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足球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及防治措施

2017-01-21 21:55蔡红军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足球教学防治

蔡红军

[摘 要]足球是一项深受中学生喜爱的运动,同时也是一个学生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项目。结合多年初中足球教学实践,运用相关运动损伤理论,对中学生足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关键词]初中 足球教学 运动损伤 原因 防治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67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深受中学生的喜爱。但由于足球也是学生容易受伤的项目之一,因此,做好学生运动损伤的分析和防治对于这项运动在中学的开展意义重大。以下是笔者对此问题的几点研究,仅供参考。

一、中学生足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及损伤部位

足球是一项比较剧烈的运动项目,在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损伤,常见的损伤类型有拉伤、扭伤、挫伤,而容易遭到损伤的部位有踝关节、胫骨、膝关节。拉伤一般出现在肌肉部分,足球运动的幅度较大,大腿与小腿往往会进行强力摆动,所以如果热身运动没有准备充分,大腿前侧与后侧就容易出现肌肉拉伤。肌肉拉伤一般是由于肌肉过度拉长或过度收缩而引起肌纤维的部分撕裂甚至是完全撕裂。扭伤一般是由于学生下肢关节承受力超出身体负荷范围的运动量而造成的。在足球运动中,很多加速、蹬转、急停、变向等动作都是在瞬间完成的,特别容易出现扭伤。挫伤一般是由于身体部位受到外力撞击而造成的,尤其在比赛过程中会因为抢夺足球而造成大小腿的挫伤。人体踝关节是由很多小肌肉、肌腱以及韧带固定的,缺少肌肉的支撑,而且承受人体的全部重量,尤其在跳跃、奔跑过程中极大地增加了人体重量,所以容易在急速跳跃或急转身时造成踝关节损伤。胫骨外侧的肌肉比较薄,身体偏瘦的学生胫骨外侧几乎只覆盖了一层皮肤,所以如果遇到激烈的抢夺运动,容易导致胫骨出现开放性损伤。膝关节也是较为薄弱的人体部位,一是缺少肌肉群的支撑,二是缺乏稳定性,尤其在弯曲至30度时,更加缺乏稳定性,所以如果在运动过程中突然进行外翻或内扣等动作,就极易导致膝关节发生损伤。

二、足球运动中出现损伤的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多年的初中足球教学实践发现,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准备活动不到位

准备活动是运动前对身体机体状态进行调整、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为了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应做好充分准备,并确保准备活动的合理性。导致准备活动不到位的原因如下:准备活动过于简单或趋于形式化,不能快速唤醒身体机能,无法调动身体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之前或比赛之前应安排学生进行慢跑、拉伸、热身操等运动,如若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准备活动,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和督促作用,导致学生敷衍了事,或者热身运动没有面面俱到,无法发挥其针对性,则无法达到相应的热身效果,在接下来的教学或比赛中,就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2.技术动作不到位

足球运动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很多技术要领,对于刚刚接触足球的学生来说,有些技术动作很难熟练掌握,如果无法按照规定动作参与运动,则容易违反人体运动力学原理,从而增加运动损伤的概率。例如一个简单的脚背绷直动作,也是有技巧可循的。如果在踢球时用脚趾触碰足球或地面就会受到伤害,顶球落地之后重心不稳或者用手掌撑地都容易发生踝关节与腕关节的损伤。

3.学生身体状况差

身体状况差也是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诱因,如过度疲劳、身体疾病、有伤在身等。过度疲劳指的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后,身体机能无法保持适于继续运动的水平,无法承受高强度的教学。实际上,教师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是无法断定学生参与运动的量与度的,容易导致过度疲劳,再加上缺乏相应的恢复措施,就容易引发运动损伤。在教学或比赛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果身体有疾或有伤,绝对不能参与。

三、防止发生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

为了防止和减少足球运动中学生损伤情况的出现,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仅供参考。

1.做好充分准备活动,活动好身体各关节

足球课做好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身体在进行运动之前,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动员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加强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和弹性,降低肌肉的黏滞性,以适应机体运动的需要。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思想状况出发,积极调动学生身体机能。在准备活动的内容上,注意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搭配,用新颖的方法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保证准备活动的时间,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合理设置教学强度,科学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指的是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承受的负荷一般取决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如教学周期、学生的专项技能水平、身体素质、承受能力等。教师应对以上因素进行认真分析与整理,根据这些因素及其内在联系或变化,对学生的运动负荷进行及时调整,科学安排负荷量,合理设置教学强度,尽量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3.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健全医疗卫生制度

(1)建立和完善学生个人资料

教师应注重建立学生个人资料,完善学生的健康档案,定期给学生进行体检,详细记录学生的身体状况,并将资料在电子信息查询系统中进行及时更新。这便于教师及时查阅,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运动方式,同时也可以避免学校在责任认定方面存在的后顾之忧,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丰富运动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建立完善的医疗急救体系

当运动损伤发生之后,如果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缺少正确的急救技能,往往会因为损伤不能得到及时处理而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学校应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医疗急救体系,尤其在比赛中,应配备相应的医疗团队,对比赛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事故进行预防,如发生运动损伤,要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同时,要教会学生必要的急救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经常开展急救演示课程,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及自救方法。学校还应配备相应规格的医务人员与设施,加强与社区医院的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校园医疗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伤害,为校园足球运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石。

总之,作为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学生足球课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并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足球教学内容和负荷,并配合学校医疗部门做好预防,保证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 参 考 文 献 ]

[1]曲绵域,高云秋,浦钧宗等主编.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李伟.校园足球运动损伤的防治常识[J].校园足球,2016(7).

[3]郑玉美.运动创伤的诱因与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

[4]闫茹冰.浅析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的运动伤害[J].当代体育科技,2015(18).

[5]林源.体育学习中如何避免运动伤害[J].当代体育科技,2014(6).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足球教学防治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课战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