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思+徐方清
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会说一些令我们感到震惊的话,比如可能拿台湾问题说事,也可能说一些让我们觉得惊喜的话,比如说中国的发展模式也不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亲华或者亲共。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也确实具有一定偶然性。特朗普曾经是民主党人,并非传统的共和党人,他以“让美国再次伟大”为口号,在各个方面都打破了传统,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笑到了最后。
虽然美国的政治精英不喜欢他,多数共和党大佬也不支持他,但他得到了很多民众的支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年到2015年,美国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没有给中下阶层和弱势群体带来实惠。这类群体主要包括白人、男性和老人,尤其以南部地区的人居多。这在某种程度上为特朗普的胜选埋下伏笔。
从参加竞选到现在,特朗普展现出的是一个新政治强人的形象,但是不是能成为一个很有控制力的政治强人还不好说。特朗普必须证明自己能够扮演好建设者的新角色,必须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的权力制衡原则行事,要克服坏脾气和太喜欢作秀的毛病,不能为所欲为。
对于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走向,与其把注意力放在特朗普政府的一言一行,不如认真思考中国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以及怎样通过努力,塑造一个符合双方长远利益的中美关系。
在我看来,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会进入一种“新常态”。两国的战略合作和竞争同时上升,经济和全球治理领域以合作为主,安全和政治领域以竞争为主。中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而美国主张各国政治的民主化。
我此前也多次说过,中美关系事关两个秩序,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内政治秩序,另一个是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二者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一方面,美国不满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国内秩序;另一方面,中国也不满意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双方互不信任,互相猜疑。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出路,在于相互尊重。美国要尊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国内秩序,同时中国也要尊重美国在国际秩序中发挥的作用。双方应当像基辛格所希望的那样“共同进化”,各自办好自己的事,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对于中美两国而言,最有意义的竞争是看谁能把自己国内的事情办得更好。
而对于内阁团队的选择,特朗普首先要考虑的是去安抚、回报一些在竞选当中支持、帮助过他的人,毕竟对他来说团队成员的忠诚度很重要。但不能说他启用了一些军人和商人,就是为对付中国而来的。在贸易问题上,特朗普肯定是要对中国施加压力,但目的还是在于提振美国的经济,而不是专以打击中国为目标,使双方的经济都受损失。所以,中美在经贸关系问题上讨价还价的余地还很大。我估计中方已做好了相当程度的对应准备,不会措手不及。
特朗普任命的这些内阁成员、决策班子成员,是随时可以调整的,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干满四年的任期。干个一年两年看看能不能磨合,如果一些人不能胜任或者和团队的关系理不顺,那就找个借口换了。对于其团队的风格和路数,现在尚不能下结论,需要至少观察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具体到对亚太地区政策、对华政策,相当于中国处长一级的美国官员,也需要几个月才能定位。
现在有一种看法是,特朗普是房地产大亨,注重实际利益,而且他发现中国也注重实际利益,所以会更务实地和中国打交道。
这种看法并非没有道理,但要注意两点:第一,特朗普上台反映了美国国内民粹主义抬头的风潮,所以观察他的外交政策不能只看他个人的性格。虽然他的性格因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到美国政治生态、社会背景的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对注意特朗普产生怎样的影响,国会、媒体对他的影响会有多大等等。
第二,特朗普的言行可能同美国的实际利益脱节。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会说一些令我们感到震惊的话,比如可能拿台湾问题说事,也可能说一些让我们觉得惊喜的话,比如说中国的发展模式也不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亲华或者亲共。他在自己的书里写道,“我就是要让中国人捉摸不透我的想法,这是我的优势。”另一方面,特朗普现在面临的一些特别紧要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去留意的,比如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移民问题、政治正确性问题等等。他最关心的问题肯定不是中国。
