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观在对口高职基础护理教学中的研究

2017-01-21 11:26毛羽佳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法护理

毛羽佳

摘 要:对口高职护理学生在中职时就完成了护理理论学习及临床实习,并且很多学生已经拿到了护士资格证。因而,作为护理的核心基础课程《基础护理》在高职阶段的教学应该有别于普专护理学生。现将在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实施的新型基础护理教学法的研究及成果予以报道。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法;对口高职;护理

课题项目: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2015010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源自儿童认知发展论,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对中国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意义生成[2]。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普专对口高职学生可通过自己已经学到的内外妇儿等临床知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体会,对护理学专科知识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进行进行意义构建,并在相互之间的讨论、协作中得到完善与提升;而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经验及查阅最新的临床进展和研究文献,帮助学生完成每个知识板块的意义构建,成为促进者。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乐山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和2015级对口高职学生,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将2014级两个对口高职班作为对照组,采取与普专护理相似的以讲授法为核心的传统基础护理教学法,而将2015级四个对口高职班作为试验组,采取在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回顾—查新—讨论—总结—实践”的教学方法。

1.2 研究方法

在新型教学法中要求教师事先将所涉及班级分为n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小组长,教师在每一次上课之前将下一次上课学习单元任务进行概括介绍,并辐射相关知识链接及拓展,分配给每个小组完成。每个小组要完成该知识版块的理论课上的课堂主题汇报和实验课中的实验讲演。在每个主题的汇报讲演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位同学进行指导、监督和控制。课堂主题汇报理论框架或者必要知识点由教学大纲控制,实验讲演汇报由教学视频控制,每位学生在汇报前需要准备自己试讲的资料,如果在准备中有所困难,应该由团队协作和老师指导完成。

1.3 考核方法

1.3.1 平时学习考核

平时学习考核成绩比例共占总成绩的20%,主要包括:

(1)采用考勤和对课堂情况观察的方式考核学生上课出勤率、上课纪律、布置平时作业和课堂提问情况,成绩比例分配为10%。

(2)采用观察与记录方法,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参与度进行考核,成绩比例分配为10%。

1.3.2 实践活动考核

实践活动考核成绩共占总成绩的30%,主要包括课堂主题汇报和实验讲演训练两大方面。

1.3.3 期末笔试考核

期末笔试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主要采用纸质闭卷考试进行考核。

2 结果

研究过程中,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试验后,试验组《基础护理》成绩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并且在假定对照组知识掌握程度、课堂参与度、上课的兴趣性、学生自我感觉综合素质提升度均为2.5分情况下,请试验组同学对新型教学教学方法进行评分,评分控制在0-5分,以对照组教学法为对比基准,得出以下结果:

从表中可以得出,学生对四个维度的评分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教学法评分,表示学生高度认可这一教学法,并且在综合素质提升度这一栏尤其明显。

3 讨论

3.1 新型教学法有利于对口高职护理学生提升学习质量

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为指导的“回顾—查新—讨论—总结—实践”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以主人翁的意识回顾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知识,并结合自身实习或临床工作对基础护理操作的领悟,查阅最新发展,培养学生的查阅文献、课堂讲授、沟通协作以及动手能力。并且,此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对所学知识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意义生成,使基础护理学课堂讲授训练、实验技能讲演训练与临床岗位需要“零距离”对接,最终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提升基础护理学课程学习质量。

3.2 新型教学法促使学生向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型

该课程要求学生对基础护理课程内容有总体认识与熟悉,具备一定的解剖、生理、生化等医学基础知识及内、外、妇、儿专科护理知识,并对临床护理基础操作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问题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具有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和对本课程有兴趣、有学习的意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夯实学生的基础护理知识,具备熟练的护理技能,锻炼敏锐的观察分析和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在正确的护理理论指导下,应用护理程序独立完成护理技术操作,以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对信息的整合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及人际沟通等能力,为学生再次实习或就业夯实基础。

在研究中,也发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个体性、情境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知识探索范围,有利于个体创造性的发挥,然而,过分关注,会使这种理论陷入主观主义,经验主义之中[4],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在知识建构中引导其追求知识的普遍性。同时,因学生毕竟是大专在读,无论是学习自觉性及文献查新能力上都有限,因此,在同学试讲过程中,其余同学容易走神,在后续的调查中,也发现了此种现象。对于学生试讲,其余听课的同学因为其是学生,容易开小差,因此,如何在试讲中提高学生整体听课效率是此种方法中一个重要难题,需进一步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职业教育理论学习文集,2014,9:1.

[3]祝坤.基础护理学的改革与创新[J]. JOURNAL OF HEZE MEDICAL COLLEGE,2013,(25)3.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教学法护理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