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1-21 13:12刘庆华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会文章语文

刘庆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正确的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及阅读能力,这样的起步教学、启蒙教学使小学生在这其中学习到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感受知识的力量,学会初级的做人做事,同时,小学老师要积极引导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情趣,锻炼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1 规范字词读音,快乐口语交际,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但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产生了所谓的“现代字”,也就是错别字,这种轻易的“改写”,使得中国文字本身失去了它原本的韵意。

规范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听人说话,学会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意思,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写简单的小学作文。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学会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常用词语,学会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用标注的音标规范字的写法和读法,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我们老师都要运用普通话教学,在与学生交谈的时候也要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做起,规范自己的语文学习环境,针对很多常见易错的字,应该罗列出来,比如:按(安)装、一诺千斤(金)、名(明)信片、穿(川)流不息……这样及清晰明了,又方便学生们记忆,另外,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为将来更高的教育打下基础。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要把课本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教会学生理解课文,挖掘语文教材的内容,启发学生创造意识,才能更好更快的读懂很多课外的文章。

(1)扫清课文中中生字,利用字典或其他工具书解决文字障碍,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大致意思(先别忙着查词典),实在不懂时再查词典,弄清楚字词句在文中的含义,这样才能帮助自己更好的弄懂文章。

(2)把握文章结构,理解大意,看看文章写哪几件事,或者哪几个部分,用简短的语句概括一下,看看文章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文章也使我们学生学会怎么分析课文。

(3)认真思考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或者自己读后有什么感受?根据自己列出的文章结构,分段品析文章的各部分内容,首先思考是怎样写的,然后思考为什么这样写,在了解文章表面意思的同时,我们更要知道课文更深层次的哲理。

(4)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增强学生的阅读见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生学习借鉴的地方,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入手,来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加强学生语言实践,让学生在说、写中深化语感,这样才能全面的锻炼自己。

3 培养写作兴趣,锻炼作文水平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语文写作,更重要的还是看我们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上的兴趣与爱好,在多读多看的基础上,要求我们的学生一定要多写,在创造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培养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写作,来感受其中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写作兴趣。

优秀的写作往往是痛苦的产物,叶圣陶也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作一某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路,语文等方面的积累”。不管这个过程怎么样,当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展现在自己的面前时,那种喜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老师要鼓励我们学生去积极写作,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就等于在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在写作中作为我们老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命题方式,根据本班的每一位同学做出合情合理的写作要求;改变传统的作文思路,留给同学更多的思维发展空间,在不断探寻中才能得出语文写作的奥秘。

4 激发兴趣——乐意学

(一)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学习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开展各种活动,把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乐趣化。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时间不长等特点,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如果在教学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就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其一,适当的讲故事,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过许许多的书法家,到今天还流传着他们的奇闻轶事。如王羲之“力透纸背”的故事,柳公权勤奋学习的故事,郑板桥“卖字助穷人”的故事等等。学生就会被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刻苦好学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从而受到启发,在学习过程中个个表现得兴趣盎然。

其二,搞比赛,可以使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小组之间的。小学生生性好动,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渴望自己的成功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针对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字教学中,可安排了一些比赛活动。在活动中,对表现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比原来有进步的学生也给予肯定。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写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语文教学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关键的位置。国学教育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下一代,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热爱国学的性情,总之,在小学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尽职尽责,在引导我们孩子学习的同时更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学会怎样做人。

猜你喜欢
学会文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