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微视频时代如何创作短剧集

2017-01-21 17:14武英洁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

摘 要:面对新兴的移动微视频时代的到来,为应用型表演人才专业教育提出一系列的课题与挑战: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移动互联网视频行业人才需求的对接点是什么?表演专业人才如何适应微视频、短剧制作 的要求?是否了解新兴网络短剧、微电影、微栏目等的创作、制作等流程?从短剧集创作实践出发,总结出移动微视频时代要求下的短剧集创作规律,并以网络化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呈现。

关键词:移动微视频;应用型;表演人才;短剧集;创作规律

注:本文为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移动微视频时代表演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1 什么是短剧集

1.短剧及短剧集

短剧不是长剧的缩短,而是一个全新的类型。认为短剧除了比长剧短以外就和长剧一样,这是错误的。就好像歌曲不是短的交响乐,微型小说不是长篇小说的短版本,短剧也不是短版电视剧。

但是短剧和传统电视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短剧和传统电视剧的共同点是他们都非常重视观众的注意力(当然短剧在这方面要做到极致),因为市场从业者需要观众主动地选择和参与、并为之投入时间、精力、乃至金钱。

另外,电视剧长期伴随人们生活,随意性很强,这点短剧也如此,所以市场从业者考虑用户在随意场合的观赏体验性,需要最充分利用观众在“视” 和 “听”的双重信息接收方式,才能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注意力、和表达足够的戏剧信息。因此,短剧集将会比传统剧集更加着重使用台词叙事。

此外,传统电视剧在写故事的时候会有固定的时长,但短剧没有,传统电视剧也会设定必要的广告点,但是短剧在情节和创作上所需要的节点才是真正的广告点,而不是为了广告点的设定而平白无故的设定一个无聊的高潮。

总的来说,短剧有四种不同类型:

短剧集,就是每集大约不超过15分钟的系列剧集。有一个系列主题,主要人物有统一的设定,系列下的每一集视频,可以是一个一个独立的故事,也可以是为中长线服务的单集故事。

2.短剧集的前景

短剧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内容形态,在中国,短影视时代将加速到来。这是因为,短剧集拥有以下几个特点:

对观众而言,单集时间短,追剧压力小;随时都能看,填补碎片化时间的观看需求;持续更新,互动娱乐性强。对制作方而言,制作周期缩短、初始投入低;具备社会化推广的基因;观众有更多的参与性;受监管限制程度低,题材选择更广;收益模式多样化;低成本高收益成为可能。

因此,短剧集非常适合有创意性思维的年轻人,适合大学生创业者。总体而言,对于移动微视频市场则需要以下从业标准:有产品经理思维、能摒弃陈旧的电视剧故事创作、有网感、脑洞随时大开、坚持超越自己创意极限以及奉观众感受为至高无上的人群。

2 短剧集的创作要领

1.短剧集的核心创作要求:

第一,每一分钟都要让观众看的精彩。

第二,要充分运用反转产生的戏剧效果,尤其在结尾;

第三,争取每一集都是一个完整的、精彩的故事;

第四,每一集紧紧围绕在1-2个主要人物,展开只有一个戏剧行动目标的故事;

第五,需缩减用于中长线悬念的篇幅;

第六,善用闪前、倒叙、内心旁白、脱线等手法,帮助在短故事里达到良好的戏剧张力效果。

总之,短剧集因为时间短,就需要通过简练而精彩的剧情让观众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留下深刻的印象,来驱使他看下一集,以及下下一集。因此,需要将精力非常集中在1至2个关键的人物上,有头有尾的讲完一个由关键人物所展开的单一戏剧动作的故事。这样才能将故事的效果最大化、最深入人心。中长线的悬念和人物发展,在短影视中也需要,但是需利用细节来表现,坚决不能破坏一集一段故事的完整性,尤其在故事发展的早期阶段。因为在单集没看过瘾之前,在人物没有牢牢吸引住观众之前,观众是不会有兴趣追着去看中长线的内容的。有很多技巧能帮助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戏剧张力效果,包括:反转、闪前、倒叙、旁白等手法,可以善加利用。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所以大多数的短剧成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言简意赅。类短剧都没有足够都时间去交代一切,所以大多数都瞬间呈现故事世界。这种限制在讲故事的时候形成了一系列的挑战。

