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姬 金顺福(通讯作者)
133002延边大学2015级(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1
133000延边大学中医学院临床教研室2
自21世纪以来,恶性肿瘤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按13亿计算,每年死于恶性肿瘤者140万[1],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而迄今为止也未能找到明确的治疗方法,这也是人类急需攻克的难题之一。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临床提出了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理论,这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中医药辨证治疗手段和西医的化学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生物疗法等相互配合,尤其是中医药在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抗肿瘤多药耐药、对转移复发的预防、中药对肿瘤新生血管的干预及对放疗、化疗减毒增敏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无疑使更多的肿瘤患者有了根治的希望。近年来体质医学兴起,使恶性肿瘤治疗与预防有了新的方向,本文概述朝医四象体质医学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与研究。
“四象”一词出自于《易经》,根据《灵枢·通天》篇五态人论,李济马先生借用其名,并取其太少阴阳,舍其阴阳和平人,将人分4类,称四象人,即太阳、太阴、少阳、少阴。李济马先生58岁(1894甲午年)完成著作《东医寿世保元》,第一次提出“四象医学”的体质论,并对4种体质者不同的生理、病理及养生的方法进行了归纳,依据的是身体特点、心理特征。它是在传统医药的基础上,不断对中医理论进行汲取,结合自己民族防病、治病实践,遂逐步形成的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内容,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辨象论治为主要特征的一个独特医学体系。
肿瘤的发病原因有很多,比如强刺激、食物、化学物质、放射线、病毒感染等外因;还有遗传因素、激素代谢、老化、免疫等内因。对于这些刺激,每个人根据体质不同,可承受度不一样,故同样病因导致结果也各异。在四象医学中,由于各体质间的性情差异而出现四象体质脏局的不同,所以四象医学可以在患者情绪方面做一些比其他医学更具体以及更实质性的研究。不同的精神刺激对不同体质的人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不一样的病理变化。这一点可指明四象人体质与肿瘤发病的相关性,指导四象人恶性肿瘤的预防及治疗[3]。
在病机方面,《东医寿世保元》说:太阳人具有的脏局特点是“肺大肝小”,其病因病机是“过阳阴少,肝虚”[4];而太阴人则具有“肝大肺小”的脏局特点,其病因病机实“血浊气涩,肺虚过燥”;少阳人的脏局特点是“脾大肾小”,而“过阳损阴、肾虚过热”则是其病因病机;对于少阴人,其脏局特点则是“肾大脾小”,病因病机是“血夺气败,脾虚过冷”。这些病机特点是四象人患恶性肿瘤的内在病因病机。关于病机方面的研究资料甚少,也说明有很大研究空间。
殷东风等调查发现[5],肿瘤患者中太阴人77例(37.7%),太阳人13例(6.4%),少阴人56例(27.5%),少阳人58例(28.4%);太阴少阴人65.2%,太阳少阳人34.8%;少阳人男性偏多,少阴人女性偏多;≥60岁者太阴人最多,其次为少阴人和少阳人,<60岁则少阳人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阴虚热毒型中少阳人最多,阳虚寒毒型中太阴人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个证型中无明显四象体质特殊分布。
李宗勋对肿瘤患者169例进行统计[6],其中少阳人63例(37.3%),太阴人38例(22.5%),少阴人68例(40.2%);此次调查中,男71例,女98例,而排除女性患者多发的乳房癌(37例)、子宫癌(5例)、卵巢癌(3例)的话,就是男71例,女53例。恶性肿瘤患者四象体质阴性者明显多于阳性者,随着阳气的减弱肿瘤患病在逐渐增加,肿瘤患者体质与阳气有密切的关系。
Jonghoon Lee等在分析501例患者四象体质分类的癌症发病率与肿瘤发生率的关系时研究得出[7],四象体质肿瘤发病率为少阳人41.7%,少阴人35.5%,太阴人22.8%。对照组健康人中太阴人46.9%,相比之下,少阴人24%,少阳人29.1%。尤其女性少阴人患者39.4%和女性少阳人患者42.4%分别为对照组(分别为13.9%和20.4%)的2.8倍和2.1倍。这一结果表明,癌症发病率最低的是太阴人,癌症发病率最高的是少阴人和少阳人。而癌症发病率在少阴、少阳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则需要进一步的数据证实。
朝医“四逆汤”出自《东医四象新编》少阴人方剂,王庆美用四逆汤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4%,对照组有效率88.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朝医四逆汤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效果确切。相比对照组的治疗,治疗组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能够提高患者体质,同时白细胞升高后不易反复,有稳定的疗效。
卢得子等用朝医辨象论治少阴人乳岩[8],以桦菌芝八物汤加减,连服40剂后肿块消失,病情痊愈。少阴人天禀脾小肾大,故脾功能弱,脾与两乳是党羽关系,少阴人素体脾小,是导致本病的内在因素。患者素体脾气虚弱,脾失纳气,膜海之膜汁,聚结成核。因此用扶正祛邪的方法治疗本病的桦菌芝八物汤加减中,人参补脾和脾而补气血,白术健脾直脾,白芍收敛脾元,陈皮、槟榔、青皮将错综脾气之参伍匀调,香附子开脾胃之气,当归壮脾而有内守之力,川芎壮脾而有外护之势,白何首乌益精血,甘草固脾立脾,桦菌芝味淡性平、消积化瘀而有抗癌作用,半枝莲性味辛平、软坚散瘀而有抗癌作用。虽然只有1例病例,但可知调节人的体质状况,大有可能使肿瘤缩小或消失。
