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激情燃烧,使语文魅力无限

2017-01-19 10:59胡忠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范读激情境界

胡忠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31-01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而我们所任教的语文学科也应该是一块激情燃烧的阵地。那激情四射的课堂教学最能激荡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情艺术就至关重要了。那么,到底该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我认为其中有一个由导入到感知,再到体验、升华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1.激情导入,引入意境

任何优秀的作品都具有优美的艺术境界。境界是作者感情的融化、主题的升华。优美的境界,最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因而它最具有感染力,最能使人产生共鸣。我认为教师那充满激情、引人入胜的导语极易将学生导入艺术的境界,使之受到熏陶和感染。这就要求教师感情投入,深入研究教材,从宏观上把握写作的基本风格,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然后用充满激情、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设计好导语,从而很快地把学生的感情凝结到作品的境界中,为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除了用激情四射的导语将学生很快导入境界外,我们还可以充分使用多种教具,特别是现代化的教具以增加直观性,将学生引入境界并使其受到感染。例如,借助音乐创设情境,利用图片、绘画、电视画面的直观性再现美的意境等,就是不错的办法。如在教《腾王阁序》一文时,一开始上课,笔者没有急着去讲述课文,而是先播放了一段电视音乐。在短短的五分钟音乐欣赏中,同学们耳朵听的是悠扬的古筝弹奏,眼睛看的是电视画面中清丽的鄱阳湖晚景。很快,学生便被这动人的音乐和优美的景色所吸引,仿佛已置身在那"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境界之中。我想,这种直观的导入的确可以渗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引起共鸣。

2.激情美读,感受真情

引入意境只是为学生打开了情感之门,此时,学生并未感知到情感之美。而要真正感知美妙的情感,我认为首先要在美读上狠下功夫。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情意盎然的美读,或使人凝思静想,心驰神往,或使人潸然泪下,荡气回肠……。作品所流露出的或婉约、或豪放、或悲怆、或凄凉的情思,往往是教师语言无法表述的。但是,通过反复朗读吟诵,学生却能逐渐感知其中的细腻难言之处,在心灵深处产生情感的共鸣。可是,这一简单而又有效的教学方式却并未引起很多语文老师的重视。"重讲解,轻美读"是当前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的一大误区,这也是导致很多语文课气氛沉闷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认为,美读首先应该从教师的范读开始。教师正确而又富有魅力的范读,凭借声情并茂的表情、和谐婉转的韵律,会更好地再现作品的神韵。凭借声情并茂的表情、和谐婉转的韵律,会更好地再现作品的神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动情的范读最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也最能使学生感知到作者写作的情意所在。其次,教师要设法让学生酝酿自己理解的文本感情基础,通过自己的声音,准确传神地读出文中"神",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人,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境界。

3.焕发想象,体验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用语言唤起人们对事物的种种感受,不像现实和图画那样具有直观性,尤其是作品中的情感,它往往蕴含较深,仅仅表现的感知是不够的,它需要用心灵去体验。因此,教师还必须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欣赏和补充作品中丰富的形象,从而体验作品的真情感,让学生真正达到"文情合一"。由此,想象也就成了体验作品情境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师若想不断激起学生的情感,就必须以丰富的知识、独到的见解、真挚的情感、生动精辟的语言叩击学生的心弦,以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从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想象、补充、动化作品所提供画面、形象,最终形成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念奴娇o赤壁怀古》,词的开篇就展现了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波浪滔天的壮阔景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应通过分析、点拨,充分启发在想象中感受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观,感受历史人物悲壮风流。很快,苏轼当年的豪壮之情化作了滔滔的江水从学生心中奔涌而出。此时,学生们便获得了最佳的情感体验。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能否准确把握文本情感对语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多寻找文本中的激情因素,多积累一些激发激情的方法,让激情在生与师,生与生,生与文的不断交流中燃烧,更好地使学生在具有艺术美的课堂内充分领悟到真、善、美,真正尝到语文学科无限的魅力。

猜你喜欢
范读激情境界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人师”的境界
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