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养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01-20 00:46余懿
青年时代 2016年32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对策

余懿

摘 要:自信心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最为基本的内存品质之一,自信心的强弱,将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与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自信缺失的问题十分严重。本文主要就自信心养成的影响因素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自信心养成;影响因素;对策

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在这个过程中期望得到社会,得到集体,得到他人的尊重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倾向。俗话说,自信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实践也证实,自信心对于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自信心是一个人顺利成长和能够有所作为所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地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是一个人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社会压力大,很多人都缺乏自信心,总是一味的觉得自己没有他人优秀,从而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这对于个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影响自信心养成的因素有哪些方面呢:

一、影响自信心养成的因素

(一)缺乏成功的体验

缺少成功的体验是导致一个人不自信的根源。当某一个人内心期待某种理想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最后却没有达到,或者当一个人希望自己可以勇敢起来的时候遭到他人的嘲笑,这种一次又一次经历失败,经历被嘲笑的挫折感,就会使人内心产生一种自己不如他人的感觉,对于生活的热情也会逐渐减弱,甚至对于生活失去追求,失去自身所坚持的信念。

(二)世俗偏见的影响

当今很多人背负着繁重压力,他们因为压力大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外界的思维方式以及评价标准也进一步促使人们产生了一种自卑心理。

(三)自身能力的不足

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也会导致个体缺乏自信心,一些先天有缺陷或者是后天能力较差的人,在能力较强者面前会因为差距而产生一种挫折感,如果家人或者朋友对他们不能够进行正确的引导,甚至会加重他们内心中的自卑感,对于很多事情产生畏惧心理,差距越大,内心的畏惧得不到释放,自卑心理也会更加强烈。

(四)生理上的缺陷

有一些因为疾病的人会遭到周遭异样的眼光,有些时候会遭受别人的嘲笑,或者因为家人的嫌弃,使得自身内心感觉脆弱,敏感。他们常常会不敢与他人进行交流,或者会因为他人无意间的一句话而感觉自卑。

(五)完美主义思想的影响

一个人生活在崇尚完美主义的家庭中,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努力达不到家人理想的标准而受到打击,无论做了多少努力最后得到的不是肯定,仍旧是否定,就会导致其产生悲观的心理最后形成一种心理障碍。

二、提升自信心的方法

人的自信心不仅具有个人发展价值,它也同样具有社会创造价值。在当今时代,人们之所以急切地呼唤个性的解放及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因为社会的创新与个人的创新密不可分,而个人的创新,又是与其充分的自信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自信心能够让人感觉生活是积极的,乐观的,热情的,能够给他人带来正能量,遇到困难也会努力积极的面对,尝试去解决困难。要提升个体的自信心,可以采取几个措施:

一是我们要认识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有优势和特长,在缺乏自信心时,需要积极克服自己的消极心理,主动参与,在积累过程中得到自信。此外,还要多予以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遇到难题时,多鼓励自己,只要坚定信念,就可以逐渐树立起成功的信心。

二是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取自信心,自信心的培养不仅要依靠他人的评价,同时也要依靠我们自身有意识的去培养,努力创造机会,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当我们给自己设定目标的时候不要好高骛远,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你自己设置目标,如果我们现在能力较弱,那么则可以设定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之后,给自己一个鼓励,量变等于质变,当我们每个小目标都完成的时候,一定可以获得很大的进步。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设定一个高标准,就算自己付出再大的努力最后完不成目标,或者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时,内心的挫折感就会很强烈,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使自身产生自卑心理,影响自己的发展。

三、结语

社会、家庭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会很大。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任何时候都不能嘲笑别人。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应该用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对待我们的家人,对家人多鼓励,多支持,营造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慧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信心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7).

[2] 刘先华.小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3] 张欣.试析我国关于自信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4] 车丽萍.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倾向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7(06).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