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翀,陈武科,王亚峰,邹余粮,姚红梅,左 煌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陕西 西安 710061,595579883@qq.com;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陕西 西安 710061;3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联部,陕西 西安 710061;4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科建设办公室,陕西 西安 710061;5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营部,陕西 西安 710061)
全面托管模式下的医院管理实践与探索*
王彬翀1,陈武科2,王亚峰3,邹余粮1,姚红梅4,左 煌5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陕西 西安 710061,595579883@qq.com;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陕西 西安 710061;3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联部,陕西 西安 710061;4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科建设办公室,陕西 西安 710061;5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营部,陕西 西安 710061)
目的通过对某大型综合公立医院托管县级医院的案例分析,探索托管模式下的医院管理的合理模式与思路。方法以制度建设、优质医疗资源的彻底下沉、人才培养和文化融合为抓手,采取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托管前后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现状。结果托管后医院医疗技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托管县级医院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提升县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水平,保证了医疗质量与安全,并为决策层提供建议,促进分级诊疗工作深入开展。
托管模式;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患关系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A医院)积极落实国家分级诊疗制度,从2014年至2016年间,先后与韩城市民杨医院、咸阳市彬县中医医院(下称B医院)、延安市中医医院和长安区医院共四所医院建立了托管关系。A医院于2015年12月开始了对B医院的全面托管,深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A医院派出了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长期帮扶B医院。作为A医院派出的管理团队认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办院,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员工凝聚力和医院医疗质量,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医院托管效益的最大化。
托管初期,首先制定和完善多项医疗工作制度。在B医院原有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调研,分批次制定了 “危急值”报告制度、医疗安全相关制度、输血管理等50余项医疗工作制度。并狠抓医疗核心制度和岗位职责的有效落实,加强了病例讨论,会诊、转诊,三级查房及病历书写等管理。将各科室日常工作和科室管理情况每月定期以医疗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全院通报,并与科室绩效挂钩,使医院的医疗工作逐步形成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将A医院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与方法逐步输入,优化了行政管理流程,强化了服务效能。
托管后的B医院院长、执行副院长、主要职能部门主任均由A医院选派。对B医院托管的一年时间,A医院先后累计派往B医院20多个专业的专家达到150余人次,常驻专家40余人,所派专家均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与学术地位,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占90%以上,采取“一对一”的传帮带模式,在技术帮扶的同时,把坚持以人为本、待病人如亲人的服务理念传递到身边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把A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带到B医院,使其无论从医疗技术、服务质量还是管理工作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
在此基础上,主动与当地各乡镇卫生院及周边县区各级兄弟医疗卫生单位联系,根据当地的具体需求,组织专家去基层会诊、查房、举办常见病的预防和诊治讲座,将优质医疗资源彻底下沉到最基层,实现各方的合作共赢。B医院托管一年来,与当地县卫计局联合组织了十余次的省市级培训和讲座、举办了全县的乡医培训班,使县级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中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 也是发展卫生事业的决定性资源[1]。人才梯队不健全和技术人员严重缺失,也成为影响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核心问题 。针对B医院存在高级别人员少、人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医疗资源相对薄弱、薪金待遇差、人才流失问题严重等情况,院领导提出了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托管初期,B医院共有医生60位,其中包括执业医师37位,助理医师5位,暂未取得职业资格人员18位。在医生人数严重不足、患者迅速增加的情况下,采取了面向社会择优招聘,加大高职称、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培训学习和考核等有效措施。制定了系统的院级和科室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培训和考核,由派至各科室的专家亲自进行临床带教培养,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知识系统的传授与大家,使B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各项医疗指标的完成。
医院托管本质是不同文化的医院之间各种资源的深度整合。医院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医院文化建设,提出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文化建设理念,并把是否能促进医院发展作为检验文化融合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2]。当地政府将医院进行托管,涉及医院职工切身利益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有得利者,同时也就有失利者,医院及时开展了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的传播与渗透,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维护好医院及职工的利益 。
托管一年来,较前一年同期对比,入院人数和出院人数均别较前一年增长了65%,自2016年5月份外科开诊以来开展各类手术600余例,是2015年全年手术量的5倍多;平均住院日较2015年下降了0.1天,药占比较2015年的71.8%下降到43.8%,门急诊人次同期增长了59%。最主要的是B医院目前已经承担起了当地及周边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治和康复的重任,并且全年无大的医疗纠纷发生。
