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贵
前纵隔肿瘤CT影像特征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吴成贵
目的 前纵隔肿瘤CT影像特征与鉴别诊断的价值,以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2016年4月1日期间收治的26例前纵膈肿瘤患者,对患者的CT影像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以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6例前纵膈肿瘤患者中10例胸腺瘤,16例畸胎瘤,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2.3%。结论 CT检查对前纵膈肿瘤的鉴别诊断准确性较高,有着极高的价值。
前纵膈肿瘤;CT影像特征;鉴别诊断;胸腺瘤
前纵隔主要是指人体胸骨、心包等之间的纵隔分区,主要包含胸腺、脂肪、缔结组织以及淋巴结等。临床上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疼以及乏力等,病情严重的部分患者主要出现眼睑出现水肿、或是重症肌无力等症状。由于纵隔属于软组织结构的一种,出现的病变情况较多,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会较为困难,随着现今医学界影像检查的使用范围逐渐增加,在前纵膈肿瘤患者的鉴别诊断中,进行影像检查,主要是在检查中对肿块所在位置进行确定,并根据肿块的位置情况等进行鉴别诊断[1]。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是对前纵膈肿瘤的CT影像特征与鉴别价值进行分析研究,为前纵膈肿瘤的诊断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0年1月1日—2016年4月1日期间收治,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前纵膈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26例患者的治疗资料以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在19~78岁之间,平均年龄(43.27±3.2)岁,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0例,体重36.94~79.81 kg。其中19例患者因表现出胸疼、乏力等症状就诊,3例因出现颈静脉怒张就诊,3例因出现重症肌无力而就诊,1例患者因体检发现异常而就诊。
1.2 实验方法
对患者使用单层CT(GE1800plus)、以及东芝(Aquilion16)型号的多排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检查的扫描范围由患者的胸廓的入口处开始,直至患者的肋膈角的下方停止[2],其中GE型的单层CT,扫描的层厚层距调整为10 mm,并进行连续性的扫描检查,机器的扫描频率调整为160 mAs,120 kV。检查中肿块出现后,对肿块进行减薄扫描,其中层厚层距调整为5 mm。而东芝型号的多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薄层扫描检查,层厚调整为1 mm,扫描频率调整为125 mAs,120kV。后在工作站通过容积数据的利用进行三维数据的重建;为增强扫描,可对患者肘静脉进行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使用剂量为80~100 ml之间,注入结束后的30 s,对患者开始进行单期扫描,其中注射的流率调整为2.1~3.1 ml/s[3]。
在进行CT检查以及手术后,对26例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测后,其中有非侵袭性胸腺瘤手术患者7例,其中患者的包膜表现完整,主动脉弓出现纤维性粘连发的患者1例;侵袭性胸腺瘤手术患者3例中,有明显侵犯上腔静脉现象患者1例,出现侵及主动脉伴有心包现象患者1例;良性畸胎瘤患者14例,在手术中患者的包膜光滑且完整,其中有纵隔胸膜粘连以及肺粘连现象的患者为1例,有精原细胞瘤,且包膜表现完整,并出现右侧胸膜粘连现象的患者1例。与病理学检测结果相对比,术前对患者进行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2.3%(24/26)。
3.1 胸骨后甲状腺肿特征
患者在影像中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位置多处于胸廓入口的下方,在患者的胸内气管以及周围,边界会表现出较为清晰的圆形,亦或是分叶状肿物形状,病灶的密度显示并不均匀,有可能出现坏死、囊性变或是钙化等现象。在进行平扫后,表现主要是不均匀性的进行强化[4],在进行CT检查时,对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良性肿瘤、或是恶性肿瘤的区分较难,一旦患者出现肿块向外侵犯的现象、或是纵膈淋巴结出现肿大时,要注意患者可能出现恶性的情况。
3.2 胸腺瘤特征
在前纵膈肿瘤中,胸腺瘤是其中最为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即使对患者进行组织切片检验,区分患者的良、恶性也较为困难,临床多根据胸膜包膜是否受到肿瘤的侵犯,将胸腺瘤分为侵袭性以及非侵袭性两种肿瘤。非侵袭性胸腺瘤的病灶,在影像中多表现为椭圆形、圆形、或是三角形等,边缘表现较为光整,且有一侧向外突出,一部分出现钙化现象[5]。一旦患者的肿块出现出血、坏死等情况时,其内部的密度会出现不均匀现象,增强后的强化情况也不均匀;而侵袭性胸腺瘤的内部表现为不均匀的密度以及毛糙的边缘,轮廓形状为不规则形状,多会有钙化现象伴有,一旦纵隔内的器官受到侵袭,会导致与邻近器官的界限开始模糊[6]。对患者进行CT检查,可以有效的对侵犯范围进行确定,且对于邻近器官与侵袭范围的关系进行观察,也有着较明显的作用,且临床上发现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瘤的关系较明显。
3.3 畸胎瘤
