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华�オ�
[摘要]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讲解轻体验,学生接受的只是生硬的知识,难以获得自己的感悟。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学生能深入文本去体验、品评,与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分析当前体验式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创设体验情境、立足文本诵读、依托文史资料、注重写作拓展等方面提出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体验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04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独特的认知,并将之内化为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提升其文学素养。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机械接受、枯燥记忆的状况,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角”,融入自己的体验去品评文本,让原本陌生的知识得到内化升华。
一、创设体验情境,叩开学生心扉
1.在语言情境中体验。教师赞美、激励的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启智、怡情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去主动探究、积极体验。因此教师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亲和力,能带给学生融融暖意,让他们如沐春风。教师的语言要幽默风趣,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带领学生以积极的心理去参与阅读。教师要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去感悟、去体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地,从而与文本产生共振。如在读《背影》一文中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时,要读出一丝丝忧伤;读父亲为“我”买橘子时,要读出父爱的纯朴与炽烈。教师还要善于用语言煽情,如在读《幽径悲剧》一文时,教者让学生将幽径被毁前与被毁后进行比较阅读,回答:“是谁毁灭了美?既然是悲剧,为何要把幽径藤萝写得如此美呢?”以此驱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读这段内容时,要读出哀鸣、控诉、呼号,让“愚氓”受到谴责。
2.在角色表演中体验。初中语文课文,有很多篇目适合被编排成课本剧,如《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皇帝的新装》、《多收了三五斗》等,学生在编剧、导演、扮演中调动探究热情,深入研读,分析人物的心理、动作,揣摩人物的性格,在不知不觉中亲近了文本。
3.以多媒体丰富体验。多媒体集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能化抽象为直观、变单调为丰富,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更快地进入阅读情境。如在《济南的冬天》一文学习中,教者以视频呈现雪后秀美的山景,让学生感受到雪后山景之“妙”——妙在雪光、雪色,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态,薄雪如害羞的少女。
二、立足文本诵读,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要摒弃灌输式的讲解,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还课堂琅琅的读书声。诵读,能使学生亲近文本,将无声的文字与有情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实现眼、心、口、耳并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朗读,用心品读,读出其中的意蕴。如读《春》一文时,教师首先要讲解必要的朗读技巧,有停顿的节奏、语速的调整、情感的变化,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在体味作品情感的基础上进行配乐朗读,由此学生就能感受到一个欣欣向荣,富有生机活力的春天了。
三、依托文史资料,引发情感共鸣
苏教版教材中有众多古今中外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蕴含着作者丰富的心路历程,如何让学生跨越时空,深入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这就需要教师要依托文史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从而体察作者的内心感悟。如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教者为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社会环境分析人物形象,而向学生介绍写作背景:“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人们仍处于麻木状态。1917年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鲁迅先生创作了小说《孔乙己》。”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去探究人物悲剧命运的内因。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文,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能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文史资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从不同的层面去分析问题,从而提升其语文素养。
四、注重写作拓展,强化学生体验
部分教师将语文教学的几个版块生硬地割裂,其中读与写是紧密相依、相容共生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外化。学生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本产生心灵的碰撞,会有一种不吐不快之感,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开展写作训练,可仿写、续写、扩写等,从而强化学生体验,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后,布置作业:“愚蠢的皇帝在举行游行大典后会怎么办?是处死说真话的小孩,还是悔过自新,不再在穿衣上耗费精力,而去精心料理朝政?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尝试运用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写一个续篇。”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充满人文气息,充满生命活力,语文教师要跨出应试的樊篱,将阅读的舞台交还给学生,开展体验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徜徉于文学殿堂,与作者、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