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现代牧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7-01-21 01:45额尔登巴雅尔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牧业牧区发展

额尔登巴雅尔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委党校,鄂尔多斯 017300)

乌审旗现代牧业发展问题研究

额尔登巴雅尔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委党校,鄂尔多斯 017300)

乌审旗位于中国百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44位,已经成为自治区33个畜牧业旗县第二位,是鄂尔多斯市后发优势非常明显的一个旗。实现牧业转型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主要研究解决如何应对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现代牧业发展 优势 问题 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明确提出的“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等重要指示要求,要加强现代牧业,走中国特色农牧业现代化道路,其核心是促进农牧民增收,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繁荣农村牧区经济。这是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坚决守住发展、生态、民生“三个底线”有效解决“三牧”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关键所在,是传统产业逐步摆脱自然的约束,促进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打破传统牧业的季节性,实现牧畜产品反季节上市,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针对地方来说,“鄂尔多斯细毛羊”这个品牌是现代牧业的显著标志,大力发展鄂尔多斯细毛羊产业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对于深化“三牧”基础产业,建立农牧为基、工业为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1 现代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优势

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南端,毛乌素沙地腹部,处于蒙、陕、宁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地带。全旗总面积1.164 5万km2,辖6个苏木镇、61个嘎查村、13个社区;总人口约13.3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0%。乌审旗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畜牧业旗之一,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已经形成细毛羊、肉牛、生猪三大牧业主导产业,饲养总量分别占全市的93%、41%和35%,产业层次、经济效益均列全市各旗区之首。细毛羊产业特别是“乌审羊毛”已经成为乌审旗含金量很高的名片,享誉海内外。三大主导产业是广大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占总收入的75%以上的份额。截止2015年底,全旗畜牧业年度饲养量达到209万头只,其中细毛羊120万只,生猪80万口,肉牛10.4万头;全旗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约4.33万hm2;粮食总产量达1.44亿kg,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44万元。乌审旗综合经济实力在102个旗县中排在13位,33个畜牧业旗第二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上升到中国百强第44位。自治区通过的有机认证产品达到15个,绿色食品18种,无公害牧畜产品26种。

1.1 资源优势

乌审旗境内的无定河及其支流纳林河、海流图河、白河、母户河等,流域面积69.4万hm2,径流深一般在10~70 mm之间,总径流量2.964 5亿m³。作为现代牧业“命脉”的水资源储量丰富,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穿境而过,过境长度80 km。还有地下水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全旗地下水储量为53.8亿m³。动储量0.29亿m³,年开采量为2.83亿m³。森林覆盖率达32.28%,植被覆盖率达80%。全旗天然草场70.67万hm2,森林面积37.93万hm2,水浇地4万hm2。乌审旗植被类型主要有温性草原、低平地草甸、温性荒漠草原三大类型。由于当地各种地形地貌上普遍覆有不同的沙层,且滩地、沙地与梁地相间出现,形成植被类型相间分布,沙地典型草原亚类分布面积最广。植被组成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多数,如针茅、沙蒿、小叶锦鸡儿等,其次多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沙柳)等,也有少量乔木植物。植被以沙生植物为主,沙蒿群落,沙蒿小叶锦鸡儿群落分布最广,常见植物有油蒿、麻黄等;其次为低平地草甸,多分布在丘间洼地,平滩地、河谷地等,以苔草、芦苇等占优势。现代牧业发展有丰富的资料保障。

1.2 政策优势

乌审旗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扶持,国务院出台的《促进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施意见》的所有优惠政策。乌审旗作为蒙陕宁重要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后花园,可以享受《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指导意见》,同时,乌审旗提出“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的发展理念以来,始终坚持“畜牧强旗”、“工业兴旗”、“绿色乌审”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乌审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农牧民增收困境,加快农牧业由传统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已经成为乌审旗农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牧业发展向现代牧业转变,就是要依靠各项惠牧惠民政策、技术、人才、自然因素等有利条件,发展现代牧业,这是促进传统牧业转型,使其向现代牧业、绿色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乌审旗牧业今后发展的主流方向。现如今,依托“企业+合作社+牧户”朝岱模式,充分带动牧民增收致富,推进牧业现代化,有利于牧民增收,草原增绿,对于实现脱贫具有重大意义。

