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化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7-01-20 06:34:19王洪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降钙素血常规感染性

王洪阁

血液化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王洪阁

目的观察血液化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日—2016年6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120例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血常规进行检验;并对不同方式的确诊率、血液化验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在120例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中,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阳性为68例;血清降钙素原检查结果阳性为66例;血常规检查结果阳性为62例,3种方式联合检查结果阳性为98例;由此说明单一检查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检查阳性结果高于单一检查结果数据(P<0.05)。细菌性感染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89.61±16.35)mg/L、血清降钙素原(3.81±0.55)ng/L、白细胞(14.35±5.26)×109/L高于病毒性感染患者结果(P<0.05)。结论三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即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血常规检查;并且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对急性感染性发热诊断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

血液化验;急性感染性发热;诊断

发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一般是由细菌性感染所引起,通常是根据其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但是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的临床表现比较相似,在临床上比较难以辨认,为此容易耽误治疗时间,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同时急性感染性发热也是由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其发病率在临床上呈逐年增加趋势,若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导致其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此类疾病一般采用血常规进行检测,但是检测时间比较长,对早期治疗和诊断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1-2]。为此临床上逐渐应用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3-4]。我院为了观察血液化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将2013年1月12日—2016年6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120例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日—2016年6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120例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血常规进行检验;并对不同方式的确诊率、血液化验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其中细菌感染患者为88例,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40.61±1.82)岁;病毒性感染患者32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0.58±1.80)岁;两组患者对比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0例患者在采血前12 h空腹,于第二天早晨8点进行静脉血采集,抽静脉血后及时送检,进行血清分析和检测,若不能及时送检应放置于-20℃冰箱内保存;血清降钙素原采用固相免疫层分析法进行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血常规检查采用流式血细胞计数法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应根据仪器和试剂的标准操作流程、说明方式进行;血液培养可采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系统与专用血液培养瓶;细菌鉴定则采用全自动药敏鉴定系统进行。阳性评定标准:(1)血清C-反应蛋白结果大于10 mg/L时则说明其结果为阳性;(2)白细胞水平大于10×109/L时则表示其结果为阳性;(3)血清降钙素原结果大于0.49 ng/L时说明结果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对120例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的不同方式的确诊率、血液化验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

1.4 统计学标准

本文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则说明对比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120例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中,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阳性为68例、其百分比为56.67%;血清降钙素原检查结果阳性为66例、百分比55.00%;血常规检查结果阳性为62例、百分比为51.67%,3种方式联合检查结果阳性为98例、百分比为81.67%;由此说明单一检查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检查阳性结果高于单一检查结果数据(P<0.05)。细菌性感染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89.61±16.35)mg/L、血清降钙素原(3.81±0.55)ng/L、白细胞(14.35±5.26)×109/L;病毒性感染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17.34±2.23)mg/L、血清降钙素原(0.61±0.25)ng/L、白细胞(5.61±1.52)×109/L;以上结果表示细菌性感染患者各指标数据高于病毒性感染患者(P<0.05)。

3 讨论

急性感染性发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具有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等特点,可对机体造成较大的损害,若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容易引起感染性休克,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为此在临床上应对患者进行对症降温与病因治疗;感染性疾病一般是由病原微生物所引起,若只根据临床表现在临床上较难判断患者是否出现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应对其进行快速的病原学诊断,从而给予针对性抗生素治疗[5-7]。近年来我国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临床检验技术不断进步,临床上广泛应用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而血清C-反应蛋白是机体肝脏内合成的一种急性蛋白,具有提高白细胞吞噬能力,若人体被感染,肝脏会大量生产C-反应蛋白,从而导致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由此说明C-反应蛋白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敏度,为此在临床上可通过判断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表明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现象,但是其特异性不高;逐渐被血清降钙素原所代替,它是钙素原的前肽,属于一种未激活性的糖蛋白,一旦患者出现细菌性感染,血清降钙素原则会在各种甲状腺外神经系统内分泌组织中大量表达,为此临床上将其作为细菌感染诊断重要标志;正常状态下的血清降钙素原是在甲状腺和肺神经内分泌细胞中表达,一般检测外周血无效,若在病理状态下则会对血清降钙素原分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会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具有较为稳定的性质,不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而下降,为此在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判断患者发热原因,与血常规检查相比较,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以及可靠性强的优势[8]。本研究结果中,120例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阳性为68例;血清降钙素原检查结果阳性为66例;血常规检查结果阳性为62例,3种方式联合检查结果阳性为98例;由此说明单一检查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检查阳性结果高于单一检查结果数据(P<0.05)。

总之,三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即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血常规检查;并且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对急性感染性发热诊断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

[1] 艾辉,李卓成,林宝虹.血培养联合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对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6(13):1706-1707.

[2] 吴丹霞,姚筱.血清降钙素原在急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1):33-35.

[3] 王东蕾.血液化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16,2(4):26-28.

[4] 易小玲,袁霞.血液检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7):9322.

[5] 唐琳.监测降钙素原在急性感染性发热中的意义[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7):108-109.

[6] 姜艳丽,李建玲.血液化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3):144.

[7] 郭秀仪,张坚胜,何金花,等.血清降钙素原在感染性发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4,34(8):32-33,35.

[8] 张希同.血液化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332-333.

The Value of Blood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Infectious Fever

WANG Hongge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Bin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inzhou Shandong 2566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value of blood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infectious febrile fever.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acute infectious fever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2, 2013 to June 12, 2016.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serum calcitonin and blood routine test; and the different ways of diagnosis, blood test indicators were observed and evaluated.ResultsAmong the 120 cases of acute infectious fever, 68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test, 66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serum calcitonin test, 62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blood test and 63 cases were positive (P>0.05). The positive results of the combined examin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ingle test (P< 0.05). Serum levels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89.61±16.35)mg/L, serum procalcitonin (3.81±0.55)ng/L and white blood cell (14.35±5.26)×109/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viral infection (P< 0.05).ConclusionThree kinds of detection methods, namely serum C-reactive protein,serum procalcitonin,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have high accuracy and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reliable results, and have certain effect on acute infectious fever diagnosis.

blood test; acute infectious fever; diagnosis

R446

A

1674-9316(2017)18-010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8.056

山东省滨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山东 滨州256600

猜你喜欢
降钙素血常规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传染病信息(2022年6期)2023-01-12 08:59:04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2:38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小儿咳嗽也要提防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眼睛也会感染性病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