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雷
摘要:散文阅读历来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命题测试的主要内容。从教材编排上看,无论哪一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散文都占据很大的比例。然而散文阅读教学长期以来都让广大师生感到困惑。本人在综合学者同仁对散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以以阜南县郜台乡桂庙初级中学为例,分析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初中;散文阅读;形散而神不散;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90-02
散文素来被冠以"美文"的称号,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录了现当代作家的一系列文质兼美的散文精品。这些精品散文,有的朴素纯净,有的隽永新颖,有的悠远深刻。通过散文阅读学习,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散文的学习,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等写作技巧也有着很直观的帮助。然而,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在散文阅读学习中并不是一种享受式的学习,而是学起来很困难,做起来很困惑。而经笔者统计,散文阅读在中考中的分值所占总分比重,长期稳定在13%以上。如此形势就让散文阅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难以跨越又不得不跨越的坎。
1.散文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脱离实际。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它是教学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它不仅是对教学活动的提前预想,又是对教学活动结束时的归属。课程标准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阅读目标,这是综合了多方面考虑并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纲的要求。但是教师在研读新课标、看齐新课标的基础上,更应该把目光多多盯在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作为农村初中,我们的散文阅读又应该有什么不用于城市初中呢?这也是需要我们切身考虑的问题。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和本次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在教学目标制定环节,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求全责备。新课标的阅读目标是一个总体要求,也就是经过三年的阅读学习之后达成的总体目标,而在我们的教师实践中,我们的目标会出现片面求全的倾向。如郑桂华老师《安塞腰鼓》的教学设计,郑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意图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先感受语言美,再发现文质美,进而感悟生命美。这个"三美"设计无疑使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也受到了广泛的肯定。如此设计从理论上的确让学生实现了梯度阅读,较完整地实现了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的设想。但是教学实施的效果会怎么样呢?王荣生博士评价这样的教学设计,王博士认为会有两张结果:(1)目标的多头,会演化成"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局,目标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逻辑联系,学生搞不清自己要读出什么,教师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搞。(2)目标的悬置。教师不知道讲到什么程度算是达成了目标,甚至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教师增加过多的链接知识,导致学生忽视了文本。所以说,一篇散文的阅读,是不是必须涵盖三维目标呢?笔者认为是不必的。但是桌案上、网页上的教学目标往往都是如此求全责备的。
二是教条主义。新课改的迅速展开,要求教室不再是"一言堂",教师也不是课堂主宰,学生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主体作用微乎其微。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很少会考虑学情,哪些知识是学生的已知,哪些知识是学生的未知,又有哪些知识是学生的难点。大部分老师都是按照教学参考书和考试大纲来制定教学目标。这就形成了散文教学中的教条主义:教参上写什么,教师叫什么;考试考什么,教师讲什么。如下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3)领会课文按空间顿序安排材料的写法。这样的目标乍看之下并没有问题,但仔细琢磨,不难发现如此目标,根本没有考虑过学生的学情。这样的目标放在任何一篇散文阅读课堂上都是可行的,而学生的学情是怎样的?