美国目前的这种政治和社会环境对中国可能是不太有利的,比如美国国内经济状况不景气,他可能会怪罪中国。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推动中国同美国的合作,去影响美国的这种社会环境,让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带动美国经济复苏,增加就业,让它的经济好一点。我们做美国国内企业界的工作,开拓在美国的市场,活动余地是很大的。
也有人认为,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会以更强硬的手腕来对中国进行压制。
最近我在一次讲座时遇到一个美国学生,她现在的研究方向是中美经贸关系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她告诉我,她所调查的美国南部八个州都非常欢迎中国的投资,千方百计地想让中国企业扎根,比如海尔公司在南卡罗来纳州生产电冰箱。我听到这个情况后就想:特朗普真的会牺牲美国国内的这些利益来压制中国吗?还是他会以商人逻辑,通过一些施加压力的方式去谋取美国的利益,而不是一心一意搞垮中国。
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了,每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降到了6%以下,或许有些美国人会幸灾乐祸,觉得几十年中国都赶不上美国了。但是,中国经济增速慢下来,实际上对美国的投资利益、经贸发展、金融市场都没有好处,他们从中国赚钱的机会也就少了,而从中国撤资,又不知撤到哪儿更好。就拿制造业来说,美国南部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州非常希望外国投资去刺激它的制造业,至于是中国公司还是欧洲公司,对它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帮助它们解决就业问题、提升当地GDP的增速。
不仅是对于特朗普的认识,对于美国和中美关系的认识,中国人也一直比较容易从中国人的政治经验出发去想象,不大考虑美国政治和社会的复杂性以及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当然反过来,美国人也经常从本国的经验出发去看待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
首先,对于中国人来说,了解美国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因为美国是一个很复杂、很多元的社会。从美国独立开始算,它是一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欧洲移民国家,此外,它有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媒体也比较发达。
中国人比较习惯于、也比较善于同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或者个别领导人打交道。但美国的很多问题并不出在政府,也不出在精英阶层,而是出在普通的社会阶层。比如几十年前很多美国传教士、商人来华,不是一个政府行为。今天一些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也未必是政府指导的。但我们习惯于把他们都看作是美国政府的代表。
当然这种想法不是完全无意义的,比如我们就可以利用美国国内的政治矛盾、阶层分化来争取自己的利益。但这样也容易造成一些误解。比如在中美关系遇到一些矛盾时,美国官员会说这个事情弄成这样是因为国会不能通过,或者说是因为“国会通过了,我不得不执行”。而中国人就觉得,这是美国人在捣鬼,唱双簧给中国听,其背后必然有不可告人的大阴谋。当然不是说美国人没有阴谋,但当前中国流传着的关于美国的种种阴谋论,想象的成分居多,对美国社会和决策过程的复杂性了解不够。像特朗普意外当选这种事,主要是美国社会内部变化的一种反映,并非美国一个阴谋小集团操纵的结果,我们要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
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国人喜欢给中美关系定性,先定性再讨论具体问题。美国人则是相反的,他们喜欢先来谈具体解决哪个问题。比如我们说中美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美国人说可以啊,不对抗很好,加强合作很好,但是网络安全问题、朝鲜问题等等,怎么去解决,有没有一个解决方案?
处理中美关系,各方要服务于国内的利益,这是无可非议的。但说得直接一点,两国间比较大的一个差别在于,中国更重形式,美国更重成效,比如中美间现在建立了“战略与经济对话”,还有一百多个官方对话合作机制,中国人会觉得这是比较大的成果,美国人则往往会问:这么多机制解决了多少问题?哪些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知识产权问题解决了吗?网络安全问题解决了吗?
对于中国提出的一些抽象的定义,美国人还产生了一个误解,就觉得是中国可能是在给他们“下套”。
比如中国说中美要“相互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美国人一开始接受了,因为当时都认可台湾、西藏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现在他们发现中国把钓鱼岛、南海都界定为核心利益,就觉得中国人把它给套进去了,现在就不愿意接受这种“套路”了。
像1995年李登辉访美之前,有很多迹象表明“这事可能会发生”,美国的政府高官就和中方解释:我们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但不一定能够抵挡住国内压力,因为美国的政治生态中会发生一些政府高层包括总统都控制不了的事情。而对于这种情况,中国人就很难理解:你都是政府高层了,你怎么会控制不住?