1.3 产业优势

乌审旗牧业基础产业发展迅速。一是建成我国市场的绿色无公害牧业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绿色无公害牧畜产品产生定位的提出,既考虑了地上丰富的土地资源、草原等有形资源,又考虑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牧畜产品绿色无污染的“形象认知”资源,提出未来从培育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出发,把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机融合,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绿色牧畜产品产生加工,进一步开拓乌审旗新的增长空间。牧业资源方面,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204.8万头(只),连续5年稳定在200万以上。肉类产量仅20万t,牛奶、羊肉、细毛羊等特色优势畜牧产品产量居全市第一位。旅游资源方面,历史悠久、草原文化底蕴深厚、是萨拉乌苏文化的发祥地,丰富多彩,大草原、大森林、大沙漠、大湖泊等自然风光壮美秀丽、得天独厚,在区内外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草原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体现高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充分发挥了乌审旗发展旅游业的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二是建成我国县域规模最大的细毛羊生产基地。乌审旗致力于鄂尔多斯细毛羊的产、学、研、销一体联动,目前已发展成为县域规模最大、品种质量最佳、繁育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最健全、品牌效应最好的优质细毛羊产业基地。乌审旗是我国重要的细毛羊生产基地之一,是鄂尔多斯细毛羊的主产区,经过多年的培育年内细毛羊出栏量80万只。优质羊皮产量在50万张以上,优质细羊毛产量3 500t。鄂尔多斯细毛羊是乌审旗最先走上全国的品牌产业,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乌审旗具有绿色无污染的优势,绿色畜牧产品加工业发展潜力巨大。

2 现代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乌审旗由于气候干旱,再加上长期以来过度放牧,开荒种地,打井挖财土壤破坏,广种薄收等粗放经营,使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现代牧业发展中遇到重重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草场保护意识不强,风蚀沙化、水土流失严重

乌审旗水土流失面积1.030 7.87万km2,占全旗总面积的88.5%。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5 800 t/km2.a,属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自治区重点监督区。根据自治区草原生态建设调查数据显示,乌审旗有沙化土地44.26万hm2,其中重度沙化9.84万hm2,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33.42万hm2,其中有明显沙化趋势的耕地1万hm2。尽管目前该旗生态环境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态势,但是生态环境仍然脆弱,保护和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

2.2 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低,服务业滞后

有些地方一味地偏重农业或工业发展,忽视了工农牧业的相互影响和互补作用,盲目加大农业或工业投资,但由于不适合半农半牧区的实际情况,效益很低。有的地方单纯强调牧业的发展得到的结果也不理想。所以乌审旗应该结合牧业生产的实际,制定并实施“以工农促牧业、以城乡带牧区”工农牧业相辅相成、互补发展的政策。

2.3 土地草牧场流转机制不规范,基层牧区经营管理机构职能弱化

是由于土地草牧场流转体制机制不完善、不规范,基层牧区经营管理机构职能弱化,手段落后,所以发展现代牧业发育不强。乌审旗牧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经营比较粗放,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依然是牧业经营方式的主要特点,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能够带动牧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还很少,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项目不多,总量不够,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4 青壮劳动力流失严重,牧业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是由于传统农牧业比较效益差,农村牧区青壮劳动力流失严重,留守农村牧区的大多是年龄大,劳动技能低的人员。加之牧业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牧业机械化水平不高、手工劳作、粗放牧业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牧业基础设施薄弱。全旗耕地1/3以上为中低产田。现有的4.33万hm2水浇地,存在水位下降、喷灌设施短缺、电力不足、种植结构主体比较单一等问题,种植业经济效益增长不明显。科技推广机制不健全,牧业科技服务不到位,一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只停留在有限的示范点和园区中,不能尽快推广利用。主要原因在人才短缺;一是牧区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目前全旗的牧区实用人才仅为960人,占农牧区人口的1.33%,低于全国1.82%水平。牧区实用人才集中在牧业生产领域,能够带领牧民获得牧业以外收入的技能型、经营型人才的比重较小。在生产能手中,种养殖人才占到90%以上,从事农畜产品加工方面的人才不到10%。二是整体素质较低,且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在全旗农村牧区实用人才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仅为126人,占总数的13%,即便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文化艺术类人才等素质较高的群体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也只占到28%。大多数牧区实用人才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知识面相对窄,视野不够开阔,技术水平较低,且50岁以上的使用人才要占到4成,接受更新知识缓慢。三是牧区人才流失严重。不仅一批优秀牧区青年通过考试跳出牧门离开家乡,而且那些头脑灵活、身强力壮的牧区青年绝大多数也常年在外经商创业。受政策和环境的影响,集聚和吸纳人才的动力不足,使得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能人较少。四是牧区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明显,新型牧民发展缓慢。牧区留守劳动力有减无增的局面将长期持续,50岁以上从事牧业生产的劳动力约占牧区劳动力的70%左右,不仅直接影响了牧区现代化进程,也给牧区人才的培养开发增加了难度。

