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命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2017-01-20 09:22陈艳丽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脑梗塞家属脑梗死

陈艳丽

综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命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陈艳丽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命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辽宁省辽阳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质量及心理状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性、人际关系、强迫症状、躯体化、偏执、恐怖、敌对、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命质量。

综合心理干预;脑梗死;生命质量;心理状况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对其抢救方法的研究较多,因此抢救成功率得到了明显提升。而患者的预后与精心护理密不可分,单独采用常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常规护理缺乏心理方面护理措施,其对患者情绪影响较小,而脑梗死患者多伴有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对患者康复极为不利[1],另外也会影响患者对待治疗以及护理的态度,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医患配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可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本研究就综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命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磁共振成像(MRI)或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3],排除精神疾病、语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无法配合、其他脏器严重功能不全。本研究已经辽宁省辽阳第四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52~75岁,平均(61±3)岁,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2.4±0.8)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51~73岁,平均(61±3)岁,病程4个月至5年,平均(2.2±0.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定期协助患者翻身,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保持病房整洁,定时开窗通气,为患者制订肢体康复训练内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每次1 h,每周2次,采取一对一的心理护理模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患者进入不良情绪中,可以尝试想象,观察其此时的情绪反应,指导患者学会控制自身不良情绪,在回忆过程中保持正确观念,对不合理观念进行讨论,通过提问、质疑、讨论的方式进行辨论,及时排除不合理观念及不良情绪。详细内容:①建立良好认知:耐心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听取意见,解答疑问,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案例,同时可以选择影片、宣传手册方式,为患者介绍疾病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等,使患者建立良好的认知理念,以缓解不良情绪,掌握自我监控方法。②纠正不良行为: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需限酒戒烟,保持低脂低盐的饮食习惯,指导患者选择看书、读书报、听音乐、养花等兴趣爱好,以改善沉闷心理,保持乐观心态,同时对于存在严重不良情绪患者,应给予相应心理疏导,减轻压力。③社会及家属支持:鼓励患者的社会关系、家属给予患者鼓励及关心,协助患者一起面对疾病。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定,包括精神病性、人际关系、强迫症状、躯体化、偏执、恐怖、敌对、焦虑及抑郁9个项目,共90条目,每个项目超过2分,需进

行进一步检查,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生命质量越佳。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HAMD评分:无抑郁症:<7分;可能抑郁:7~16分;抑郁症:17~23分;严重抑郁症:>23分[3]。HAMA评分:无焦虑症:<7分;可能焦虑:7~14分;焦虑症:15~20分;明显焦虑症:21~28分;严重焦虑:>29分[3]。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生命质量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精神病性、人际关系、强迫症状、躯体化、偏执、恐怖、敌对、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性、人际关系、强迫症状、躯体化、偏执、恐怖、敌对、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的致死与致残率均较高,需及时予以抢救[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虽然脑梗死的抢救成功率在逐年提升,但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配合,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可显著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预后。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治疗与护理同样重要[5]。常规护理虽然可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但却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常规护理的缺陷在于不够全面,单纯对患者生理进行护理,在护理行业多元化、专科化发展的今天,临床护理应同时兼顾心理以及生理,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选择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6-7]。相关研究表明,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临床疗效确切[8]。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CL-90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CL-90评分比较(分,±s)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3个月后 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3个月后精神病性 人际关系 强迫症状 躯体化对照组 49 1.5±0.4 1.49±0.28 1.9±0.41.9±0.43 1.8±0.51.8±0.6 1.9±0.6 1.9±0.5观察组 49 1.5±0.3 1.36±0.29ab 1.9±0.41.7±0.4ab1.8±0.6 1.6±0.5ab 1.8±0.6 1.6±0.5ab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3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3个月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3个月后偏执 恐怖 敌对 焦虑 抑郁对照组 49 1.8±0.4 1.8±0.4 2.1±0.6 2.0±0.5a2.0±0.51.9±0.5a2.2±0.62.2±0.6 2.2±0.62.2±0.5观察组 49 1.8±0.4 1.5±0.3ab2.1±0.5 1.8±0.4ab2.0±0.61.7±0.5ab2.3±0.61.8±0.5ab 2.2±0.61.7±0.5ab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 干预3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 干预3个月后HAMD评分 HAMA评分对照组 49 27±11 26±10 15.5±5.8 26±12 25±12 15±7观察组 49 26±11 21±10 9.5±2.7 27±10 20±9 10±3 t值 0.5736 3.3597 4.9164 0.3278 3.3595 4.260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脑梗死是严重疾病,大多数患者发病后由于各种因素,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者会发展成为情感障碍。而脑梗死患者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的原因主要包括疾病的折磨,突然失去部分语言以及肢体功能、后遗症,也可能因脑梗死突然发生,无心理准备,感觉焦虑以及无助,也可能因担心疾病和治疗效果而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抑郁可导致病死,并且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互动明显减少,常规护理很难改善该类患者预后。一般而言,焦虑以及抑郁均是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并且会影响患者家属,可能导致护患关系紧张,严重者会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因此,焦虑和抑郁情绪是影响脑梗死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常规护理中并不包含对患者情绪的干预,很难在此方面给予患者帮助。当代临床护理应同时注重患者身心,全面调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心理护理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广泛好评,综合心理护理是指利用适宜的方法,调理患者心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以达到改善治疗效果的目的。并且由于综合心理护理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时包含在内,包括了对家属心理进行干预,在患者入院抢救时即与家属进行沟通,可缓解家属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以及治疗方法的认知度,尽可能获得患者家属的帮助,进而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性、人际关系、强迫症状、躯体化、偏执、恐怖、敌对、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命质量。心理护理的关键在于对每一例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分析,并且从家属处了解尽可能多的信息,个性化方式进行干预,以获得最佳的心理干预效果。

[1] 范柯君.心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康复促进作用研究[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6):124-125.

[2] 金瑾.心理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9):5268-5269.

[3] Lee JH,Choi HC,Kim C,et al.Fulminant cerebral infarction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 after ascending type of facial necrotizing fasciitis[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4,23(1): 173-175.

[4] 王佩凤,丁卫强,吴晓梅,等.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临床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总结[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1):205-206.

[5] 李玉,郭宗明.心理干预在防治脑梗塞患者便秘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12):121-122.

[6] 陈慧.急性脑梗塞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6):126-127.

[7] 高宏章,陈由,林鸣,等.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9):4430-4431.

[8] 夏美艳,李晶超.心理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361-362.

R473.74

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2.067

辽宁省辽阳第四人民医院,辽宁辽阳 111000

猜你喜欢
脑梗塞家属脑梗死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