2.核心原则和注意事项

首先,短剧集创作核心原则是剧本集中统一、限制行动的时间、限制人物的数量(以人物团队为核心的群戏例外)以及台词化叙事;

其次,尽量避免多种多样的次要情节(你想到的情节观众都看过N次,集中在最主要的东西上),花哨、无关紧要的特效和华丽的视觉性情节,以常规事态发展做结局,题材过于陈旧,例如连环杀手(这样的烂电视剧太多),复杂的世界背景

总之,保持剧本的集中统一是应当明确,保持剧本的集中统一非常重要。而难点在于不写什么!好的编剧对取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一集里围绕一个从单一明确的冲突中出现的单一明确的戏剧行动目标;明确冲突是存在于人物与人物之间或者人物与其他戏剧性力量之间的基本对抗;明确行动目标是具有戏剧性发展的情节,要戏剧化地处理人物生活中的重要时刻,而不是他整个的一生;限制行动的时间则是一集里尽量不要有隔天的事情,因为隔天会造成不统一的时间,而使得整个戏份的松散;限制人物的数量是因为观众与剧集通过人物被连接在一起,观众不仅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认识大量的角色,甚至连区分他们都很困难。例如,在两三分钟长的故事中,三个人物都已经太多了。如果剧集时间较长(一般在15分钟左右),体裁为喜剧,可以适当增加人物,但要注意区分人物的阵营,加强每个阵营的功能性;借重台词化的叙事方式则要求主要情节还是靠人物的台词推动的,那些影像的效果多半不是用来推进剧情的动作,但是影像的叙事同样重要。试想你看一个完全没有对白的网剧,如果你错过了一分钟,或者一个镜头你可能都无法理解剧情,那看起来更像电影要做的东西。

3 创作方式

1.从哪儿里开始写起?以下是几种方式:

①从前史开始。前史是什么?

例如:一个胸怀大志的演员在去北京的途中被偷了仅有的钱包,一群拿到投资的创业人去山里庆祝的时候碰到一个尸体……

②激励事件是什么?

例如:“如果……会如何”来造句,比如,如果一个心情绝望的白富美,在北京地铁上遇到一个追求爱情的屌丝男会如何?如果,一个坚信胖子是最美的

村子里的人,遇到一个瘦子会如何?(这种创作需要回答两个重要问题,什么构成了动作发展段落的主要节拍,第二是如何收尾,也就是高潮和结局会是什么?)

③提出中心行动、情节的主要发展。

设定全剧中心行动,才能明确情节发展的整体方向。这样你能知道影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至少你会对于需要什么人物来完成剧情,能有点感觉。

例如:一群逗B怎么作死?一群屌丝要上市是怎样炼成的?

④从结局——高潮开始。

一个带有“反转”的高潮,或是一个最经典的段落/段子,可能在你的脑子出现,你可以从情节的结局开始往回进行创作,当然这也许很难。

例如:一群创业屌丝,就在敲钟庆祝什么……

2.先发展故事,将剧情构思扩大、完善和改进,再细化。

架构整部剧的详细步骤举例:

无论你现在进行到哪里,或是从哪儿开始想到故事,都要回到第1点开始整理:

①前史(可以引发冲突和展开行动的戏剧性情景)

②环境设定(地点)

③主角

④对手或反抗性戏剧力量

⑤冲突(遭遇到什么困难)

⑥中心行动(整体故事方向,比如分手,仇杀)

⑦ 激励事件(什么展开了故事,例如,如果谁在哪儿遇到了谁……)

⑧高潮和结局(反转的高潮也是不错的开始)

⑨开端(故事是怎么开始的)

⑩发展行动

⑾主题

3.架构的重要性

当你有了想法之后,就要开始架构整个短剧,而不是开始从第一句话写起。因为只有当你完整的了解了故事究竟要讲什么的时候,那些对白的工作才具备意义。否则质量和速度都会受到限制。当然如果你恰好写的完美无瑕,那还好,如果你发现自己写的不对,那删掉重写或者为了重写而重写,将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对于编剧来说那就是灾难。