2.5 牧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牧畜产品精深加工及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由于牧业投入不足,融资难,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各类牧业中介组织及牧业产业化发展滞后,龙头企业少而小,牧畜产品加工、仓储、流通、品牌建设等工作不健全,牧畜产品精深加工及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尽管该旗近年来引进一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但至今没有研发出高市场占有率的中高档次农畜产品,创出区内外知名的绿色有机奶、肉类品牌。合作社和牧户组建的小型民族食品、日用品加工店,虽然中小型加工企业的重要补充,但普遍存在不规范、技术含量低的问题。有实质性内容和功能并能规范运作的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极少,专业合作还不健全,特别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牧户三者之间还缺乏有效连接机制,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现代牧业经营机制创新任务艰巨。

2.6 牧畜产品精深加工及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是牧畜产品质量统一标准、安全信息体系建设、动植物疫病防控等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牧民增收困境、牧业生产生活抗御自然及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当前,乌审旗牧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比较效益下滑,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市场不稳定等问题严峻。比如无定河流域玉米大斑病大面积发生,致使单产减收二三成左右;龙头企业华普森农牧业公司种植的马铃薯发生真菌感染,致使其销售价格低于市场0.15~0.2元。畜牧产品价格起伏波动趋于频繁,比如这几年绵羊肉价格持续低迷,每出栏一只绵羊亏损200~300元。牧业生产面临更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牧区人才抗御风险能力变得更加紧迫。

3 加快乌审旗现代牧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建设面向全国市场的绿色牧业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是乌审旗的牧业转型发展的新定位,乌审旗发展传统牧业空间有限,但立地条件独特,草场耕地的土壤洁净度高,发展现代牧业优势突出,应该走规模发展,品牌增收的路子,扎实牧业转型发展,坚持特色种养、精深加工、规模发展、品牌增收,立足区位优势,规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突出抓好沿黄河、沿无定河现代牧业经济带建设,对接呼包鄂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家庭牧场产业发展带。大力培育新型牧业经营主体,壮大种养大户、家庭牧场、牧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规模,引领现代牧业产业化发展。坚持市场化发展,切实提高农牧民收入。旗委十五届三次全委会为推进牧业经济转型发展勾画出了宏伟蓝图,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发展措施,今后牧业要实现转型发展,主要使用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3.1 加快发展牧业产业化,着力推动畜牧业现代化

深化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产业链条,构建现代牧业经营体系。一是着力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坚持和完善牧区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土地草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促进土地草场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机械合作社及其他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托管服务、流转聘用、引导龙头企业与牧民通过双向入股进行利益联结,促进生产要素集中集约、增值增效。二是着力调优种养结构。要深入调整牧业内部结构。加快横向调整。要根据市场需求把主导产业和适宜种养的品种调大,实行规模经营。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把上了规模的农畜品种调优,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牧产品生产,发展资源节约型的绿色高效牧业。三着力提高营销水平。要充分发挥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环境优美等资源优势,为市场提供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打造出集新鲜畜牧产品供应、度假、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身的多功能现代牧业示范区。加强纵向调整。将牧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延长产业链,积极发展畜牧产品加工业、物流销售业等,建立专业的展示、销售平台,形成牧业生产、营销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体系。加强区域性市场合作,推动畜牧产品与呼包等地市场对接,打造呼包鄂区域优质牧畜产品供应区。

3.2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打造新的支柱产业

要在拓展牧业的功能上下工夫,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依托乌审旗独具特色的草原、民俗、沙漠等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包装美丽的自然风光、厚重的游牧文化、壮丽的红色文化精致以及绚丽的蒙古族风情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支持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牧区旅游企业,开发高品位、上档次、成规模的旅游精品,完善萨拉乌苏遗址公园、“独贵龙”运动旧址等旅游景点设施,推动布日都沙漠、巴音淖尔草原开发,组合包装旅游品牌和旅游精品路线,主动融入“呼包鄂”旅游大景区和“蒙陕宁”区域性旅游圈。使牧区旅游业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二是促进融入型业态创新。加快旅游产业与文化、农牧业 、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配套发展。深入挖掘草原文化资源,发展休闲农牧业和乡苏木嘎查旅游,推动休闲牧业旅游产品形态从单一的牧家乐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复合型产品转变,打造15户星级牧家乐。促进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打好“蒙中医药”健康养生特色牌,抓好旅游产品营销宣传,吸引更多外埠人士来该旗旅居消费。做好旅游与体育融合,统筹开发沙漠越野、徒步穿越、野外露营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体验式旅游产品。三是稳步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蒙华铁路,规划建设一处货运站,在浩勒报吉、呼吉尔特和纳林河物流园区谋划引进一批金融、仓储、装备制造维修项目,煤化工物流产业发展。加快配送中心、快递中心建设,培育快递、冷链等新兴物流产业,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扩展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域。

