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平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农业服务中心,高邮 225600)
江苏省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栽培技术
张国平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农业服务中心,高邮 225600)
作为我国水稻种植的重要省份,江苏省被誉为“鱼米之乡”,水稻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水稻在江苏省的种植面积一直呈增长趋势。所以,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栽培技术作为一种稳产、高产的手段对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江苏省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江苏 水稻 高产高效
1.1 选取优良品种,对品种布局要求科学化、合理化
通过选取优良水稻品种并对水稻品种进行科学、合理布局,是达到经济有效的策略之一。江苏省一般选取以下品种。
(1)南粳49。对江苏省地区来说,苏中地区及部分丘陵地区都适合此品种。播种时间在5月中下旬,在湿润的环境培育秧苗时,每667 m2净秧板播量控制在大约25 kg;在干旱的环境下培育秧苗,每667 m2净秧板播量控制在大约40 kg,平均每667 m2田地大约使用3~4 kg的种子。在合适的时间将秧苗移栽,合理密植。每年6月中旬为移栽秧苗的时间,以机插秧进行(通常20 d左右完成)。使用南粳49时,据多次试验验证,每667 m2可以插1.6万~1.7万穴,可插7万~9万基本苗。肥水应科学管理,每667 m2纯氮的施用量控制在20~22 kg。氮、磷、钾施用的比例要科学合理,肥料施加的原则同样是前重、中稳、后补,基蘖肥占60%,穗肥占40%比较合适。水浆管理上,遵循浅水栽秧,薄水分蘖,寸水活棵,中期搁田,把握干湿交替,后期加强灌溉,断水期在收割前大约7~10 d[1]。
(2)南粳5055。根据该品种的生长环境,比较适应江苏省沿江地区的气候和温度。此外,在田地肥沃、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的苏南地区也适合该品种。南粳5055品种最适合的播种时间应该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该品种适应湿润环境,也适应干旱的环境。如果在湿润的环境培育秧苗时,每667 m2净秧板播量大约14 kg;在干旱的环境下培育秧苗,每667 m2净秧板播量大约20 kg,平均每667 m2田地大约使用3~4 kg种子。在合适的时间将秧苗移栽,合理密植。在6月中旬,移栽秧苗的最佳时期。使用南粳5055时,据多次试验验证,每667 m2可以插1.9万穴,可插9万~10万基本苗。肥水应科学管理,每667 m2纯氮的施用量大约控制在20 kg。氮、磷、钾施用的比例要科学合理。水浆管理上,遵循浅水栽秧,薄水分蘖,寸水活棵,等到每667 m2茎蘖的数量大概等于穗数时,轻搁就要注意分次了,后期干湿交替,断水期在收割前大约7~10 d。
(3)南粳9108。该品种适合于江苏沿江地区和苏中地区。每年5月中下旬,即为该品种的最佳播种时间。若以湿润的环境为基础,在培育秧苗过程中,每667 m2净秧板播量在20 kg。相反,若以干旱的环境为基础,在培育秧苗过程中,每667 m2净秧板播量在30 kg。在合适的时间将秧苗移栽,要注意合理密植。6月上中旬是南粳9108最佳机插时间,每667 m2可以插1.6万~1.8万穴,插6万~8万基本苗。肥水应科学管理,每667 m2纯氮的施用量大约控制在18~20 kg。氮、磷、钾施用的比例要科学合理。肥料施用的原则同样是前重、中稳、后补。基蘖肥占肥料65%,穗肥占35%比较合适,也要配合施加氮、磷、钾,这3种的比例要协调。少施氮肥,增加有机肥施加量,可以保证水稻的优质口感,在后期最好不要施氮肥。
1.2 统一塑盘育秧
在培育秧苗时,使用塑盘半基质无纺布覆盖。苗床管理科学、合理,统一育秧基地,选择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水利条件优越的田块。秧厢要南北方向整理好,避免田间杂草。做好育秧之前的准备工作,要合理控制尺寸,软盘开厢范围控制在2.2~2.4 m。厢沟的尺寸:宽35~45 cm、深20 cm左右,沟与沟不能出现堵塞现象。秧田不需要施用基肥。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分厢的过程中,保证绳子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一旦出现松弛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宽度不一,无法保证整齐。
1.3 移栽
移栽的时间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不同秧苗移栽的时间有所差异。要抓准农时,适时早栽是不变的规律。适时移栽对水稻的生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极大地提升水稻产量。在水稻生长发育正常的情况下,移栽时间能提早就要提早,使水稻积累更多养分,使稻穗颗粒饱满,从而提高整体产量和质量。
1.4 科学水浆管理
根据所播种的品种,科学的管理水浆。在水浆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特征、原则,类型不同的秧苗在水浆管理的原则上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生长周期,注意干湿交替,合理灌溉。在收获前10 d左右便是断水期。
1.5 及时收获
针对水稻的收割,最佳时期在每年的10月上中旬。过早收割,稻穗颗粒不饱满,直接影响产量;过迟收割,稻壳会较厚,米质发暗无光泽。一般情况下,每当水稻植株的大部分叶片变成黄色(之前是绿色)、绿色的稻穗开始褪色,穗中部开始转变为黄色,且稻粒饱满、籽粒坚硬的时候,即为收获期。收获要及时,收获过程要遵循“十熟九收成、九熟十收成”的规律。
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即为病虫害防治的五大技术。当然,无论是农业防治、生态防治还是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都要在化学防治的辅助下进行。使用化学防治时,选择化学药剂极为重要,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剂。同时,严格遵守厂家的使用说明书,剂量过大会制约水稻的正常生长,还会有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曲病、稻飞虱等。如果持续田土翻耕结束并加以灌溉3~4 d,可以将60%~70%的螟虫杀死,也可减轻纹枯病、菌核病等病虫及杂草为害。如果水稻受到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为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保护。例如,使用频振式杀虫灯,也可以采用化学防治,例如Bt乳剂(原100亿活芽孢/g)550~850倍防治害虫。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会产生一些药害。所以,要通过对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等药物的利用来控制药害。同时,为了减少喷洒农药时造成的农药残留,除了喷洒农药时,要规范操作,还可以使用质量较好的喷药工具[2]。
总之,要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就必须重视整个水稻种植过程,及时记录水稻各阶段生长状况,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同时,所使用的品种、化肥及农药的数量和时间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把控,采取的技术手段也要记录存档,方便日后改进。
[1] 涂玉梅.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2):160
[2] 周康才,刘远柱,刘恒斌,等.水稻绿色高产增效创建技术集成探索与思考.农技服务,2016,(0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