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寿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的疼痛称之为头痛。头痛病因繁多,可以是头颅部的局部病变,也可以是全身疾病的原因所致。
由中华医学会公布的“中国头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国内地18~65岁人群中,原发性头痛(未知病因的)发病率为23.8%,近1/4中国人遭受头痛困扰。其中,最常见的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分别为10.77%和9.3%。
常见的头痛类型有以下3种,治疗用药则各有不同。
1.紧张性头痛
由于头颅周围肌肉的疾患、中枢敏感化及调节功能障碍所致。患者多在20岁左右起病,男女均可患病,但女性多见,约占75%。大约90%以上的患者为两侧颞部、后枕部、头顶部或全头部疼痛,头部有束带样紧箍感,呈轻一中度发作性或持续性疼痛,病程数日或数年不等。疼痛间隙期,患者日常生活不受影响,不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等症状,但有后颈部、肩部肌肉压痛点,僵硬感。有的患者可有持续性头痛,甚至长达10~20年。
紧张性头痛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选用阿米替林25毫克/次,1日1~2次;盐酸乙哌立松可抑制肌张力过度和疼痛反射,口服剂量50毫克/次,1日3次,饭后口服。
2.偏头痛
偏头痛是又一常见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偏头痛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男女患者比例为1:2~3,人群中患病率为5%~10%。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其亲属出现偏头痛是一般人群的3~6倍。
偏头痛分无先兆和有先兆两个类型。无先兆偏头痛占偏头痛的80%。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心理障碍、疲劳、哈欠、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女性月经来潮、饮酒、空腹饥饿可诱发疼痛。头痛多呈缓慢加重,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额颞部搏动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
有先兆偏头痛约占偏头痛患者的10%。发作前出现先兆,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在面一手区域分布的感觉异常。头痛在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发生,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额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多尿、易激惹、苍白或出汗、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疼痛一般在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4~6小时或十几小时,甚至数天。头痛消退后有疲劳、倦怠、烦躁、无力和食欲差等症状。
偏头痛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用麦角胺咖啡因片,在出现先兆或开始隐痛时立即服用1~2片,如无效,隔0.5~1小时后再服1~2片,每次发作一日总量不超过6片,每周总量不得超过8片;英明格成人口服100毫克,30分钟后头痛开始缓解,症状复发可在24小时内加服,但总量不应超过300毫克。
3.器质性头痛
器质性头痛是由于各种头颅内病变(如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头颅外伤)、全身性疾病(如发热、内环境紊乱)以及滥用精神活性药物等产生的头痛。
应对措施是治疗原发性疾病,原发性疾病治愈后,头痛一般就会消失。
此外,若是单纯性的头痛,用药可以选择:阿司匹林,成人1次0.3~0.6克,1日3次;布洛芬,成人1次0.2~0.4克,每4~6小时1次;消炎痛,成人1次25毫克,1日2~3次,饭时或饭后立即服;以及曲马多、中药柴胡口服液等。当然,如果伴有其他症状或用药2~3次后无效应及时就医。
链接
缓解头痛小贴士
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通常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但是缓解头痛症状有一些通用的方法。
◎冷敷:用冰袋或者凉毛巾直接敷在额头。对于感冒发烧以及酒后引起的头痛效果很好。
◎热敷:对风寒感冒、受凉、血管痉挛引起的头痛和神经性头痛有较好的作用。
◎针灸治疗:主要穴位有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
◎听轻音乐:有镇定作用,可缓解头痛。
◎深呼吸:可缓解紧张性头痛。
◎穴位按摩:按摩百会穴、太阳穴、列缺穴。
◎葱白治头痛法:将25克葱白捣烂,加研成细末的白附子、川芎各25克敷于两太阳穴1小时后取下。
◎外出5分钟:出门散散步,转移注意力。
◎闭目养神:在光线较暗的房间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