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现代文坛中的一名女作家萧红一直以风格独特而著称,这种独特性来自于萧红独特的生命体验,萧红将这种生命体验融入到作品种去,使其作品有一种动人的情感氛围。本文试图通过对萧红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寂寞之情、悲凉之感,以及在寂寞和悲凉的同时对人世间的温暖和爱怀着执著的憧憬和追寻的分析,来解读萧红
关键词:寂寞;悲凉;憧憬与追寻
在现代文坛众多的作家之中,萧红一直以风格独特著称。更有人将其与凭借《莎菲女士的日记》而蜚声文坛的女作家丁玲分别喻为“一江明澈的水”和“一座突兀的山”,“高山流水各具其力度和风致,开拓了女作家创作的新格局。”[1]这一说法虽然仅从女作家创作的角度来评价萧红,但也能够充分说明萧红的创作在现代文坛的独特性。胡风当年评价萧红和萧军的创作时曾对萧军说:“你可能写的比她深刻,但常常没有她的动人。”[2]可以说萧红小说的“动人”源自于其小说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和生命体验,而萧红通过自己的创作将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本能的,不事修饰,也不加掩饰的写出来。可以说萧红的写作是直接呈现内心的,通过阅读萧红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萧红对于生命的一种解读。
1 寂寞之情:对于生命的独特体验
作为一个情感丰富的女作家,萧红有着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纤细,因而在她的作品中常常笼罩着一种寂寞悲凉的感伤之情,人世间的寂寞悲凉,痛苦和无奈时时在她的笔端不自觉地流淌而出,但这种情感在萧红笔下没有郁达夫式的如同一江春水般浩荡奔腾的强烈的情感宣泄,而是如同云烟一样于飘渺之中夹杂着淡淡的哀伤,哀婉而动人。
这种情感氛围来自于萧红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萧红生于遥远而寒冷的北国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在那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可是在童年和青年这一段时光中,她却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在父母的爱护下成长,家庭给与她的常常是一种冷漠和压抑。她的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人性,对着仆人,自己的女儿,以及自己的父亲都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她的亲生母亲“也常常在布满病容的脸上挂着冷漠”,而她的继母则“很客气,不打,就是骂,指着桌子或椅子骂,客气是越客气,但冷淡了,疏远了,生人一样。”[3]而成年后的萧红更是经历了很多离弃和颠簸,直到1942年在香港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医院中悄无声息的离开人世。萧红曾对友人绝望地说:“我总是一个人走路,以前在东北,到了上海去日本,现在的到重庆,都是我一个人走路,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路似的……”[4]
在萧红短暂的一生之中,由于童年的爱的缺失和成年后所经历的坎坷和漂泊,使她对寂寞有着深切地体验。于是她便将这种寂寞之感融入到创作之中。 所以在萧红的《后花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萧红将那冷清清的、黑洞洞的磨房和磨房中寂寞的磨官置于蝴蝶飞舞,花开得如同火焰一般的后花园中,这更显出磨房里黑洞洞的寂寞;而到了《呼兰河传》中寂寞之情就更加明显,整部小说如同一曲哀婉的歌谣,将人们引向那个叫作呼兰的小城。在萧红的笔下,小城是寂寞的,“它并不怎么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北到南”,而生活于小城中的人也是寂寞的“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出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整天寂寂寞寞的关起门来过生活”。而后花园中大自然中的万物也在寂寞中生长着,“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天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个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5]而主人公我也同样是寂寞的,失去了父母的爱只能在后花园和后屋的储藏室里消磨时光。
这种寂寞之情在萧红的笔下是深刻的,也是深沉的,然而作者却能够将其平淡的表现出来,在作者那朴素而不饰夸张的笔下一切都是那样真切而自然 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寂寞之情,使萧红能够穿越人世间的纷纷扰扰,潜沉到生命深处,去审视生命,体味生命,然后再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到作品中去,把人生最真切的一面展示给读者,使读者能够在对她的作品的阅读中感受到萧红对于生命的独特解读,独特感悟。因而无论是《生死场》中对生与死的默默言说,或是《后花园》和《小城三月》中的哀婉悲伤情怀,亦或是《呼兰河传》中所营造的寂寞而忧伤的童心世界,都是萧红最真挚的人生体验,能引起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
2 悲凉之感:对于生命的独特感悟
