.加强政策施行人员的政策认可程度。政策施行活动的第一要务就是提升政策施行人员对政策的认同感。因此,不但要加强政策施行主体的综合能力,还要对其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够进一步分析和认同政策中的内容。并且需要依据政策施行的要求,不断的促进他们转变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政策觉悟能力和专业技巧能力。

2.加强政策认同感,强化文化创新。只有加强政策的认同感,人们才会从行动、思想上面认同政策的施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一是构建新型的政策施行价值观,形成以为人民服务为主体的政策施行价值观;二是构建法治理念,在政策施行的过程中遵守相关的法律依据;三是构建问责制度,加强政策施行的责任观念;四是不断转变新型政策施行观念,这样一来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3.转变政策施行方法。转变政策施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选择多元化的施行方式,对其进行相应的行政指导;二是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而且以经济和法律等方式,来促进政策的施行;三是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构建,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用法制化的方式来促进政策的施行;四是注重形势的转变,根据政策的施行状况,使用多种方式来促进政策的施行。

4.加强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制度。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沟通和调节对于政策的施行发挥了重要的效用。构建一个执行主体的信息沟通制度,能够及时的分享信息,完成信息的共享性。对上下级之间的责任和权力进行划分,科学安排其职责和任务。政策在施行的时候所牵涉的执行部门和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定时召开信息分享会议,从而方便各个部门进行工作的组织和人员的安排。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在的分级式管理制度中,地方政府正在不断的进行政策试验,政策施行过程中政策受阻的问题比较严重。造成政策受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政策的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努力,构建针对性的政策,并且融入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政策施行的模式进行创新,对政策目标群体政策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等。虽然实际的施行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政策受阻情况,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政策过程中各个主体都在从自身出发不断的努力着,从而保证政策的顺利施行。这样一来,以后的政策施行才会走向科学化、法制化和合理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杨李.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81-84.

[2]冯安菲. 试论我国公共政策的执行中的问题与偏差[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田欣颖.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阻碍及防治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浅析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论公众参与立法的利弊与保障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国企会计监督机制完善对策
建立书评的监督机制
完善我国人大选举监督机制的思路——以衡阳破坏选举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