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构筑文学立体脉络

2017-01-21 07:13林舒月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交融立体

林舒月

摘 要: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注重对文学个体原始性的发掘、注重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之间,以及文学艺术与哲学、宗教之间的交融与呼应,是一部颇具个性、富于立体感的文学史类著作。

关键词:《文学回忆录》 交融 立体

“我讲世界文学史,其实就是我的文学的回忆。”这句话印在2013年首次出版的书籍《文学回忆录》的扉页上,很好地点明了这本文学回忆录的特点:在这场文学历史的讲述中,木心没有让自己隐于文本,让位于历史,而是将自己也放到里面,但不卷入其中。像是隔岸观火,能跳出客体,轻松地反观,以洒脱的姿态指点,常有妙语浮出,久久盘桓于人的心底。与木心备讲义时所参照的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相较,前者被史料压住了看法,没有卓识。而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则是既轻盈又深得下去。有人或许说这是一部小品,构不成文学史的框架,但就是因为木心能够跳脱出文学史编撰的传统写作与思考方式,才使得这部《文学回忆录》能对世界文学“超以象外,得其寰中”。马一浮先生曾说:“千万人说道,不如一人见性也。”木心就是在文学史中见出性情的人,把自己的智性融入文字中。

一、注重文学个体原始性的发掘

相对于当下的学者习惯线性排列文学历程从而研究出文学发展的普遍性规律,木心在讲述文学史时方法独特:他将人类所能触及的文学历史如画卷般铺展开来,去平视所有的文学。这样,他得出了自己对世界文学的普遍性观点:“世界史不成文的规律,就是两种思潮的消长起伏,希伯来思潮和希腊思潮。”并补充说:“中国例外。”不过木心并没有将研究探索文学历史发展的规律作为重点,而是着眼于历史的个体,他在文中说道:“唯物史论把历史看成规律性,不看到个体性,起初即错。历史的个体性只可做凝视、观照,不可做成规律性。”文学史的编撰往往在追求全面性与客观性的同时,将文学作品与作家僵硬地框在了历史和时代中,使构成文学史的作品和作者本人的光彩黯淡了下去。而在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中我们会发现那些著作与文学家都在熠熠生辉,他的讲解如同钻头,破开多余的岩质,露出文学中钻石一般清澈透明的思想。在他的文学回忆中,时间空间不是历史的主体,是将珍珠穿缀起来的一根线,耀人夺目的是珍珠,他看重的是文学史中的特殊性格。在表达个人与时代关系时木心说道:“文化形态很像生物,会生长、发展、衰老、残败。文化是个大生命,作者的个人生命附着于这个大生命。有时候,时代还没开花,他先开花了。”解读文学,重要的是发现其原始性以及从未被读者穷尽其所以的部分。因此他在文学史的讲述中将个体都释放了,思想一下子变得原始与鲜活,例如,他评价李商隐是“唐代唯一直通现代的诗人。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评价李煜“不是伟大,是天才”,等等,都新颖而切当。又如在讲唐诗时他提到曹雪芹:“《红楼梦》是写于唐宋元明之后,文学的黄金时代早就过完了。可是曹先生照样有事情做,时代压不死他。因为他的天才比时代大,他的艺术寿命比时代的寿命长。”这或许可以解释《红楼梦》中的诗词为何如此精巧,像是池中的浮莲明艳夺目;《红楼梦》带来的感动为何能超越了时代,因为艺术的寿命比时代的寿命长。其实,木心在讲述他的文学回忆时也是在展示他自己的宝贵的艺术学习方法论,为青年学者构筑一个立体的文学史观。他曾强调每个人都要有着自己的文学体系,这样在学习时才能不乱不糊涂。知识,是要理解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如此能成智者。

二、古今中外文学艺术的共通互补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讲述章节安排上,中外文学交叉错落,融合互补。不同于传统文学史讲述时,在不同文学史之间树立森严的壁垒,画地为牢。在详细讲述各国各流派的文学作品之余,对其中不少国家或个人的代表性作品做出了具有学术价值的比较性评论。他善于发现中外文学的内在精神联系,在指出世界文学的种种不同时,也没有忘记关注文学的共通性,提出的观点往往独具新意,发人深省。比如,他在书中讲到荷马史诗英雄美人的显著特点是:“性格鲜明,不用太多字句,写角色说的话、做的事,读者自然看到性格。表示这样的古典文学方法论,到今天,仍应看取借鉴。莎士比亚用这个方法,司马迁也用这种方法。”木心就是具有这样客观的洞悉之力,才能看到荷马史诗、莎士比亚与司马迁在写作方法上的共通点。在谈老子时他想到了尼采:“老子庄子,便是尼采之前的尼采”,在谈孟德斯鸠时他想到了陶渊明:“一个纯良的人,入世,便是孟德斯鸠;出世,便是陶渊明。”谈到曹雪芹时他又发现:“他不知道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艺术原理上却和希腊罗马相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木心之所以用这样宽大整体的视野讲述文学史,是因为他认为文学即人学。优秀的文学即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而人性的共通也决定了文学具有共通的可能,同时探索文学的共通性也有力地证实着人性的共通,如此具有宏观视角的比较文学评论也是木心构筑文学脉络重要的一部分。

