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郭云
(临汾市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山西 临汾 041000)
临汾市沿黄贫困县构建水保生态扶贫模式的对策思考
李郭云
(临汾市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山西 临汾 041000)
水土保持;生态扶贫模式;沿黄贫困县;临汾市
临汾市5个沿黄国家级贫困县吉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汾西县总面积6 241 km2,水土流失面积达5 143 km2,是临汾市水土流失强度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尽管“十二五”末,5个贫困县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 004.8 km2,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与中央整体脱贫、全面小康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建立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的投入新模式,着力构建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宣传引导新模式,优化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组织模式,构建民间资金投入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工程建设的新模式,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让当地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致富增收。
临汾市地处山西南部,水土流失面积14 374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0.9%,是山西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吕梁山沿黄贫困县水土流失面积占临汾市水土流失面积的35.8%,是全市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贫困与水土流失紧密相连,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1 水土流失现状
临汾市共有5个沿黄国家级贫困县,分别是吉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汾西县,全部位于吕梁山脉,5个县总面积6 241 km2,水土流失面积达5 143 km2,约占总面积的82.4%,其中中度侵蚀以上面积达4 667 km2,约占水土流失面积的90.7%,土壤侵蚀模数超过1万t/(km2·a),是全市水土流失强度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1.2 水保生态建设情况
根据沿黄贫困县水土流失分布及流失特点,临汾市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采取塬面平田整地、缓坡栽树建园、陡坡退耕封禁、沟底打坝造田等措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十二五”期间,临汾市沿黄5个贫困县共完成水保投资44 103万元,占全市水保总投资的52%,其中:中央资金24 102万元,地方配套9 712万元,社会投资10 289万元。截至“十二五”末,5个贫困县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 004.8 km2,其中建成基本农田593.3 km2,营造水保林1 789.0 km2,种草45.9 km2,封山育林576.6 km2,建成大中型淤地坝390座,治理度达58.4%,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
目前,沿黄贫困县水保生态建设情况、经济状况与中央整体脱贫、全面小康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构建水保生态扶贫模式,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1 投资严重不足,配套资金到位率低
当前沿黄贫困县水土保持项目配套措施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如群众生产生活区面源污染防治、小型提水灌溉工程配套建设、工程类措施后期维修养护和植物类措施后期管护等方面均缺乏资金支持,防治现实需要与投入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配套措施跟不上限制了水保主体工程效益的稳定发挥,重治轻管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沿黄贫困县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收入较少,项目配套资金到位率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及时完工和效益的发挥。
2.2 群众认识不到位,影响水保扶贫产业发展
一是因为淤地坝工程需3~5年时间淤积泥沙并经土地整理后才能有效发挥经济效益,群众对淤地坝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导致后续坝滩联治、沟坝地项目上马困难,减缓了流域内群众脱贫步伐;二是部分地区群众对油用牡丹、双季槐、翅果油树等新型经济作物认可度低,违规放牧导致幼苗被啃食,甚至直接拔除后继续栽种玉米等现象时有发生,既影响了生态效益的发挥,也阻碍了贫困地区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化、高收益的产业结构调整,制约了群众收入的提高。
2.3 群众不能参与水保生态建设,无直接收益
目前,水保重点项目以国家及省级拨款为主,通过招投标开展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及组织施工等各环节工作,经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后移交受益村及受益群众。淤地坝工程、机修梯田等工程措施需要专业技术支撑和机械保障,要严格按照程序执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当地农民无法参与。但类似造林、地埂整理等施工技术难度低的项目,群众也未能直接参与,导致群众无直接收益,积极性不高。
2.4 引导社会、民间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力度不足
“十二五”期间,临汾市社会、民间资本参与水保生态建设投入资金28 879万元,占总投入的33.9%,其中沿黄5个贫困县完成社会投资10 289万元,占沿黄贫困县总投资的23.3%,社会、民间资本参与生态建设程度较低。2015年,临汾市对“四荒”治理开发大户进行了统计,掌握了全部治理开发大户的治理模式、资金投入、初步效益等情况,同时印发了治理开发大户技术指导手册,但是在扶持政策和技术支持上仍有较多工作亟待开展。
水土流失是贫困之源。临汾市沿黄贫困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关系到是否能够按期实现脱贫目标,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强力构建生态扶贫模式,使贫瘠的土地焕发“青春”,让贫困农民增收脱贫。
3.1 加大投资力度,减免配套资金
今后5年,要建立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的投入新模式,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投资比例要进一步向沿黄5个贫困县倾斜,新上项目要减少市县配套比例,同时加大配套工程类措施维修养护资金和植物类措施管护资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重治理轻管护问题。在现有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的基础上,一是启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项目和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着力解决贫困区群众生产生活区面源污染问题,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美化绿化居住环境;二是以发展山地微灌为突破口,在现有坡改梯项目区、经济林项目区配套建设小型提水灌溉工程,着力发展喷灌、滴灌、渗灌,实现水资源的空间调节;三是在既无地下水资源又无地表水资源的旱塬地区(如汾西县部分地区),建设旱井旱窖,通过微灌设施发展果园和经济作物灌溉,变短期降水为长年利用,实现水资源的时间调节。
3.2 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技术培训与现场技术指导
要着力构建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宣传引导新模式。一是加大对贫困区干部和群众的水保生态宣传力度,进村入户开展水保生态专题讲座、宣传讲解,使干部群众对水保生态工程有正确的认识,提高水土保持意识,化解干群矛盾;二是定期对技术人员开展多层次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制定相关帮扶政策,逐步引导群众参与水保生态建设。
3.3 优化组织开展形式,农民直接参与收益
要优化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组织模式,建立群众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相关机制,在促进水保生态建设的同时,增加贫困区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一方面造林、地埂整理、排洪渠挖方等措施施工技术难度低,可由群众参与完成;另一方面部分工程的后期维修养护(如淤地坝坡面修整、地埂修复、封禁围栏修复等)和水保林、经济林的管护也可由群众完成。因此,应在项目实施的组织形式上进行创新,吸纳贫困地区群众参与建设,增加贫困人群直接收入。
3.4 合理有序引导社会、民间资本参与水保生态建设
要构建民间资金投入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工程建设的新模式。据统计,沿黄贫困县可利用的“四荒”地有13.3万hm2,开发潜力大,应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作用。一要制定“四荒”治理开发大户相关扶持政策,建立奖励机制,在资金上倾斜扶持,在技术上实行工程技术人员包点、包户,从规划到施工全程服务;二要充分发挥大户示范作用,从大户入手,推广油用牡丹、双季槐等乔灌经济作物,提高群众栽植积极性,加快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三要设立“信息沟通窗口”,组建“原料—储藏—加工”全产业链,使产品顺利进入市场,转化为商品,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 徐素霞)
S157.2
C
1000-0941(2017)06-0029-02
李郭云(1977—),女,山西临汾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2017-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