3.3 探索牧区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从牧区的长远发展和现实情况来看,城镇化是推动牧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发展需求,制定完善城镇化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城镇化发展目标,优化城镇化发展布局和形态,严格避免过度举债、滥占草场、简单造城、牺牲生态环境等倾向,坚持在财力可承受、牧民可接受、发展可持续的前提下大力气补短板、强后劲,在打造和谐宜居型、集约高效型、生态环保型、人文魅力型城镇上下工夫,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牧区“美丽乡嘎查”建设,引导牧区人口特别是生态功能区、矿区人口有序向城镇集中市民化。进一步完善牧业人口转移保障政策,强化技能培训,提升牧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确保牧业转移人口真正“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积极探索成本分担、土地草牧场和人口管理、资金等保障体制机制,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3.4 推动“四大工程建设”,强化现代牧业发展保障

3.4.1 加强抓好牧业技术推广工程建设

把旗苏木镇村嘎查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建成一张全面、高效、快捷、方便的“网”,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高产、高效模式,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牧场、技术要领导人,加快牧业科技成果向实现生产力的转化。大力发展各类牧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服务全程化,推广多元化。

3.4.2 加强抓好牧民技能培训工程建设

努力提高牧民科级创新、科技应用、科技转化3种能力,突出示范推广、技术引进和科技培训。要结合该旗实际制定牧区实用人才创业兴业扶持政策,特别是在土地流转、经费支持、信贷发放、税收减免等方面形成一整套政策,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牧区实用人才的培训、奖励、项目支持以及管理服务工作,建立政策扶持长效机制。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让更多的实用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推行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牧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模式,把方面力量凝聚起来,为牧区更多的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

3.4.3 加强抓好牧业信息工程建设

探索定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牧民;完善牧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旗级牧业信息网站,扎实开展“三牧”服务热线平台、“手机报”等牧业信息服务,使之渗透到牧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牧区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加大信息发布工作力度,扩大信息覆盖面。对主要畜产品的生产供求、价格等信息进行动态监测预报,引导牧畜产品生产经营者及时采取措施规避市场风险。

3.4.4 加强抓好牧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工程建设

着力改善旗级质检中心,建立质量追溯、检测检验、市场准入和准出制度,努力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从种养殖基地、龙头企业入手,整治乱用农牧药,落实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和标准。严厉打击使用违禁、过期失效农牧药,对全旗饲料经销企业、规模养殖场(户)进行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以及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强化源头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为人民群众放心消费牧畜产品提供坚强保障。

3.5 主导绿色发展制度体系,推动发展现代畜牧业

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真正实现美丽发展双赢牧区科学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绿色是乌审旗的底色和本色,要在绿色发展上继往开来,坚定不移地守护好、维护好、建设好绿色家园。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要结合实施毛乌素沙漠风沙源治理、生态移民、围栏封育、沙地治理和生态奖补等生态保护工程,抓好草畜平衡制度和轮牧、休牧、禁牧“三区”规划的有效落实。实现禁牧不禁羊,减畜不减收。抓紧加大生态奖补工作力度,完善适合牧区特点的补贴政策,适度提高补贴标准,探索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充分调动牧民开展草原保护建设的积极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使草原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实施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支持探索单户、互助经营、联户经营、合作制经营和股份制经营等多种家庭牧场经营模式,提高畜牧业的规模效益。支持引进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乳、牛羊肉、绒毛、皮革皮毛加工等特色畜产品加工业,促进畜产品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以乌审旗细毛羊追溯体系为重点的品牌战略工程,研发市场高端产品,推动传统的数量扩张性畜牧业向现代的质量效益型畜牧业转变。积极打造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突出抓好美丽发展双赢效益。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化林分改造、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推进毛乌素沙地绿化带和沿路沿线绿化带建设,完成林业生态建设1.08万hm2、草原保护3.33万hm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33万hm2,提升生态一体化治理效果。在此基础上,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牧区工业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关系,坚持把保护草原生态放在优先位置,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优化开发布局,依靠科学技术,注重生态环保,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统一。

猜你喜欢
牧业牧区发展
北京大鸿恒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省黄泛区农投牧业有限公司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新巴尔虎左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蒙牛全购现代牧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