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2017-01-20 12:35于志刚
治淮 2017年6期
关键词:商水县沙河水土保持

于志刚

商水县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于志刚

一、基本情况

商水县属淮河流域,境内河网密布,沟壑纵横。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导致土地退化,耕地毁坏,威胁粮食安全;一方面导致河道淤积,河床抬高,加剧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土壤涵养水源能力的降低也加剧了干旱灾害。商水县因地处黄河冲积扇平原,有着良好耕作条件,是国家确定的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而工业、第三产业生产则发展相对滞后。境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二、自然地理条件

商水县位于豫东平原,位于东经114°15′~114°53′,北纬33°18′~33°45′之间,东西向长60km,南北向长25km。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815.9mm,降雨特点为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占年降雨量的60%以上,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旱涝灾害时有发生。一年气候四季分明,其特征为:冬长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春秋温暖季节短,春夏之交多干风。

商水县地势特征明显。地形变化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高程在52~42m(85黄海高程)之间,地形地貌特点为大平小不平,即整体平坦,微地形起伏不平。由于地壳微弱上升,加之河流泛滥淤积,湖沼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形成突出的湖坡地貌特征,并有“五湖十八坡”之称。

商水县位于黄河冲积扇南沿,地质成因上部为黄淮冲积,下层为湖泊沉积。区域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埋深浅,易开采,受降雨入渗补给,回补快。区域内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埋深8~10m,含水层为粉细砂层,厚度一般3~5m,最大厚度8~ 10m,平均5m。水质钠多钙少,偏碱性,局部氟、氯等化合物含量及矿化度较高,不适宜人畜饮用。地面以下200~600m分布有承压水,该含水层岩性为细砂、中砂,与粘土层间隔、成层状分布。含水层一般累计厚度30~42m,单井出水量在50~80m3/h之间,该水层水质一般较好,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商水县河网密布,沟壑纵横,过境水资源丰富。商水县流域面积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2条,分别为沙河和汾泉河,均为沙颍河水系。其中汾河发源于郾城县东部召陵岗,经商水、项城、沈丘、临泉、阜阳等县市入沙颍河,境内流域面积1320km2。除汛期外,其他时间河道水量很小甚至出现干涸,属季节性河流;沙河(周口以下称沙颍河)属淮河支流,流经县境北部,是一条过境泄洪河道,在商水县境内长69km。

三、商水县水土流失的现状与成因

商水县水土流失方向主要是坡耕地、荒地(坡、沟、滩)、四旁(村、路、宅、渠)及河岸。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商水县沙土地较多,尤其是沿沙河地区,土质松散,遇到大的强降雨极易形成水土流失。主要人为因素主要是在近年来域内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范围不断扩大,打乱了原有排涝水系,同时施工过程造成植被损坏,弃土直接裸露于地表,造成水土流失。另外,对于《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形式单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水土保持工作资金投入不足,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落实不到位;水土保持执法难度大,在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开发建设项目不按规定编制水土保持治理方案或不按照方案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同时河道管理上也存在非法采砂行为等。

四、水土流失对商水县造成的影响

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的主要形式和集中反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和深远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每年都在增加,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导致大量泥沙进入河流,削弱下游河道行洪能力;同时降低了耕地生产力,加剧贫困。水土流失对商水县的破坏具体表现为:

1.导致土地退化,耕地毁坏,威胁粮食安全

商水县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平均每年都在增加。按照目前土地流失速度,预计35年后退化耕地面积将增加一倍。

2.导致河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对商水县防洪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进入河流,削弱下游河道行洪和水库调蓄能力。沙河水患的症结在于水土流失,淤积泥沙致使河床普遍抬高1~2m,已然成为地上悬河。

3.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

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降低耕地生产力、不断恶化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制约经济发展、加剧贫困,导致了“种地难、吃水难、增收难”的现象。水土流失与贫困互为因果、相互作用,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往往也是最贫困地区,商水县作为国家级的贫困县亦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4.削弱生态系统功能,加重旱灾损失和面源污染,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

水土流失与生态恶化互为因果。一方面,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干旱灾害;另一方面,水土流失作为面源污染的载体,在输送大量泥沙的过程中,也输送了大量化肥、农药和生活垃圾等面源污染物,加剧水源污染程度。

五、商水县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措施

1.加大对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

采取定期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法》。让广大群众和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自觉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履行法定义务,达到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加强部门配合,共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

水利部门与发改、国土、林业、环保、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调,在开发建设项目立项、报建、征地等环节要求建设单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确保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批水土保持方案。

3.加大对水土保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水土保持法》明确规定,对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职能部门加大了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行为给予有效震慑。

4.进一步增强水土资源保护意识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资源、环境、经济建设关系,加大项目审查和水保执法监管力度,杜绝超采滥建,实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良性循环,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水平。

5.其他具体工作

(1)种植经济林。以经济林为主的,选择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又可涵养水分林木品种。例如黄寨镇的水土保持示范区,该地区以前低洼易涝,水土流失严重。通过种植桃树、梨树、李树、杏树、泡桐、速生杨、石榴、女贞、槭叶树、薄壳核桃等植物,有效改善了土壤,留住了水土,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目前已成为乡村的生态园。

(2)做好沙河综合治理。沙河是“半地上悬河”,险工众多,58km的堤防有险工40余处,在每年的汛期都会因水流冲刷而造成大量水土流失。近年来,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沙河10多处重点险工进行了抛石护岸,做险工护坡处理;同时在堤防上搞好绿化,种植草皮等,把水土流失降到了最低,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3)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例如在黄窑坡、秦湘湖坡小流域治理中,动员沿线干群参与水田林路综合整治,以点带面,促进了小流域治理工作。该工程共动用大型机械1200多台次,出动劳力68000多人次,开挖沟渠46条长69km,整修道路38条长58km,新植树18万棵,投入资金460多万元。通过治理,流域内基本上实现了田成方、树成行、旱能浇、涝能排的良好格局。

(4)搞好汾河堤防管理。一是对汾河全长58km的堤防进行绿化,栽植杨树、棵树等经济作物,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增加了经济收入;二是对汾河堤防进行整修。每年的冬春季节组织护堤员进行培土加固;三是加强水质监测和保护,保证汾河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目前,汾河已初步形成“堤顶绿树成荫,堤坡杂果成林,滩地综合利用,水中鱼儿成群”的治理效果,成为群众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水县水利局 466100)

(专栏编辑:江博君)

猜你喜欢
商水县沙河水土保持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白沙河
用“手抄报”等形式为抗击疫情加油
商水县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白沙河
河南省商水县第一高级中学
抢渡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