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课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初探

2017-01-21 14:29王继红王磊杨岚王静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设计成果

王继红+王磊+杨岚+王静

摘 要:在建筑设计课教学的过程中建立高质量的建筑设计课程质量控制体系,把影响建筑设计效果的各个关键环节和重点要素纳入质量控制的范畴,并对其进行及时调整和有效控制,以期对建筑学课程设计专业的质量控制达到一定的效果。

关键字:建筑设计;质量控制;评价体系

《建筑设计课程试题库教学改革》结项论文 编号 2013JGYB54

1 引言

传统的建筑设计课程质量控制方式主要是对教学的结果(建筑设计作业)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设计成果的单方面评价,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缺乏客观、公正的系统化评价体系,这造成了教学环节的效果难以控制,。实际上学生设计成果是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包括教学条件、师资水平、课程设置、过程控制,以及一些间接的、隐性的因素,也影响着建筑设计课程的质量。随着建筑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对建筑设计课程的具体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建筑设计课程质量体系对建筑学专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检验建筑学教育和控制建筑学教育过程的重要手段。

2 建立建筑学设计课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结合传统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即所谓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质量控制方式上主要是对教学的结果(建筑设计作业)进行评价,而且总是在设计课程结束后才被动地接受检验,这时即便是最准确的评价也只能是发现已存在的问题和已造成的损失,充其量起到一些亡羊补牢的作用,始终存在着滞后和被动的问题。这种评价缺少对过程的控制,因此要想对课程设计全过程进行主动和适时的控制必须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

建筑学设计课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必然的变革趋势。本课题结合西亚斯的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标准的改进,为三本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探讨。通过全过程的定量定性分析评价建筑设计成果,使过程控制更加及时有效,使成果评价更加客观、合理和科学。

3 教学案例分析

本课题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及前沿理论有效的控制教学过程,解决传统的建筑设计课程控制体系混乱性、主观性、随意性、单一性,达到预期效果。在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运用,弥补了师资队伍数量和指导人数多的实际问题,提升了教学效果;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和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有显著帮助。

在教学实践中,以2011年的建筑设计321“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为例,建立了一套建筑设计课程质量控制过程及评价体系的表格,如下表格所示:整个表格由四部分组成:课题的内容要求及设计的方法陈述、设计中间阶段的评价、设计最终成果评价、最后的卷面成绩。中间阶段评价是设计一草开始,设计最终成果评价是针对设计二草的评价,让整个设计成果的评定变成了一个动态的可控过程。而且中间给出了学生足够的弹性空间来调整自己的方案。

不论是中间阶段还是设计最终成果阶段,都分别从社会性、造型性、功能性、完成度来评定。中间阶段的社会性(15分)、造型性(15分)、功能性(35分)、完成度(15分)等几个方面来评价,共计80分,还有10分的结构和10分设备,把评定的标准放在了功能性上,而最终阶段社会性(25分)、造型性(25分)、功能性(25分)、完成度(25分),这四个方面又分为abcdefg7个系等级数,最高系数为1,以0.05递减,最低系数为0.70。不同的设计阶段的分项成果乘以不同的系数得到不同阶段的最后成绩A、B、C。最终成绩=成绩Ax30%+成绩Bx20%+成绩Cx50%。以2013级学生李怡龙的高层办公建筑设计来说明整个评价体系的运用:设计中间阶段: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设计性系数0.95,得分:0.95X15=14.25,造型比例协调、优美,造型系数0.95,得分0.95X5=14.25,功能分区明确,基本合理,系数0.90,得分0.90X35=31.5,该方案完成度一直很好,系数0.95,得分0.95X15=14.25,综合得分74.25;结构和设备也有充分考量:各得8分,所以第一阶段得分A=74.25+18=90.25分。同理:如表所示,最终阶段得分B=92.5分,卷面得分C=92分,所以最后成绩是=成绩Ax30%+成绩Bx20%+成绩Cx50%=90.25X30%+92X20%+90X50%=91.6

应用阶段性设计结果评价对建筑设计课程成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评价。把整个设计课教学的全过程动态化控制,形成一套系统化的评价体系,把影响建筑设计课课程质量的各个关键环节和重点要素纳入质量控制的范畴,并对其进行及时调整和有效控制,更好的控制教学效果,也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公平。结合西亚斯学校的特色,通过这样的一个系统的建立,创建一个科学的、先进的、开放的办学模式,使“教”和“学”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更好的促进教学。

4 结语

建筑设计过程质量控制是加强建筑学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与建筑设计的内部关联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建筑学的快速变化需要有更为广阔的视野与不同的视角,要能有代表时代特征的表达与建构,这就需要不断借鉴其他学科新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这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对建筑教学所提出的要求,为建筑设计课程质量控制体系提供全新的视角。此次研究还有不足之处,需要在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全过程实践,从二年级到五年级课程均进行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总结创新,还希望建立建筑学院网络平台设备实现过程公开公正评图。

猜你喜欢
建筑学建筑设计成果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建筑设计的困惑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