现在特朗普和蔡英文通电话,我觉得这有可能是要拿台湾当一张牌来打,有可能是领导人的一种作秀。
美国社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会在价值判断上比较一致。比如朝鲜问题,中国国内舆论对朝鲜模式“好不好”是有争论的,但美国有影响力的人当中,不会有人支持朝鲜模式,他们争论的问题是“要不要打朝鲜”“怎么样整朝鲜”。再有,美国会认为萨达姆、本·拉登都是坏人,而安倍是好人;它们希望中国变为一个“更像美国的国家”,而不是美国变成“更像中国的国家”。在这些问题的价值判断上,美国内部没有什么大的分歧。
在对于中美关系的认识上,中美之间的差距也很大。美国人觉得世界上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比如反恐问题、中东乱局、乌克兰危机后的美俄关系以及美国国内的制造业回归之类的经济问题。中美关系是这些问题中的一个,但肯定不是当前最紧迫的一个。而中国人往往就觉得美国人已经把中国当作头号威胁了。
我曾多次直截了当地问美国人:“很多中国人认为美国视中国为最大的战略威胁,你同意吗?”他们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在他们看来,美国面临很多威胁和挑战,而且威胁和挑战是不一样的,中国属于“挑战”之一。我们如果相信他们这个答复,似有“轻信敌人欺骗”之嫌。国内有人批评说,连中国的小学生都明白美国一心一意要遏制中国,视中国为最大威胁,你连这个都不懂,还能成专家?但是,如果我当面跟美国人说,“我才不信你们的谎话,连中国小学生都明白你们在欺骗我们”,那会是个什么局面?这就是我所提到的中美战略互疑的典型表现。
现在有不少国人担心,认为美国对中国经济实力在赶超美国感到焦虑,美国不想失去世界第一的地位。我专门留意了一下特朗普在看待中美实力对比问题上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对美国的挑战主要是经济上的,他关心的不是中国会否在GDP总量的数据上超越美国,而是所谓中国人偷了美国的知识产权,妨碍了美国的制造业发展,抢了美国人的饭碗……
中国人认为美国想遏制中国、压制中国,利用其他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打击中国,不想让中国当“老大”。我比较怀疑的一点是,美国是不是以这样的视角来重视中国。在我看来,他们重视的方面都是有很具体的着眼点,而非简单地从权力政治的角度出发。像特朗普就主要关心经济问题,当然还有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等等具体的问题。
可中国人往往就觉得,其实这些东西加起来,就是一句话:美国要遏制中国。要是这么想,中美关系就没有办法发展了,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因为“按下葫芦浮起瓢”,解决了网络安全问题,美国还会拿台湾问题来遏制;解决了台湾问题,美国还可以在南海上做文章。中美之间有永远解决不完的问题,那么美国遏制中国也就会没完没了,直到美国衰落至灭亡。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美国政治结构中也存在一些有分量的人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战略威胁,比如军方为了军费问题,他们会强化渲染中国的军事威胁,称中国的航母、导弹有多厉害了,美国应该怎么来应对。还有的美国人对共产党一直持有偏见甚或敌意,盼着中国发生“颜色革命”这样的事情。这些人一般在中国没有商业利益,确实把双边关系视为“零和”格局。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不能通过工作,让这部分人的影响力不那么大,让那些认为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的人有更多说话的机会。我们要想着去改变美国的政治生态,而不是先下一个结论:美国把中国当作最大威胁。
美国人确实希望中国发生重大的政治变化,但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现实存在,那它就只好接受,然后和中国来谈具体问题,如气候变化问题我们怎么解决、朝鲜问题怎么解决。美国人是很现实的,即便它不喜欢中国,但也知道得和中国打交道。中国不是朝鲜,它不喜欢就可以不去打交道,因为不理会朝鲜不会产生太大的损失。但中美现在是世界上的头两号经济体,经贸关系、人员往来这么密切,相互间不打交道是不可能的。中国在国际问题上有越来越大的发言权,美国在很多同它利益相关的事情上需要中国的合作。
美国确实觉得如果中国的政治制度变了,它会更高兴,也希望中国朝着美国的方向走。但这种幻想现在已经几乎消失殆尽了。两百多年来,从美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开始,他们就希望中国越来越像美国,但事实是中国越来越不像美国了。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几代领导人在处理中美关系上,也从来没有动摇过一个认识: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就像邓小平说的,“中美关系终归要好起来才行”。
中美两个国家政治体制、文化背景相异,存在不大容易逾越的障碍和鸿沟,这是客观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要打仗。中美两国现在相互间都能理解这种差异,而且两国领导人也都清醒地认识到中美之间的对抗对于相互的危害,而合作会为两国发展带来巨大的好处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