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媒体推动和谐社企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017-01-21 00:44陈英英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新闻宣传建议

摘 要: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是营造和谐社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载体。当前,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是为构建和谐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正确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本文以笔者所在企业媒体为例,提出企业媒体推动和谐社企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旨在找出解决之道,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企的建设工作。

关键字:和谐社企;企业媒体;思考

1 构建和谐社企关系的重要阵地

企业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是营造和谐社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载体。作为企业媒体,上海石化新闻中心工作方向是“聚焦石化 关注社区”,对内它起着凝聚企业战斗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对外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此外,还对社区改革发展起促进和推动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企关系的重要阵地。

2 推动和谐社企关系的思考与建议

企业媒体所起作用很大,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媒体需要积极、主动地弥补不足,以维护社企和谐与发展。

1、企业媒体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职工和市民对企业媒体的淡化倾向。有人认为,企业媒体的报道内容,只是企业相关新闻,报道意义不大,也有人认为,企业媒体没有社会媒体有影响力。企业媒体报道的内容不是市民感兴趣的,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建议:一是新闻中心深入市民群体中,报道一些贴近居民生活的、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新闻,用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新闻。二是新闻中心要与群众建立“对节点”、“互动点”、“联系点”。通过开辟栏目、调查问卷、定期扎根基层和不定期相互对话,深入了解群众,主动征求、听取他们的建议,邀请他们参与栏目编排和主持,就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解疑释惑,形成共识,全体采编人员定期扎根市民群体中,体验生活,关注民情,从深处把握情况,从细处发现报道线索,确实采访到有血有肉,打动人心的新闻,通过自己的宣传举一反三,解决问题,以点带面推动工作。

2、企业媒体的信息源有待拓展

(1)企业媒体报道面窄,信息量小,无法同社会媒体比肩。主要原因是企业媒体报道受地域限制。目前,《新金山报》发行量,已有极大提高,报道范围不仅仅只关注企业自身,还有职工所在生活区石化以及石化周边山阳、廊下等地区。

建议:《新金山报》进一步改扩版,扩充社区报道范围,改动厂区新闻报道方式,加大奖惩制度管理,充分调动编内和编外采编人员积极性,扩大新闻线索。如今,《新金山报》除14位采编人员外,还有20名基层单位通讯员、40余名文学协会会员,以及部分社会人士。他们为新闻中心提供了很多信息资源。只要采编人员注意扬长避短,善于思考挖掘,善于经营方寸之地,加之在信息的收集和传播上处理得当,就会使企业媒体的信息量不断扩大,并以传播信息的准确、快速、新鲜、广博,来满足企业及广大职工群众的需要。

(2)企业媒体与社区政府部门沟通较少。如在城市沙滩近几年来举办的国际排联沙滩排球赛世界巡回赛,新闻中心未参加新闻通气会。对此,记者采访中带来了被动,被主办方拒绝采访,不知具体安排、具体联系人,没有采访通行证等。

建议:新闻中心多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建立有效机制。如积极调整企业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方向,纠正企业媒体只报道企业新闻的错误观念,并派记者或办公室人员与之定期联系或碰头,了解重大活动内容和时间节点。这也是在社区中增加企业形象的一个有力途径,将企业媒体走出去的有效途径之一。

3、企业媒体的服务性有待改进

(1)企业媒体偏向正面报道,几乎没有“挑刺”,而社区新闻做得较好,尤其二版头条常会有些“挑刺”报道,敢为市民说真话实话,真正服务居民。长期以来,有些采编人员往往把企业媒体视为说好不说差的“光荣台”,对报“喜”眉开眼笑,对报“忧”怒发冲冠。他们认为人际环境中,尽量多栽“花”,不愿去挑“刺”。这样造成新闻失真,或达不到舆论监督的媒体作用。

建议:新闻中心积极聆听民声,定期召开有社区各委办局代表参加的新闻分析会,梳理出突出问题由新闻中心去监督解决和落实,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构建和谐社企的发展。新闻中心要离基层近,离群众近,离实际生活近,发现问题快,舆论监督准,正确地用好这一武器,势必给和谐社企发展起防“病”除“虫”作用。

(2)某些新闻报道出现一面倒现象。为达到某种宣传目的和舆论效果,有些新闻报道,喜欢一哄而上,搞一面倒,其结果是使职工和居民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了传播效果。如多起食品安全问题,企业会议新闻,年终会议报道和工作研讨会报道等。

建议:企业媒体宣传报道和舆论导向中应尽可能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布局合理,疏密适中,切忌大轰大嗡,一面倒。特别是在典型报道中,更须注意做好统筹计划,要保持舆论的常态,不可过于集中,过于强猛,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要像春雨般潜入,这样更便于群众接受,更易于收到预期宣传报道和舆论导向效果。

(3)社会热点问题处理不够妥当。社会热点问题往往都是群众关注的涉及其利益关系的一些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好,便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如果处理得不好,便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一些事情已经传得满城风雨,一些问题群众已在街头巷尾说长道短,企业媒体却不作报道,这就会脱离群众,容易失去群众的信任,同时也等于主动放弃了借以进行有效的舆论导向的机会。

建议:对待热点问题,企业媒体应当热情关注,切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更不应该采取回避的做法。要善于给热点问题降温,使难点问题变易,要主动化解矛盾,以促成矛盾得到缓解,问题得到解决,使舆论导向实现正效应。切忌不负责任地任意给热点问题升温,更不要有意吊群众的胃口,造成矛盾激化,给问题的解决增加难度。企业媒体要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求最佳传播效果,就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化解矛盾,缓和气氛,要防止宣传报道“冷热失度”,特别是要防止“骤冷骤热”,或“持续高温”等现象,要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顺的舆论环境。

4、企业媒体宣传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在市场经济物质利益的诱导下,少数职工身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如政治信念淡化、道德观念淡化,无事业心,无责任心。企业的新闻宣传队伍是维护企业稳定与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建议:加强企业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其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建设,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学习力,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打好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理论功底;其二是要改变作风、转变文风,要善于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中汲取营养,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多深入基层,多用职工群众的鲜活语言,多写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其三是要从构建和谐社企的大局出发,潜心研究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新特点,拓展新闻宣传工作的渠道和空间,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有时代性、创造性;其四是要关注社区的今天和明天,关注群众的需求和现状,要多做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宣传教育工作。

总之,对构建和谐社企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和失误,企业媒体应该积极、主动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及时、有效地疏导舆论,化解矛盾,消解冲突,平衡心理,积极发挥企业媒体各方面作用,以维护社企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海庆;媒体规模经济研究;暨南大学;2007年

2.刘海龙;赵志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述评;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作者简介

陈英英(1983—),女,汉族,江苏盐城人,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闻中心记者、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企业媒体。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新闻宣传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