安薰模用太阴人燥热病方清肺泻肝汤研究其药物成分提取物对大肠癌细胞毒性的影响[9]。清肺泻肝汤的组成药物葛根、黄芩、藁本、大黄的提取物命名为YKK012,配合抗癌制剂CPT-11和清肺泻肝汤原方让大肠癌模型小鼠服用,结果混合服用时比单独服药的对照组表现出更好的抑制癌细胞增长的效果。宋安娜等用独活地黄汤也治疗了少阳人直肠癌患者[10]。治疗初患者服用荆防地黄汤,排便次数虽有减少,但腹满便硬,夜间痛剧,继而改成独活地黄汤。服用独活地黄汤之后腹满消失、疼痛减少,排便次数虽未减少,但排便自如,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此方可用于少阳人长期脾肾阴虚、下焦湿滞、清阳不升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症。
沈相姬对《东医宝鉴》里记载的内消升麻汤对Calu-6、MCF-7、SNU-601等人体癌细胞的抗癌效果进行了研究[11]。实验发现它对Calu-6和SNU-601细胞具有很高的细胞毒性,期待它对肺癌和胃癌的抗癌效果。研究总结内消升麻汤不仅具有抗氧化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而且对于因抗癌制剂产生耐药性的癌细胞也可通过与抗癌剂的并用而达到抑制其生长的效果。
目前虽然开始有实验研究证实朝医四象医学有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控制肿瘤增长、减少疼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朝医肿瘤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欠缺、人们对朝医药的认识和信任不到位、临床病例甚少、从事朝医药临床人员与研究人员稀少等。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障碍之一,朝医药研究价值高,且有很大研究空间。肿瘤的疗效正逐渐被研究和运用,但数量甚少。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要提高人们对朝医药的认识,也就是对“朝医”这个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尊重,这不单是一个医药卫生的问题,而且是民族文化的问题,其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机制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综上,对肿瘤患者四象人体质类型与肿瘤病因病机、发病率、治疗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揭示,表明肿瘤的发病与阳气的关系密切,肿瘤发生随着阳气的减弱逐渐增加,这有助于从阴阳层面更深地对肿瘤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理解和把握,进而对肿瘤的治疗进行指导,最终使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并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同时,通过对肿瘤患者的体质特征进行客观分析,更有助于使朝医未病先防的优势得到发挥。今后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研究怎样用朝医四象体质的理论来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以及恶化,使临床从个体化治疗进入群体治疗肿瘤,这对提高目前肿瘤的综合治疗水平和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可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李连弟,鲁凤珠,张思维,等.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20年变化趋势和近期预测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1997,19(1):3.
[2]李忠,刘耀,李洁,等.中医肿瘤学科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J].中医学报,2010,1(1):10-16.
[3]李宗勋.对169名韩国人四象体质分布的统计分析研究[D].韩国,大田大学校大学院,2007.
[4]李济马.东医寿世保元(1901年版初版本).大星文化社,1997.
[5]殷东风,郭羽永,邢玉庆,等.中国人肿瘤患者韩医四象人体质的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5-8.
[6]Junhee Lee,Yongjae Jung,Junghee Yoo,et al.Perspective of the Human Body in Sasang Constitutional Medicine[J].E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09,6(s1):31-41.
[7]王庆美.朝医“四逆汤”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3):160-161.
[8]卢得子,许香兰.辨象论治少阴人乳腺癌治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6,(23),18-19.
[9]安薰模.清肺泻肝汤和YKK012的抗癌剂CPT-11并用时对抑制大肠癌生长的影响[D].韩国,圆光大学校韩医学专门大学院,2013.
[10]宋安娜,安智慧,崔成轩,等.使用独活地黄汤改善癌病痛症与生活质量的1例直肠癌报告[J].Sasang Constitut Med,2013,25(1):62-70.
[11]沈相姬.内消升麻汤的抗癌效果研究[D].韩国,东新大学校大学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