畸胎瘤在临床上,是仅次于胸腺瘤以及神经性肿瘤的纵隔肿瘤之一,其CT检查影像中,表现样式较多,多数的边缘较为清晰,有多房囊性表现、或是囊实性包块,其中囊内会出现分隔,囊壁有可能出现钙化现象,即使进行增强扫描,其中囊性成分也无太多明显的强化,在检查的过程中,CT值会呈现出水样密度,其中有蛋白成分包含,在进行鉴别时,不易与畸胎瘤区分[7]。
3.4 淋巴瘤
淋巴瘤属于淋巴网状系统导致出现全身性的淋巴过度增生的一种疾病,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种。在进行X线检查时,前纵隔有明显的增宽现象,而CT影像结果中,纵隔淋巴结有明显的肿大,多数会对血管前、以及气管造成影响,部分血管出现融合,边界表现多为模糊,有直接对肺、胸壁进行侵犯的可能。对患者进行CT检查,可以有效对患者胸内淋巴结的分布,以及纵隔内的上腔静脉以及压迫大支气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判断,也正是因此,对淋巴瘤进行定位、定性、判断预后等,CT检查的效果较好[8-10]。
综上所述,对前纵膈肿瘤患者采取CT检查,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病情、良性、恶性进行判断,有着较高的鉴别诊断准确率。
[1] 周耀. 前纵隔肿瘤CT影像特征与鉴别诊断的价值[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5(12):384-386.
[2] 许晓泉,吴飞云,张廉良,等. CT及MR图像特征在鉴别眼眶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22):1464-1468.
[3] 毛咪咪,李洪江,傅爱燕,等. 含脂肪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5(16):821-828.
[4] 刘志,杨学华,高剑波. 纵隔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3):366-368.
[5] 缪亚军,周小华,靳激扬. 纵隔型肿瘤的CT分析[J]. 现代医学,2011,6(20):697-700.
[6] 张乐乐,吴文芳,刘任从,等. SPECT/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阳性病灶的应用价值[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5(10):503-506.
[7] 李红伟,柴秀芹,蔡志超, 等.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CT诊断价值[J]. 辽宁医学杂志,2008,3(17):155-157.
[8] 罗厚丽,叶兆祥,李绪斌, 等. 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非透明细胞肾癌的多层CT鉴别诊断[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4(21):575-579.
[9] 吴伟清,张亿星.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诊断与鉴别[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3):21-23.
[10] 任会丽,方伟军,刘文,等. MSCT 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与纵隔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 实用癌症杂志,2014,29(5):558-560.
The Value of CT Feature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nterior Mediastinal Tumors
WU Chenggui CT Room, Tumor Hospital of Jiamusi, Heilongjiang,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 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T imaging feature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nterior mediastinal tumor for reference. Methods Twenty - six patients with anterior mediastinal tumor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 2010 to April 1, 2016, and the CT images of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10 cases of thymoma and 16 cases of teratoma were found in 26 cases of mediastinal tumor. The accuracy of preoperative diagnosis was 92.3%. Conclusion CT examination of the anterior mediastinal tum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igh accuracy, has a very high value.
anterior mediastinal tumor; CT image featur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hymoma
R743.5
A
1674-9316(2017)14-0116-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4.065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肿瘤医院CT室,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