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录取工作的简单思考

2017-01-21 12:59韩洪竹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类考试测试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高校艺术类招生录取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是我国高考录取管理改革的方向 ,是实现招生录取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网上录取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课、专业课及加分政策方面进行了探讨。

艺术类高校生被忽视的群体、上各大高考补习班、重重的行囊。艺考招生工作现状每年春节长假尚未结束,各地的考生和家长就怀揣着对艺术的梦想,远道而来参加各类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不仅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的招生人数在逐年增加,普通高等院校所开设的艺术类专业也在逐年增多,报考艺术院校和艺术专业的考生人数也随之水涨船高,这就形成了所谓的“艺考热”现象。提起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有人说“乱”,有人说“黑”。 鉴于高校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其具有考试门类比较多、范围广,标准灵活多变等特点,所以其招生考试工作也有别于我们传统意义的高考专业。在参与过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工作后发现各省教育招生考试管理工作确实比较复杂,近几年的耳闻目睹也颇有同感。在近几年全国各大高校艺术类招生都开始自行组织专业考试 ,由于组织机制欠缺、管理措施不力 ,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以至于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给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工作人员需端正高校艺术类招生指导思想 ;不同层次高校艺术类专业应采取不同的专业考试方式 ;制定严密的管理办法 ,对艺术类招生专业考试实行分类管理;在招生专业考试过程中还应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发挥政府调控职能。

2016年全国各地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都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视频会议的精神进行,就天津各高校而言,除了要严格遵守教育部各项关于招生录取工作制度外,天津各高校更是严格执行天津市考试院“严字当头,实字为本”的工作思路,坚持“守纪律、讲规矩”基本要求,确保招生工作安全、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按照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颁布的《关于在高考招生录取期间做好网络及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结合本院的实际工作需要,成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安全展开。同时组建专门的录取团队,有分工,有合作,按照招生录取流程开展网上远程录取工作。参与招生录取的团队成员均签订廉政、廉洁承诺。

在参与独立学院艺术类招生录取工作时发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都对本省一些艺术类专业进行规范、设置专业全省统考或者联考,但是在参与录取是发现虽然全国各省都对本省考生艺术类专业进行了规范,但是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对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成绩、成绩显示方式等进行统一,所以导致在真正开始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时会出现一种“尴尬”的现象,就是有些高校在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时并不承认各省统考或联考成绩反而承认一些知名高校的校考成绩的现象。以某独立学院的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为例,录取人员在专业录取期间会参考各省考试艺术类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项成绩,而各省文化课成绩包含科目不尽相同,专业课各省考试大纲、测试方式、成绩计算方法等也各式各样,这就给艺术类专业录取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特别希望教育部能逐步规范艺术类文化课科目和专业省级统考标准,为各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工作打好基础,指明方向。所以在我看来规范全国艺术类专业测试是当务之急,只有真正的将艺术类专业测试统一化才能更好的更有效地规范艺术类招生录取工作。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从2015年开始,全国各高校招生管理部门就开始在开学初对当年招生录取的艺术类专业新生进行专业复查测试。这些专业复查测试工作都是在各高校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专业复查测试方案经“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各高校招生录取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整体工作确保艺术类考生专业水平的真实性以及招生工作的严肃性。但是正因为高校中各个艺术类专业学生是从全国各省各地录取来的,专业测试方法、方式甚至成绩计算标准不一致,所以会在高校艺术类专业复查是出现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的现象。以2016年某独立学院为例,2016年该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总计报到500余人,涉及新闻传播系、艺术设计系、音乐系、文学系四个系十一个专业及方向,即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环境设计、摄影、数字媒体艺术、表演、音乐表演(声乐表演)、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舞蹈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及方向,从复查测试结果看,某些专业学生例如美术类、播音主持类学生测试成绩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学生在专业水平上接受的信息有限,地区专业测试水平整体偏低导致该部分考试专业测试水平不理想,这个现象其实就是全国艺术类专业测试不统一的后果的直接放映。这种后果对高校今后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难得要求。

全国各高校都密切关注高考改革动态,探索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模式。深入研讨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办学的机遇与挑战,为高校招生规模规划未来发展提供依据。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艺术类招生考试是高校招生考试的一种,但是需要提前进行专业课考试和提前录取,在招生考试业务活动中也有其特殊的地方。所以艺术类招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与一般招生系统有所不同。对艺术类各专业招生业务活动进行仔细分析后,给出了招生系统的系统架构、功能模型、用户模型、数据模型以及与外部的数据关联。希望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日益发展的今天,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高校艺术类专业测试工作从上而下统一起来,设定统一的考试标准、考试大纲、测试方式、合格水平,对文化课成绩项进行统一规范,助力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工作,保障其科学、高效、准确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彭春生. 对高校艺术类招生专业考试工作的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4, 2(4):95-97

[2] 彭宇,郭林红. 艺术类招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5)

[3] 王国华,吴节间. 高校艺术类招生工作机制分析[J].教育评论, 2012(5):27-29

[4] 傅连兴. 对高校艺术类专业跨省招生政策的思考[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07(2):20-20

[5] 陆花,吴国宏. 关于艺术类院校招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艺术教育, 2007(6):12-13

作者简介

韩洪竹(1986-),女,汉族,天津,本科,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猜你喜欢
艺术类考试测试
幽默大测试
艺术类专访心得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