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效果

2017-01-21 12:42刘静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刘静

摘 要:教学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活动。怎样才能提高制图课堂教学的效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教学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在多年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课是当前任职院校机电专业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的一门课程,那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解决好哪些关键问题才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绘图的技能呢?

1 成功地上好第一节课

成功的课堂教学,始于良好的开端,老师要在学生初次接触本课程时,讲清课程的特点、内容和用途,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同时要求学生注意身边物品和机器零件的形状、结构和位置,并且尝试能否用某种方法将其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讲三面投影体系时,让学生把黑板、地面和右侧墙面当成三个投影面即:V面、H面和W面,这样让学生自然地关注起身边普遍存在的、平时却又不太注意的许许多多立体结构体系,并试着表述它们的结构和位置;再通过欣赏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介绍以往学生在工作中熟练应用制图知识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来激励学生,增强学好本课程的信心和决心,使学生明确“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是设计、制造过程中人们表述物体空间位置、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只有学好《机械制图》才能轻松读懂相关图样资料,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相应工作岗位。

2 注重学习动机培养

“一个能够使他的学生保持有充分动机的教师,已获得大半成功。”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和兴趣等。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的或学习的社会意义,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表现出学习的坚毅精神,促使他们勤学苦练。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也是产生最佳效教学果的一条途径。

动机培养一般包括“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渴望成功”等思想教育。据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有意识地引进这方面的观点和范例。如本学科的古今名家,当今学科前沿的领军人物、国际国内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强烈的竞争意识以及当今学习型社会的发展等。这些都是培养学习动机的极好素材。倘若保持了以上动机,教师就要趁热打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目标、高度的学习责任感和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从而使学习获得巨大而持久的动力。有了这种兴趣作动力,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实际上每一个教师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而的学习空间应是无限的,因此作为教师,不应再是知识、技能的单纯传授者和输出者,而应更注重培养的学习自觉性、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

3 动脑筋、想办法,灵活运用技巧

教学技巧本来就是一门艺术,如同音乐家拉小提琴和弹钢琴。这种技巧因教材和对象的不同而多种多样,只要能够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便为上策。

比如讲练结合法可以避免“满堂灌”。教师应紧扣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进行精辟扼要的讲解,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思考练习。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后,使教学内容以三维形式和动画形式展示出来,非常直观、形象和具体,这时就要鼓励动口、动脑,尽可能当堂消化学习内容,使之转变为自己掌握的知识。这种时讲时练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拓展的思维,逐步培养的能力。

再比如“竞赛法”。适当地开展一些竞赛,可以激发的斗志,促使其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向上。这一有效手段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可以采取“问题抢答”、“互问互答”、“作业讲评”等方式进行。当然,开展这些活动,要根据阶段教学任务和学时分配合理安排控制,不可放任自流,否则完不成教学计划。

任职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以自己为主体传授新的知识点的同时,也别忘了学生这个主体。制图教学重在实践,要能观察实物,分析实物,还要能识图和绘图。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教学模型,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利用橡皮泥,陶泥等材料自己切制模型,这样一方面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另一方面锻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说观察截交线和相贯线,图形中难以正确绘制的图线,在实物中就能正确显示出来。在课堂上适时的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同样,在讲一道题之前,别老是自己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先想,先试着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记忆深刻。

4 强化练习是发展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关键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通过一定课时的绘图、读图、切制模型和绘制轴测图等练习或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各教学难点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训练,或设计有针对性的读图、绘图实践训练,会让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此外,教学实践证明手脑并用的练习和实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立体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例如:已知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根据已给的二视图分析物体的结构特征、尺寸、位置和方位关系并想象出其空间形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实物模型或用橡皮泥根据已知条件捏出题中所描述的物体,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得出结论或验证所得出的结论,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该形体的结构特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此时,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一步分析、判断其结构关系,准确地绘制和表述出第三视图的特征,就会变得顺理成章。

5 结论

教师把对事业对专业学科的热爱倾注于自己的,就能赢得的尊敬,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爱不只是表现在专业学习上,同时还应包括思想的、生活的、人文的关怀等。要充分肯定、及时鼓励学业上、思想上的进步,也要主动接近、尽早消除学习中的障碍和思想上的疙瘩。诸如真实的文化基础情况、部队任职经历和工作岗位、入伍前的工作经历、生活中的困难、身体上的不适、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的不足等情况,教师也应该有大致的了解。教师的爱心还应体现在对的严格要求上。

要实现《机械制图》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课程的信心,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技能。

参考文献

[1]吴朝阳,丁恒文.浅论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8):278-279.

[2]刘海渔.如何提高学员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J]. 职业教育研究,2004,(05). 转

猜你喜欢
机械制图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