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江秀
【摘 要】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与肌肉注射组,每组各45例。穴位注射组采用维生素B1 100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肌肉注射组采用维生素B1 100mg肌肉注射,观察两组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优于肌肉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86.6%,肌肉注射组为71.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注射组临床疗效优于肌肉注射组。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可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足三里;维生素B1;穴位注射;胃肠功能;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271.4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4-0109-03
临床剖宫产后由于术中麻醉作用、手术操作及各种原因造成的腹腔刺激,术后产妇常常出现腹胀、腹痛、肛门排气延长等胃肠蠕动减弱症状,严重影响其术后康复[1-2]。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产妇进食,改善机体营养、促进乳汁分泌及子宫的恢复有重要意义[3]。目前临床多鼓励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但多数患者惧怕术后疼痛等多种原因难以进行。笔者采用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病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本所妇产科行剖宫产术后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数字按照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每组各45例。穴位注射组年龄在20~32岁之间,平均年龄(26.22±2.48)岁,孕周34~40周,平均(37.98±3.11)周,手术时间(34.32±5.89)min,麻醉时间(51.03±7.14)min;肌肉注射组年龄在20~31岁之间,平均年龄(25.38±3.01)岁,孕周35~40周,平均(38.22±3.05)周,手术时间(35.87±5.02)min,麻醉时间(52.23±6.82)min。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孕足月女性,年龄20~35岁;②择期剖宫产手术,术前禁食、禁饮6h以上,术前无胃肠功能紊乱病史;③手术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且手术时间在1h之内。
1.3 排除标准 ①手术时间超过1h或者出血量大于200mL者;②合并有引起胃肠功能障碍的基础疾病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者;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病者。
1.4 方法 两组术后采取常规治疗,包括给予补液、镇痛、加强宫缩及营养支持及常规护理干预。穴位注射组在此基础上,予术后6h后采用注射维生素B1 100mg(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160402),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抽取2mL(100mg)维生素B1,常规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足三里穴,垂直进针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将针推进,达到一定深度后轻度提插得气后,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维生素B1 2mL,以局部酸胀能忍为度,每日2次,最多治疗3d,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术后排便则停止治疗。肌肉注射组采用注射维生素B1 10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最多治疗3d,同样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术后排便则停止治疗。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①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由专科医生从患者由复苏室返回病房后开始观察,并记录。每隔2h听诊患者左上下腹、右上下腹四个区域,如果在两个区域听诊发现肠鸣音,并且在每分钟听诊3次或3次以上则为肠鸣音恢复,并记录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以h计算)。②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从患者由复苏室返回病房后嘱咐患者及其家属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后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
1.6 疗效评价 胃肠功能恢复疗效判断参照2000罗马Ⅱ标准[4]。临床治愈:术后24h内排气或排便,肠鸣音3~5次/min,排气正常,排便每日一次,饮食正常,体温正常,无腹胀感觉。显效:术后48h内排气或排便,肠鸣音较弱、1~2次/min,排气正常,排便2d一次或不规律,进食后轻度腹胀,腹部微胀;好转:术后72h内排气或排便,肠鸣音0~2次/min,排气时间推迟,不排便、饮流食或不进食,腹部膨隆;未愈:超过72h仍未排气,肠鸣音消失,腹胀明显,有恶心、呕吐,需胃肠减压治疗。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齐性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后,穴位注射组优于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肌肉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排便时间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86.6%,肌肉注射组为71.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患者由于术中麻醉及术后操作等因素,易造成肠蠕动减弱的症状,包括腹胀腹痛、恶心等表现,严重影响产妇的产后康复[5]。因此,术后尽早恢复胃肠道功能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术后患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是术后胃肠功能失调的症状是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因此单一的药物治疗往往效果并不明显。中医学理论认为术中对于人体的创伤及麻醉等刺激,可造成人体精气亏虚,脏腑组织气血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气机运化失调,六腑传化失司,胃肠功能失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阻于中焦,腑气难通,造成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因此在治疗上应以扶正、通腑为主。
穴位注射是一种将针刺和药物相结合治疗疾病的方法,能够发挥针刺、穴位及药物三者的综合效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研究中选取足三里作为注射选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胃的下合穴,“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阳明经乃多气多血之经,刺激足三里可补中益气,活血通络,并且其还为胃的下合穴,《灵枢》中记载:“肠中不便,取三里”,实验研究发现足三里对胃肠平滑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当胃肠平滑肌处于松弛状态时,刺激足三里可增强胃肠平滑肌运动,相反当胃肠平滑肌处于紧张状态时,其可表现为抑制作用[6-7]。剖宫产术后刺激足三里,可改善脏腑功能,使麻醉后的胃肠蠕动恢复,促使肠腔内积气排出,使肠道恢复正常。维生素B1是人体内糖代谢过程的重要酶之一,参与了神经组织,平滑肌等能量代谢,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8]。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临床总有效率86.6%,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组,并且能够缩短剖宫产术患者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提示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是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淑芳,李从伟,孔梅.捏脊按摩疗法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9):3289-3290.
[2]彭沛华,衡新华,刘曼,等.剖宫产术后镇痛和进食对产妇胃肠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5):885.
[3]李宏宁,李晓萍,沈伟.麻仁润肠丸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32(5):1153-1154.
[4]Mate AD,Surnare KR,Deolekar SS,et al. Low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due to hepatic artery pseudoaneurysm follow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J Minim Access Surg,2013,9(1):31-33.
[5]马玲,李新玲.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对产妇泌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误诊医学杂志,2009,9(36):8853-8854.
[6]陈艳,刘诗.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7):705-709.
[7]杨琦,黄裕新,李慧艳,等.电针足三里穴促胃动力机制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5):462-465.
[8]马顺茂,孟繁杰,刘红磊,等.维生素B1足三里注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7):1615-1616.
(编辑:穆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