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408000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
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体会
陈琼
408000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
本文总结了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心得体会,包括了学习情况、学习体会。此次培训有效提高了护理骨干人才的理论知识及综合素质,有利于中医护理水平的提高和护理事业的发展。
中医护理;培训;耳穴压豆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健康概念的变化使护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大,促使医学模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具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精通学科研究方法、行为目标明确、掌握精湛专科技能、把握学科发展动向、专业信念坚定的高学历、高实践水平的专业人才。中医护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技术将中医传统疗法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包括刮痧、拔罐、贴敷、耳穴埋豆、灸法、熏洗等,具有适用范围广、经济适用、易接受、疗效快、操作方便的特点。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训,现将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学习内容:共轮转了6个基地,每个基地学习5 d。学习第1站: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学习了《中医护理文化》《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循经按摩法在中风偏瘫康复护理中的运用》。学习第二站: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了糖尿病护理。第三站: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学习了《子午流注及穴位贴敷在胸痹心痛中的应用》。第四站:广东省中医院,学习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腹部推拿、热敏灸、平衡火罐、雷火灸等。第五站:江苏省中医院,学习了大黄调醋贴神阙;耳穴压豆干预中风失眠、高血压,中药足浴及足部按摩缓解及改善半身不遂,刮痧疗法。第六站: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学习了糖尿病护理。
学习方式:培训基地的理论学习氛围轻松,老师多是专科学术带头人,讲解国内外本专科领域进展及中医护理科研题材等知识。还有问题讨论式学习,围绕临床问题和特殊案例,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
通过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笔者参加工作后,几乎以临床经验为主,没有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知识。通过本次培训中系统的理论培训学习,笔者掌握了专科理论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关于中医耳穴压豆的理论:《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中有关于和上肢、眼、咽喉相联系的“耳脉”的记载。清代汪宏著《望诊遵经》中专有“望耳诊病法纲”,讨论耳郭望诊。《灵枢·口问》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通过学习解决了专业发展的困惑:现代中医护理实践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缺乏、临床中医护理流于形式、中医护理整体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是制约中医护理发展的三大因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职业的要求、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来自中医护理发展的压力,促使毕业于西医院校在中医院工作的护士们承受着比其他医院护士更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负担。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中医护理,但其临床推广受到限制。即使开展也往往会遇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中医基础知识枯燥,证候难辨,辨证结果因人而异,很难完全相似,难以量化;中医护理中很多操作不符合护理操作规程;中医医院在护理管理中继续使用传统陈旧的护理管理制度,限制了护理职能的发挥和服务功能的拓展;中医护理文书的记录停留在望、闻、问、切的记录上,缺少辨证施护内容的记录;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时护士无权自主执行中医护理操作。而此次的学习,基本解决了笔者在专业上的困惑,更加坚定了中医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1]。
通过学习加强了综合素质:此次培训使笔者接受了新技术、新成果,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学习中医护理的兴趣及创新思维和科研兴趣,使笔者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增强了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志护理:中医认为情志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情志护理建立在人道主义精神上。
辨证施护:辨证施护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是中医护理的精华。辨证施护强调人体的特殊性与差异性,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病可以出现相同的证,一种病可包括几种不同的证,辩证地看待病与症之间的关系,故临床护理中常采取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护理方法[2]。辨证施护从整体观出发,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疾病资料,辨证得出所属何病、何证,给出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3]。
择时服药:择时服药强调根据人体气血盛衰变化用药,即升药用于降时、降药用于升时、阴药用于阳时、阳药用于阴时[4]。其理论为人体内阴阳变化调节的规律性及中医阴阳学说的观念[5]。根据八纲辨证确定服药的温度,即“寒者热之”“热着寒之”的服药原则,以提高药力[6]。
综上所述,交流、培训、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培训中系统的理论学习使笔者掌握了专科理论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另外,耳穴压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各级医院应用、推广。
[1] 张华,魏红.对如何发展中医理论的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2):105-107.
[2] 姚菊峰,付菊芳,孙静,等.中医护理优势及前景[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5):47-48.
[3] 张广清,关丽娟.中医护理特色与存在问题[J].现代临床护理,2010,2:60-63.
[4] 王彩霞.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之我见[J].甘肃中医,2005,18(8):35-36.
[5] 陈俐,张恩华,周蕾蕾,等.护理人员在岗培训管理工作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16(10):618-619.
[6] 申初阳.如何认识《护士守则》[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9):7121-7122.
Training experience of the national backbone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Chen Qio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Fuling District in Chongqing City 408000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training experience of the national backbone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including the learning situation,learning experience.This training improve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backbone talents effectively,which wa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leve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care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Training;Auricular point pressing with bean
10.3969/j.issn.1007-614x.2017.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