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实效,让 “减负”不再是口号

2017-01-20 21:13陈贵珍
考试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减负小学数学

陈贵珍

摘 要: 数学是一门注重方法和思维的学科,尤其注重学习方法运用,倘不能对知识活学活用,很容易陷入学得累、学不好的困境中。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数学课堂实效,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实效 减负

在当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要么以一种“填鸭式”教学方式给学生布置很多的学习任务,令学生学习负担加重,要么盲目追求形式,滥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数学课堂表面看上去花样繁多、气氛活跃,实则华而不实,一节课下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依然如雾里看花,难以有效把握,极大地阻碍学生数学思维发展。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帮助其真正把握课堂内容。

一、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爱”上数学

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曾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对知识的获取。”诚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就是其中的引线人,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发现思维,寻找学习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影响。因此,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学生喜欢你,只有这样才能付出充分热情在学习上,以大胆开放的心与教师沟通,促进教学的开展。

首先,教师一定要做到热爱本职工作,情动于意而形于色,教师提高自身修养,言为心声,就能表现出一种让学生感动的热情,学生会在教师热情中活跃起来,提高学习效率。试想,倘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教师怎能在讲课时表现出津津乐道的热情与幽默风趣的语言呢?怎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与敬仰呢?

其次,教师要做到敬业为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无限教育事业中。教师要不断充实知识,不仅在广度上开阔对数学发展的视野,还要进行深度挖掘,挖掘数学本质,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做到从容应对,以博学获得学生的敬仰和尊重。另外,在教学方式上要时时求新。鲁迅先生曾说:“事业需时时更新、生长、发芽。”诚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致陷入传统教学篱笆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爱”上数学。

除此之外,由于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教师要针对此情况言传身教,关心学生生活、教会学生生活,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好地促进教学进行。

二、善用思维引导,加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

思维培养是学习数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与教师有效引导密不可分,引导,即从起点出发,步步牵引,逐步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起点,从学生已经学得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经验入手,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教学环节,通过这种铺路搭桥的方式,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数学殿堂。

如教学“毫米与分米”这门课时,在学生学习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在这四个单位中,到底哪一个才是长度的最基本单位呢?为什么?”学生自由讨论后,有的认为是米,有的认为是厘米,还有的认为是毫米。这时我给出提示: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这四个长度单位的字母表达中,都有一个m。于是有学生立刻反应过来:米是基础单位。这时我适时插入一段关于“米”这一长度计量单位的典故:古代没有计量单位,因此人们便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计量单位,尤其是统治者的脚长。直到1790年,巴黎会议上规定将连接巴黎到南北极的子午线的距离的四分之一作为基数,取出其中的一千万分之一,这段长度叫做1米。接着我带领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毫米、厘米、分米和米这四个单位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存在哪些规律?”学生通过观察与推算,发现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都为10,所以隔着一个单位进率就是100,由此推理出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的数学定理。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善于运用思维引导方式进行教学,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提倡自主思考分析问题,进而一步步得出正确结论,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又极大地促进思维发展。

三、联系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实践化

新课标提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关注课堂教学的现实性,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和理论积极化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实践生活,用数学知识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

例如,讲解“圆的面积和应用”这节内容时,我便设计了一道联系实际的习题:“学校有一个圆形的花圃,因为要种草坪,于是涉及买多少草皮的问题,请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要想知道买多少,首先要知道花圃的面积。花圃是圆形,所以面积的解法应当联系圆的半径,但是不知道圆的圆心。所以关键在于圆心的求法。这时有学生举手回答道:“通过测量花圃两端最长的距离便可以得出直径进而求出半径。”但马上有同学提出异议:“因为不能确定所量是否为半径,所以测量并不精确。”于是有学生给出第三种方案:“先测出花圃的周长,然后由周长公式反推出圆的半径,进而得出花圃的面积。”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联系生活后学生对学习将付出更大热情,积极思考,在沟通中训练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作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联系实际,这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

总之,我们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发展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努力让课堂充满活力与激情,让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乐园,真正实现高效,还学生以自由,让“减负”不再是口号。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减负小学数学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