观众会接受《指环王》,对比那些“基于真实故事”而产生的电影,事件虽然真实,却有些过于牵强附会,让观众忍不住唏嘘和嘲笑。虽然编剧认为真的就是这样发生的,但是观众却一点也不在乎。作为编剧,你必须赢得观众的兴趣和尊重。记住:一个令人信服的不可能比一个令人不信服的可能性更可取。

——亚里士多德

4 初稿工作

初稿前至少要完成:1构思、2故事梗概、3步骤提纲。

1、构思

构思是表达故事创意的一句话(不是情节创意)。它仅是一句话,你就可以看到故事的本质。这一句话中,你可以找到主角,和他的超级目标,以及他要越过的主要障碍,也就是发生危机。一定要考虑人物的塑造方式,虽然不用详尽的描述,但你应该努力概括一些具体事情,而不只是限于有人物的名字而已。注意构思是编剧的创作工具,而不是像那些要拍片子的人去讲清楚如何拍短剧的情节概要。因此:构思包括:主角,人物的超级目标,以及人物在寻找目标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比如:

①一个创业屌丝想公司上市,但他没钱也没人。

②一个美丽的胖子想去找瘦身宝典,但村里村外都反对。

③一个流浪汉,准备撒谎、欺骗甚至羞辱自己,以挽留他爱的那个年轻女人,或者他认为他爱的那个人。

此外系列标题很重要,和构思一样,系列的标题可以在发展过程中指示方向。能够让大家想到你的剧集有关的事情。比如玩具总动员。如果一上来没有浓缩的标题,那么就先设置一个工作标题,逐步会找到确定的浓缩标题。

2、故事梗概

将故事浓缩在三五段之间的简洁版本。

3、步骤提纲

一个一个组成剧集关键情节点的提纲。在短剧集里,一个有头有尾的关键情节点,大约就是一集。然后,再把当前几集的每集,构想出一组一组的行动节点,在5至8分钟里大约5至8个行动节点。比如:在屌丝创业里,把每一个创业的象征性行动,如找投资人被拒、犯2式测试产品、意淫敲钟等,提纲出来。然后再把找投资人“杯具”那集,构想单集提纲。

例如:在一个奇怪的场合里与投资人无语相望、对另一个高大上投资人提出自我感觉良好的计划被各种喷各种拒、遇到2B投资人、在大街呐喊拿投资怎么那么难忽然有人给钱、去改买茶鸡蛋……

因此,在开始初稿之前,故事的创作发展有6个阶段:前史,构思(30字内),人物小传(主要人物3个以内),故事梗概(3000字内),剧集步骤提纲(第一季约15——20集的步骤提纲),单集提纲(第1-5集的每集提纲,每集约100至200字)。

5 更多短剧集的写作技巧

1. 维持短暂注意力的持续

观众能够记住的,肯定是那些能够抓住他们注意力的短剧。一个可悲的事实是,你只有短暂时间去赢得观众或读者。所以必须用这么短的时间让他发生。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而且永远不要让他们离去。你留住他们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有可能将你的电影推荐给其他人。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是剧本写作的一个基本规则。在长剧里,观众更乐意看到的是影片的故事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发展,然而,短剧集影片没有这么多时间展示这些。

2.复合且清晰

这一点很棘手。短剧本必须简短,因此一定程度的简洁是必须的。但是,在你的故事里要尽可能多地注入复合性,这一点依然很重要。这是创作短剧本时的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在一个句子里你能注入多少人物性格?你能在故事里加入多少个令人难忘的镜头,并且不减慢故事剧情?你能分辨出那些你很喜欢但为了故事的发展而最终不得不被剪掉的镜头吗?每一个句子都应该推动故事的发展,并且同时更多地展示出主人公的性格。珍惜每一个机会,但同时保持剧本的简洁。

3.可记忆性

短剧只有很有限的时间来使得自己被观众喜欢。最有效的是使观众真正产生共鸣。当你需要开怀一笑时,也许会经常会搜索自己特定喜欢的短剧。什么使得你的短剧脱颖而出?是独特的故事还是人物性格,是结局的大逆转还是一个点睛之笔,还是它讲述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话题,你的剧本真的吸引了你努力取悦的观众吗?

作者简介

武英洁,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讲师,戏剧戏曲学博士。

猜你喜欢
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讨
管理会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地方应用型高校对MOOC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