1.2文本解读僵化唯一。新课改的初衷是要培养创新人才,这就需要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毋庸讳言,一些教师非常擅长"新瓶装旧酒",他们有着"交权"的觉悟,但又怀疑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些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根深蒂固,对学生的能力不放心,上课时迫不及待地灌输自己准备的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师并不鲜见,我们新课改搞得轰轰烈烈,有了学案教学,有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新课改的春天并没有真正到来。如阅读朱自清的《匆匆》,让学生写下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一个学生写到:"象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但是试卷上却是一个大大的叉,因为与标准答案并不符合。我们把新课改搞得再轰烈,也抵不上教师一个叉。文本解读的僵化唯一,严重阻滞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3文本被忽视。上文我们刚刚谈到学生在散文阅读过程中被忽视的地位,而散文文本也经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教育大家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在教学实践被泛化运用,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过于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对教材做了许多无谓的延伸和拓展。如王荣生在评《安塞腰鼓》课例时提到该课的作业,教师在补充安塞腰鼓的存在现状之后,让学生为安塞腰鼓写一段宣传广告。这样的作业已经脱离了文本,也许编写宣传广告来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是一种能力,但是对于文本来说,无疑是天马行空,舍本逐末了。
2.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2.1打造对话式课堂。传统的散文阅读课堂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别看做一张有待涂染的白纸,教师把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单方面地传授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是不存在对话形式的。前文我们已经论述,要想通过文字的赏析来领悟散文的思想情感,阅读课堂需要建立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两个层次的对话。
首先,应建立学生与散文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并不能单靠几遍诵读所能实现的。这需要教师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来引导。而是在课堂实际中,教师很多时候站到了学生和文本之间,割裂了两者的直接对话。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离开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位置,其次设置相应的启发问题,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和多元解读。
另外,还需要教师留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文本,就难以形成整体感知,没有整体感知,后面的品读语言、理解情感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了直接对话,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才能在散文阅读中逐渐形成。
其次,应着重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传统教学模式中也存在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对话,但是这种对话多是虚设,一旦学生回答偏离了教师的预设,教师就会否决学生并给出正确答案。在这种对话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要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需要教师"屈尊罔顾",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唤起学生的生活阅历,并和学生一同学习,共同思考,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当学生的回答出现偏差,不能直接否决,而是提出新的问题,来及时纠正。教师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师、学生、文本这三者都是对话的主体,三足鼎立,不宜偏废,地位相等。当教师真正放下自己的权威意识,平等对话的大门才能打开。
打造对话式课堂,要紧紧围绕学生、文本与教师三者。在散文阅读课堂上,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和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对话,学生才能通过散文阅读提高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2.2打造体验式课堂。"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面对新知识,会先搜集自己已经的旧知识,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进行阐释说明,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理解。这同样适用于散文阅读课堂。因而在散文阅读课堂上,我们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求知欲点燃,打造体验式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对散文文本进行切身感悟,把文本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比照,引发学生自己的内省。
教师应化身散文阅读体验的引导员。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稍浅,缺乏与文本符合的情感体验。即便有过相接近的情感体验,学生也未能做到有效迁移,触动已有的情感积淀。因此需要教师化身散文阅读体验的引导员。如学习冰心《谈生命》一文,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只有生与死,成功与失败这种直观的感觉,而对于生命本身的意义却因为生活阅历和情感积淀不足而甚少思考。而单单通过冰心的文字,让学生去感悟和总结,最后的结果也只是作者观点的传声筒。我在课堂观察中看到一位教师巧妙处理。这位教师并没有直接介绍冰心,而是做了一个活动。她让学生们端正坐好,要求闭上眼睛一分钟,不要说话,去用心感受那份黑暗。但是她把睁眼的时间延迟了。等有学生偷偷睁开眼睛时,她才结束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其实就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激发了学生对光明的渴望,这是生命的要义之一。有了这份体验,再去学习《谈生命》也就为文本的解读打下了良好的情感体验。这份体验是教师无论用如何丰富到位的语言都无法传授的。
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创设一定的情感情景,来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如讲授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一文,教师可以播放日本侵华战争的影视片段,这就可以让学生对于背井离乡、漂泊沦落感同身受。创设情境的手法有很多,还可以通过激情朗读、配乐朗诵等声音营造,通过走出课堂、实地观察等实践活动实现。这需要教师根据文本需要、学生条件等综合因素考虑,但是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打造体验式课堂,让学生拥着自己的情感经验来解读散文文本。
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难以跨越又不得不跨越的坎,它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历年中考的必考点,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逐渐升温。找到更可操作的散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让教学实践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这是研究散文阅读教学同仁的一大心愿。
参考文献:
[1]郝春燕.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2.
[2]黄晓英.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
[3]柏萍.自我意识培养与中学散文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