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菁
摘 要:习近平提出了依法治党的相关论述,将党的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基层党组织贯彻依法治党的要求,就要在依法治国的历史背景下,按照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增强基层党政干部法治观念和为民意识,加强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制度,坚持依法从严治党,依法管理干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依法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和现实需要,提出了一系列依法治党的相关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依法治党的内涵,将党的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提出“执政党要培养办事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科学管理现代化国家。”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了“制度治党”,之后开展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完善的工作,促进了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和执政方式法治化的转型,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依法治党、制度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已成为习近平党建思想的重要特征。
依法治党要求党带头守法、领导立法,同时党必须加强自身的法制建设,以此来促进党内生活的法制化、民主化。基层党组织贯彻依法治党的要求,就要在依法治国的历史背景下,按照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加强党组织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基层党组织制度规定,形成与基层治理的各项制度契合发展、共融互促机制
基层党组织在党领导的法治国家的构建工作中居于基础性、根本性地位,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在进行基层治理法治化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按照宪法和党章的规定,制定和完善党内制度,保证党内制度与国家基层治理的各项制度契合发展、共融互促机制,既保证党的领导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又保证基层治理法制化。要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不断创新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特别要注重研究党的基层组织在基层政权、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在基层得到充分地落实和体现。
二、增强基层党政干部法治观念和为民意识
党与人民群众的直接联系人就是基层干部,基层干部也是保证党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权力和执政权力的中坚力量。依法治国、依法治党的方针能否落实到基层,关键看基层干部是否维护法律权威,是否树立法治信仰,是否拥有法治思维,也就是说是否尊崇法治,是否敬畏法治。习近平指出,作为一名合格的干部,必须对宪法和法律心怀敬畏,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基层干部对于法治的敬畏之心,应该源于其对权力的约束和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基层干部应该为民着想,使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为人民谋利益。然而,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中仍然存在与法治对立的“人治”思想,依法行政的观念十分淡薄。因此,在熟人社会、人情社会的现实环境下,提升基层干部法治思维,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意识,对于推进依法治国治党是当务之急。
三、坚持依法从严治党,依法管理干部
习近平不仅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治国理政的大框架内,这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大创新。在现阶段,坚持从严治党就必须以宪法法律为主体,以党内法规作为补充,以制度来管党治党,运用法治思维实现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协调统一。党员干部坚持依法用权、自觉接受监督的程度,是对其法治素养最有力的考验,也是国家法治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因此,要将遵法、依法作为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积极推进党员干部的法治建设实绩考核制度,引导党员干部正确把握权力边界。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受国法党纪约束,要在一个合法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要教育党员干部树立公平公正的法治观,正确处理好私情与法治的关系,切实做到依法用权、依法执政。要自觉接受监督。权力的使用必须在有效的监督下进行,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要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对于强化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四、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要培养党员干部想问题、做决策的法治思维和方式,做到善于运用法治促进改革的进行、化解改革面临的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使法治成为党员干部的思维习惯,使党员干部能够在法律和党内法规的框架下,游刃有余,干成大事,以党的执政方式的法治化,推动全社会法治化水平的提高。要培养党员干部在加强党的治理中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出路,也是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既要求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也要求党在依法行政的时候依据宪法法律和党规党纪。要坚持依靠制度来加强作风建设,反对腐败现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法律法规和党内制度来构筑反腐防线。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充分尊重党章赋予党员的各项权利,严格执行党内民主程序和规定,保证党内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
[2]中宣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2014.
[3]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4]侯少文.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