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德育工作

2017-01-19 15:14巴桑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主体德育

巴桑

摘要:德育教育在现代教育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可培养学生形成爱国精神,并形成艰苦奋斗、严谨细致、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目前,初中德育教育仍旧包含较多不足,本文就初中德育状况展开研究,并制定了突破困境、科学发展的实践对策。对提升初中德育教育水平,开创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丰富内涵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初中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34-01

1.扩充德育主体

德育教育并非单纯的学校工作职责,更应是全体社会应承担的必要责任。为此家长与社会成员均 应热情、主动、积极的参与至对初中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活动之中,形成全民皆师的良好教育氛围,令德育主体有效扩充。

德育工作人员可配备专职员工,同时可也以是学校不同学科的专人教师。应令初中德育渗透至不 的教学环节之中。另外,初中学校应定期与家长沟通,向其反馈学生近期的思想动向与具体的行为表现,主动的呼吁并倡导家长同学校教育确保统一一致性。可同家长进行电话联系、信函沟通、邮件联络以及微信互动等,令家长实时明确学生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及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初中教师应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长期出门打工,因此家庭教育势必缺失。为此教师应给予该类学生重点关注与跟踪。应同身在外地的学生家长保持短信、电话以及邮件联系,令父母及时的知晓孩子发展动态。另外,学校还可同大型社区进行积极联合,成立社区宣传栏,主动采纳开发委与地区派出所针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应定期组织开展演出以及各类丰富的竞技比赛活动。令学生逐渐的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良好的价值观,养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2.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性

教育作为一种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功用就在于把人类所创造科学文化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性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这就是说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进步做贡献。而以往的德育教育只重视德育目标的制订和德育道德规范的灌输,缺乏对人的关注,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重外律、轻内省,难以体现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偏离了教育的宗旨。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应该自己教育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采取的不是束缚、强制灌输的方法,而应是体验、醒悟,通过发挥人的主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格,让德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可以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和班委会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开始各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安排,最后取得成功,体验到作为主体的一种精神满足感。

3.把握德育内容

现在初中进行的德育教育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公民教育,教育学生当一个合格的公民,拥有社会意识和公共道德,行为文明。二是法制教育,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一个文明社会的象征,初中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法治意识。但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大多数初中学生仍然对法律十分无知,犯罪率上升和犯罪年龄趋低的状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初中学生心理的健康情况就是道德教育效果的直接反映。要想提高德育实效,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4.树立榜样,身教重于言教

范例、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方法。学生的可塑性极强,通常被人们形容成一张"门纸"。在这方面老师和周围的人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学生期社会性学习的特点主要是"模仿学习",只要身边有这样的人、事,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学生们自然就会习得。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老师,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这话一点不假。我们发现,同样的一个班,教学严谨的老师上课,学生注意力集中,自由散漫的老师上课,学生就容易开小差。我们带学生外出,老师爱护花草,爱护公物,不乱扔果皮,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模范作用,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就便现在行动上。同时,及时发现:正面典型,让学生学身边人身边事,效果明显。在品德课教学上,要强调转化而非传递,重视创造而非遵循,师生在合作和交流中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自身修养的提升。

5.结论

做好初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是作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道德教育工作的好坏同班主任自身的人格、德育观念、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是密切相关的。此外,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和班级组成都会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所以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教师应当注重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性、针对性,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主体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