人只有在寂寞之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人世间的种种悲欢离合,世事的无常变幻,所以萧红透过寂寞之情感悟到的更多的是人世间的悲凉,这种悲凉是与苍凉不同的,虽然它们都是经历了孤独和寂寞之后的最真切的人生感悟。苍凉需要彻悟需要与人生拉开一段距离后冷然的观照,而悲凉则是全身心的投入生活,于悲悯之中去关注人生中的一切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心怀苍凉之人常常会洒脱于人生,而心怀悲凉之人常常执着于人生。前者有如张爱玲,她出身于没落的大家庭,亲身感受到大家庭由繁华而衰落的种种幻灭,而她自己也宛如流星般在文坛瞬间划过,一切都太匆匆,正如她在《传奇》再版时说:“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无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6]因而张爱玲常常以一则则寓言式的故事演绎出都市人生中一幕又一幕充满苍凉的传奇,无论曾经有过怎样的繁华与喧嚣,终免不了散场的落没,有人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上场就已经过了时。张爱玲对于人生常常有一种洒脱的心态,她不计较人生,她可以以一种超然的眼光冷眼观看人生,因为张爱玲本不对人生怀有什么期望和憧憬。而后者有如萧红,她执着于人生,那怕是经受苦痛,也对人生的美好怀有强烈的向往和憧憬。但当她发现人生的美好是那么容易消逝,仿佛是转瞬即逝,不禁陷入了悲凉之中,人世间的一切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会在她那纤细的心灵中留下片片涟漪。
在《小城三月》中萧红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当春天脚步迟迟地来到寂寞的小城后,万物都在春天的来临下复苏起来,她写出了春天的美好:原野在春天中绿了,蒲公英发了芽,漫天飞舞的杨花装满了整个小城,解冻了的冰河奔流而下,乌鸦站在冰块上寻觅小鱼或冬眠的青蛙,以及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当发现春天到来后的惊喜。因为萧红是那样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去身心的投入生活。但再美好的春光在小城中也是短暂的,转瞬即逝。而人美好的生命也如春天一般短暂当春天又一次到来时,年轻的姑娘都忙着更换新装,载着翠姨的马车却再也见不到了,翠姨坟头的草籽已发芽了。
这种美好易逝的悲凉之感是萧红于寂寞之中最真切的人生感悟,它来自于萧红的内心深处,是与作品融为一体的,又是对于人生最痛彻心扉,也最无奈的感悟。虽然萧红曾经这样谴责自己:“灵魂太细微的人,同时也一定渺小,所以我不崇敬我自己,我崇敬粗大的、宽宏的。”[7]但正是这种纤细的灵魂所感受到的悲凉,才是最感人至深的,才能给人留下永恒的印记。
3 寂寞悲凉中的憧憬与追寻
萧红的短暂的一生中对于寂寞和悲凉有着深切的感受,但萧红同时又是一个执着于人生的人,因而在她短暂的一生当中,一方面感受到的是人生宿命般的苦难,如她自己所说的,我将命定要一个人走,一个人去承受生命中的苦难。另一方面却又感受到苦难中的一丝温柔所以萧红的一生都在生命的路途上艰难地寻觅,朝着温暖和爱的方向怀着永远的憧憬和希望。
现实生活中的萧红首先不满足于家庭的包办婚姻毅然地出逃,去寻觅自己的梦想,却又在残酷的现实中不断地碰壁、受伤。她想要寻找到一个能给予她温暖和爱的“家”。但最终无论是萧军亦或是端木蕻良都无法给与她所需要的“家”。于是她便固执地沉溺于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将笔端伸向那遥远的故乡呼兰小城,企图通过对故乡及故乡生活的回忆来弥补心灵的创伤,获得一丝安慰,以此来支撑她对人生的寻觅。因而萧红在1940年前后写了多篇回忆故乡生活的作品,如《后花园》《小城三月》《呼兰河传》等。她是那样固执地想要抓住往昔的回忆,宛如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好使自己不至于下沉,亦如一个执拗的儿童固执而单纯,寻着一个方向永不放弃。因而在回忆中她不愿意错过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她的小说中写到故乡明媚的春光,故乡变幻万端的晚霞,故乡寒冷的冬天,故乡的大泥坑,故乡的风俗习惯,放河灯,庙会,故乡的后花园,后花园中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樱桃树、李子树、玫瑰树、倭瓜、黄瓜和玉米,故乡老宅子后屋的储藏室……。它们都如同历历在目一般跃然于萧红的笔下。而故乡中所熟悉的每一个人也都成为萧红追忆的对象,无论是慈爱的祖父,严厉的父亲和祖母,冷漠的母亲和继母,可怜的小团员媳妇,残忍而愚昧的婆婆,寂寞的磨官冯歪嘴和小磨官,漏粉的一家人,或是经常小偷小摸的有二伯,年老的厨子…… 一切人事物都缓缓地从萧红的笔端流淌而出,成为她寂寞而悲凉的生命中的一丝慰藉。因为他们都曾经是萧红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这些记忆中的场景和人物成为萧红情感的一种寄托,使她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萧红是一个真挚的作家,她将其生命体验真诚地融入到作品中,通过阅读萧红的作品便可以了解她对生命的解读。无论是对生命中寂寞悲凉之情的抒写,亦或是依靠回忆和重组于苦难中执着地寻觅人世间的一缕温情、一丝安慰,这都是萧红生命中最真诚的一面。她亦如执拗的儿童执着地行走于人世,寻觅于人世,始终对人世间的温暖和爱怀着执着的憧憬和追寻,令人感动。然而她的寂寞早逝又给人留下无限的遗憾和感慨。也许每一个人对生命都有不同的定位和思考,然而萧红确是以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她对人生的解读,朴素而又蕴藉深厚。
参考文献
[1] 杨义.中国小说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 胡风.悼萧红,萧萧落红,季红真选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 萧红.永远的憧憬与追求,萧红全集[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4] 梅林. 忆萧红,萧萧落红,季红真选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5] 萧红.呼兰河传,萧红全集[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6] 张爱玲.《传奇》再版的话,张看[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7] 萧红.萧红书辑存注释录,萧萧落红,季红真选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郭丽杰(1981—),女,吉林长春人,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