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隽,张雪玲,李亚军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348726934@qq.com)
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李 隽,张雪玲,李亚军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348726934@qq.com)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二者可以很好的融合。在探讨中医药文化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联性的基础上,分析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诚信意识及职业道德,并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发挥地域优势,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品牌;丰富课堂教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文化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性认知;突出典型示范,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
中医药文化;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医药文化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健康养生理念,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医药院校运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益于增强教育的认同感与感染力,而且有益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既是“人化”,亦是“化人”。中医药文化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蕴含、彼此渗透,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可以有效地融合。
中医药文化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医药文化及其核心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文献显示,中国历史上具有医德风范的代表人物共557人,其中有36位医家的言论在医德教育方面有较大影响[1]。如伟大医学家孙思邈提出的“大慈恻隐”“誓愿普救”“尊重同道”等医德规范,至今对医学界有着深刻的影响[2]。此外,中医药学术思想和典故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趋向[2]。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医药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似的教育功能。
中医药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仁、和、精、诚”是中华民族深邃哲学思想和卓越文明智慧在中医药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3]。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感染、熏陶、教育、塑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从这点来看,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
从道德层面看,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念,具有“上医医国的家国意识,致中尚和的价值取向,医乃仁术的仁爱思想,大医精诚的人格追求,上工治未病的忧患意识等”[3],这些都是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永恒的道德追求。中医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积极引导学生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因此,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的道德诉求。
《黄帝内经·素问》讲:“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就要求医者必须具备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结构。把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其核心价值理念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丰厚的中医药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充分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大学生热爱中医药的情怀,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对民族的自豪感,强化学生的民族凝聚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民热情,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医者必备的医学信念和道德修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中医药院校弘扬中医药文化,发挥“大医精诚”的德育功能,有助于培养医学生诚实守信、精研医道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
中医药文化中“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价值取向及道德追求,与尊重生命、精益求精的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相辅相成。中医药文化中的医学伦理规范、高尚道德境界、职业技能要求、医学道德风尚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和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药院校要运用中医药文化加强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
中医药院校应注重发挥地域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加强文化建设、突出典型示范,将医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列为思想政治教育之首,不断拓展教育方式、手段,寻求中医药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契合点。
陕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医大家辈出,医典论著不胜枚举,中药资源蕴藏丰富,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陕西素有“三秦多名医,秦地无闲草”的美誉。陕西中医药特色鲜明、优势显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4]。将中医药文化优质资源广泛运用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近年来,陕西中医药大学充分利用孙思邈故里药王山的优势资源,通过各种形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普遍认同,营造学习中医药文化良好氛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诵读孙思邈《大医精诚》的论述,学习孙思邈不图名利、潜心钻研医术的事迹,感悟孙思邈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技。积极开辟医德思想“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到药王故里接受医德医风培训,使学生接受“大医精诚”的熏陶,领悟“行医德为本”的真谛。充分利用陕西中医药文化资源,以药王山医德医风教育基地以及扁鹊墓、王焘墓等中医药文化名胜古迹为重点,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进一步扩大医德文化思想的影响力与覆盖面,打造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品牌。
课堂是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结合医学专业和医学生特点,有目的地把中医药文化中“大医精诚”“医乃仁术”“济世活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思想贯穿到教学过程中。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可围绕医术与医德何为重、先收钱还是先救人等问题展开辩论,提高学生的医德修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组织学生参观医史博物馆、医德医风教育基地,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激发他们的爱国爱民热情、敬业诚实的探求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中,渗透中医哲学的理念,讲授气化学说、易经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帮助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中医,去学习中医。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以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为导向,以“理论讲座+实践体验+感悟分享”为主要形式,利用新闻短片、视频等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想水平。
伴随着人们认知世界的多元化、精神世界的分众化、情感世界的碎片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最优的效果,就需要将理论问题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中医药院校要把中医药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性认知。一是优化校园环境建设。建设中医药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文化橱窗、灯杆文化、走廊文化、楼宇文化、室内文化、主题广场,以充满中医药文化气息的校园为教育基地,依托陕西医史博物馆、中药材种植园、校史馆等场所进行教育,突出环境文化的教育功能。二是突出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中医药文化导论》等选修课程,通过教学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中医药大学生的中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三是抓好品牌活动建设。精心打造“5.12护士节”“中医药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不断拓展文化内涵,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深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举办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学生在奉献自我的氛围和活动中净化心灵;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科普文化宣传活动,使学生明确使命和责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是我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5]。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陕西中医药大学充分利用多种载体,深入挖掘、大力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入学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毕业典礼等,号召学生学习邵小利烈士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大爱精神;学习国医大师张学文、郭诚杰悬壶济世、精益求精、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高尚医德;学习背父上学的王国海勇挑重担、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拼搏精神;学习杨善洲、侯伯宇、吴孟超等模范人物心系祖国、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6]。通过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形成了学先进、争先进、创先进、比贡献的良好氛围。
[1] 李倩.利用高校特色,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J].河南教育(高教),2013(2):19-20.
[2] 陈建萍.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2):329-330.
[3] 李隽.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5(2):49-50.
[4]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Z].2011.
[5] 马巧英.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7(3):94-95.
[6] 王秉琦,赵娴,李隽.弘扬杏林文化 强化文化育人[N].中国中医药报,2013-04-08.
ResearchandPracticeontheInteg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ultureintoMedicalStuden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LIJun,ZHANGXueling,LIYajun
(Shaan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Xianyang712046,China,E-mail: 348726934@qq.com)
The core val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greatly correlate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they can be integrated.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and medic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to medic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could help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c sentiments, sense of hones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In addition, it put forward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aths: exerting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creating characteristic bra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ri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nnovating the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perceptual cogn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lighting typical demonstration and enlarging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Medic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192
A
1001-8565(2017)07-0911-03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7.27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2JZ079);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中医药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项目
2016-12-20〕
2017-02-27〕
〔编 辑 李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