医院自托管之后,成立了医院绩效考核办公室,针对托管前职工绩效分配低情况,制定了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和绩效分配方案,在反复测算的基础上,加大了工作效率奖励,各临床医技科室人员的工作价值较托管前均有20%~50%的增长。实现了绩效薪酬与工作价值同步增长的同时,更好地调动了医务人员发自内心为患者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之医院整洁的就诊环境和待患者如亲人的人文环境[3],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温暖舒心的优质医疗服务,使得B医院2016年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从前五年的86.93%提高到99.3%。
医院托管后,克服了在人才培养管理方面存在资源短缺、 配套设施不完备等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随着A医院派驻的管理和业务专家的介入和融合, 引入了比较完善的参考体系和实践经验,通过对全院各科室主任、业务骨干和护士长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一批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医院人才培养管理的有力助手,为医院医疗、 护理、 医技、 管理等各岗位建立了一支留得住、 用得上的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在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各专业逐步形成 “金字塔” 人才结构, 真正从医院内部结构体系上培养管理人才[4],确保了医疗质量。
B医院通过经常性地开展病历质量、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等专项检查,确保了医疗质量,在2016年咸阳市卫计局组织的医疗质量检查中,检查专家一致认为B医院病历书写和管理非常规范,住院患者满意度稳居最高。
在承担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重任的同时,还经常性组织专家深入到敬老院、学校、社区开展敬老爱幼活动,一年来,先后深入各乡镇开展义诊活动近50次,充分发挥常驻专家的优势,组织了十余次的省市级专业培训和常见病防治讲座,辐射地区包括当地各乡镇和长武、旬邑、铜川、渭南、宝鸡,甘肃庆阳等省内外县市区。开展了“你体检我买单”、千张健康体检卡免费送、免费白内障复明工程等活动,辐射周边几十万人口。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的美誉度和影响力逐渐扩大,医院品牌逐步树立。
近年来,A医院率先在省内开始了医院托管等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和实践经验。但我们在医院托管工作的推进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托管工作提供一些思考和对策。
托管医院作为一套全新运行机制, 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必须确保医疗质量,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信赖,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要加强特色专科建设,随着农村卫生市场由买方向卖方的转变,特色专科已成为托管医院长盛不衰的根本。
首先要系统评估所托管的医院规模、人才储备、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等情况,根据评估结果指派不同专家、不同周期的资源下沉确保对托管医院的帮扶力度、帮扶质量,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帮助所托管医院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变 “输血” 为 “造血”, 促进托管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托管工作逐步深入,新医疗新技术的开展,疑难危重患者的增加,势必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在医院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同时,会影响基层医院员工的收入和福利,在短期之内并不能让基层医院员工感受到下沉工作带来的益处,甚至员工会对下沉工作以及下沉专家产生负面情绪,政府在初期应给予一定政策和经济支持,减轻托管医院负担 ,逐步建立医院托管模式的长效机制。
[1] 毛宗福,宋麒,王永棣, 等.湖北省卫生人力资源情境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9(3):140 -144.
[2] 林加兴. 大型公立医院对中小型医院帮带的路径选择——托管模式下医院文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医院管理, 2013,11(1):13-15.
[3] 周辉华.现代医院人文管理初探[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29(5):431-432.
[4] 刘冬, 吴牡丹, 许军,等.医院被托管后人才培养管理的实践与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 2016, 14(1):50-53.
PracticeandExplorationonHospitalManagementundertheOverallTrusteeshipMode
WANGBinchong1,CHENWuke2,WANGYafeng3,ZOUYuliang1,YAOHongmei4,ZUOHuang5
(1MedicalDepartment,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E-mail: 595579883@qq.com; 2OncologicalSurger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3PublicRelationsDepartment,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4SubjectConstructionOffice,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5OperationDepartment,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ational mode of hospital management under the trusteeship mode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a county-level hospital entrusted by a large general public hospital.MethodsBased o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complete sinking of quality medical resources,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service quality in hospitals before and after trusteeship by a retrospective control study.ResultsThe medical technology,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hospital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usteeship.ConclusionsThe effective 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trusteeship of county-level hospitals are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service of county-level hospitals, which can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medical treatment, provide valuable suggestions for decision-mak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rusteeship Mode; Hospital Management; Medical Quality;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R197.32
A
1001-8565(2017)07-0882-03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7.20
2016年陕西省软科学项目:分级诊疗模式下陕西省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研究(编号:2016KRM148)
2017-02-01〕
2017-05-07〕
〔编 辑 吉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