木心的“互通”观念也不仅局限于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内部。他的“互通”更是打破了艺术门类的界限。艺术的各门类之间本质上是紧密相连的,由此构成整个艺术体系。在《文学回忆录》中,木心一方面用文学说明绘画的道理,另一方面又以文学、绘画来解说文学。例如,谈及屈原时,木心认为他的《离骚》能和西方交响乐——瓦格纳、勃拉姆斯、法郎克等相媲美,木心在他们之中都看到了一种形式的优美与意境的广阔。他将司马迁《史记》的写实手法比作是画油画,熟识文字的刻画在读者心里就如同勾勒画面,作者每写一句,读者就在心中每添一笔。我们不得不承认木心知识的广博,不具有深厚艺术素养的人,是无法在各种形式的艺术中飞来飞去,如同蜘蛛从一根线牵扯到另一根线上,最后编织出一张牢固精巧的丝网。同时他也很清楚地强调,文学、音乐与绘画虽具有相通之处,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不能混淆。“文字不要去模仿音乐。文字至多是快跑、慢跑、纵跳、缓步、凝止,音乐是飞翔的。但音乐没有脚,停不下来—— 一停就死。也不要过分地强调文学的绘画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是文学的作茧自缚。”

三、文学艺术与哲学、宗教的交融

在讲述文学史的过程中,木心更是将话题深入引向了文学与哲学、宗教之间复杂的关系。精妙的观点使这本文学史的价值上升了一个高度。在希腊罗马神话那一讲中运用距离产生美这一美学理念表达了重新审视哲学、宗教的新方式:“如果你把宗教当作哲学对待,就有了距离,看清宗教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把哲学当作艺术对待,就有了距离,看清哲学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把艺术当作宗教对待,就有了距离,看清艺术究竟什么。都在适当保持距离时,才有美的可能、真的可能、善的可能。”可以将其理解为希腊神话里的那耳喀索斯迷恋水中自我的倒影,艺术、哲学、宗教,都可能是人类的自恋,是那水中人类的倒影,若是失去距离去亲吻水中的倒影,那终究会成为一片模糊的涟漪,失去本身的真、善、美。而在文学与宗教关系上,木心一个很直接的观点就是将宗教当作文学来研究,他的论据:“耶稣是天才诗人,他的胸襟情怀不是希腊文、希伯来文所能限制的,他的布道充满灵感,比喻巧妙,象征的意义似浅实深,他的人格力量充沛到万世放射不尽。所以他是众人的基督,更是文学的基督。”将宗教上的爱转化为文学的爱,这爱便变得无比生动、深刻与博大。他在《文学回忆录》新旧约这一讲不断探索着艺术、哲学与宗教,还原了人类精神世界这三大产物之间紧密相连的原始形态。“如果圣光好人坏人都照耀,何来最后的审判?耶稣不是哲学家,无意间说出了真理,绝对的真理。”“耶稣是集中的艺术家。艺术家是分散的耶稣。”最后,他总结道:“最美的东西超越艺术。所谓归真返朴,那真和朴,必是非宗教、非哲学、非艺术。”寥寥几句背后却有无尽的深意,他已出离了简单的判断的语境,带着俯视众生的冷然。

从以上木心对于艺术、哲学和宗教的观点中,我们或许可以轻易地捕捉到木心身上浪漫主义的影子,他将艺术家比作分散的耶稣,一如浪漫主义者将艺术家比作上帝。木心具有一个艺术家的自觉,在他心中的艺术是生活的意义,那是他一切行动的支点,包括讲述这本《文学回忆录》。较之于一般宏大叙事和无所用心的概念来讲述文学史,木心对于历史文本的解析更像是向那些未被阅读惰性同化的人给予灵魂的支援。建立在细读基础上的研究是重要的,但在文学历史上搭建一个文学的脉络更是重中之重,这样一部文学史著作是综合的、个体性的,具有阅读沉淀性的静思。

文学史是一个丰富的存在,本不应该被描绘得无趣。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是一本象牙塔外的作品,如同他家乡乌镇的剪纸一般,从中心向外裁剪开来,然后捏着中心一提,一个立体的文学脉络展现在眼前,这不是文学史料累积起来的高度,而是历史背后人类精神的高度。愿如木心所希望,读完这本《文学回忆录》走完这场文学的长征,我们不在文学的门外,都在门内了。

(本文指导教师:刘晓珍)

参考文献:

[1] 本文引用均出自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文学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猜你喜欢
交融立体
立体花饰的介绍及在立体裁剪技术中的应用
穿越时空的文化交融——浅析小说《春香》的主仆关系
真美
念个立体咒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立体登陆
集聚思想碰撞推进文化交融与发展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炫酷立体卡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