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热点领域及演化的知识图谱分析

2017-01-19 01:32包玉泽高丹阳
皖西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热点农业农村

包玉泽,高丹阳,许 心

(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热点领域及演化的知识图谱分析

包玉泽,高丹阳,许 心

(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对改革开放后其研究热点和演进路径进行系统梳理,揭示演化规律,对推动未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学术期刊

农业经济;知识图谱;研究热点;CiteSpace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也为工业提供原料,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同时,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人口仍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尽管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国农业和农村在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被认为是一个横亘在中国现代化道路面前的现实难题,其发展决策一直在我国经济决策中居于重要地位,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力,试图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农业经济研究备受重视,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国内已有学者对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的热点和演进过程做了相关研究,然而他们的研究或者聚焦于农业经济理论的某领域,而不是将其进行整体讨论;或者是基于主观判断,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本文基于定量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方法,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将对农业经济研究的前沿热点、主题结构演进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1 数据与分析工具

1.1 数据来源

由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具代表性和权威性[1,2],我们首先从中选取我国农业经济研究领域中具有权威性的五种期刊——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史、农业技术经济——作为样本数据库。同时,为使样本数据足够大、保证研究的有效性,根据农业经济研究领域期刊的影响力和被引用情况[3],另外选取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农业现代化研究等期刊作为补充,它们在2013年的影响因子分别达到了0.906、0.982、1.265。我们以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识门户网站——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数据库,以“农业经济”为检索词,以“主题”为检索项,选择检索时间段为“1979~2012”,分别对以上8种杂志进行逐一检索,最终共得到1 334篇文献。

1.2 分析工具

CitespaceⅢ软件是陈超美博士在2004年开发的,在Java程序环境下能够对文献进行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生成可视化图谱,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数据强等特点。CitespaceⅢ通过对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进行切片和合片,可以实现三方面的功能:一是通过分析词频共现次数的高低和中心度来探索领域研究热点;二是自动生成聚类知识图谱,进行分类;三是揭示研究领域主题结构和演进历程。本文采用词频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探究农业经济研究热点;提取主题词,做出时区图,以分析农业经济研究主题的演变路径。

运行CitespaceⅢ软件时,本文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将关键词作为网络节点,时间间隔(Time Slices)设置为2,即以每两年为一个时间段,由于1979年出现的文献量较少,故将时间区域设置为1980至2012年,即分为了16个时段;阈值设置为(3,2,20),意即关键词出现次数大于3次,关键词共现次数大于2次,关键词之间的相似性大于0.2等三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在以上设置的基础上运行软件,生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通过共词分析、时区图等科学计量法,以揭示研究农业经济研究的前沿热点、主题结构和演进路径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热点

中心性是知识图谱分析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常被用以检测网络拓扑中各节点取得资源以及控制资源的能力。通过计算节点的中心性,能够找出在整个农业经济管理研究中发挥战略作用的关键节点。关键节点是连接其他节点的桥梁,节点作为媒介的联络作用越强,就代表这个节点的中心度越强,意味着它对其他关键词的控制性就越强。

图1 农业经济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整理统计结果,得到农业经济研究领域关键词的被引频次和中心性(见表1,限于篇幅,仅罗列被引频次大于20的关键词)。其中,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发展、中国农业以及农业现代化五个节点的中心性均大于0.1,中心性较高。其中,农业经济和中国农业是本文讨论的研究领域和地域,故此两大节点在后面的分析中可忽略,主要分析其他三个研究热点及热点的发展趋势。

表1 关键词词频与中心性

通过CitespaceⅢ软件,我们可得到农业经济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1),图中节点颜色对应着关键词所属年份,节点厚度则与该年份内关键词出现频次成正比。从中可见,各大农业经济研究热点的历史演变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都是为了解决特有的时代问题而展开的探讨。

(1)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关键词中频次最高、中心性第二高的节点,出现早、持续时间较长,这主要是由于从改革开放之初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决温饱问题,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加上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农业生产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要热点,并随着时间的变迁,其研究重点也逐渐从激励机制问题转移为农业生产要素的缺失、生产环境恶化、劳动力缺乏等问题[4]。与之相关联的关键词主要是粮食生产、种植业、农业资源、农业技术、农业经济效益、农产品流通等关键词。其中,不同时期关键词的变化也反映出早期的研究思路主要是以提高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之后逐渐开始关注生产结构、流通、效益等问题。

(2)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在知识图谱中出现的频次不是最高,但中心性却是最高的,为图谱中最为关键的节点,这主要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农业生产、农业现代化等最终都可以归于农业发展,是其中的一部分。在1978年后的不同时期,关于农业发展研究的重心也由于不同时代遇到问题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宋洪远[5]将其分为五个阶段:1978~1984年的超常规发展期,该阶段我国开始施行家庭承包制,农业生产是其重点;1985~1988年的稳定发展期,该阶段我国实施了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1989~1992年的恢复性发展期,政府逐渐加大对农业的投入;1993~1998年的快速发展期,该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农产品市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1999年到现在的结构战略性调整期,要解决的问题是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逆转和和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从与农业发展联系紧密的关键词中可见,发展的中心是农村经济发展,最终都是为了农民。

(3)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在知识图谱中出现的频次居第五位,但中心性却居第二的节点,并在时间上几乎横跨整个研究周期。这表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19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学者在传统“四化”(电气化、机械化、化肥化和水利化)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农业和生态农业才是真正内涵上的农业现代化;1990 年代后期以来,大家一方面越来越关注生态、粮食等问题,学者认识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加入WTO及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学者开始以全球化眼光来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4)热点的发展趋势。近年在知识图谱中出现的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主要有新农村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结构。这是由于在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生态环境、耕地、劳动力、资源浪费、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等。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产业结构和质量问题成为突出矛盾,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此外,我国从新世纪开始已具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客观条件,此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也是了顺应时代潮流,但对新农村的内涵存在争论,部分学者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部分学者则认为新农村建设不应该单纯走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将农村变为城市,其内涵和发展方向应该追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于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倒逼出现了这些农业经济研究热点。

但应引起注意的是,知识图谱中关键词各节点之间都有引线相连,图谱中没有什么突显点,即没有孤立的节点,表明研究之间具有相关性,几乎不存在新兴研究。而从学科渊源而言,农业经济学科具有交叉融合的性质,是由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复合而成的交叉学科,且更多具有经济学科的属性,属于部门经济学的范畴,兼具有其他学科的特点。因此,相关学科的新动向都会对农业经济研究产生影响。同时,农业经济研究的应用性也较强,而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与农业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转型中存在很多特殊问题,这为农业经济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对象,为理论的突破提供了实践基础,但仍须保持融合与交叉这个特点,这是提升研究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2 主题结构演变趋势分析

图2 农业经济研究主题结构演变时区图

利用CitespaceⅢ分析主题词得出的时区图,能从时间维度上帮助我们探究农业经济研究的演变规律,更清晰地展示各主题的更新和相互影响等演变过程及趋势。本文运用该软件从题名、摘要、标识符和描述符中自动提取主题词,用来表征相关文献的研究主题,由此得到了农业经济研究主题变化的时区图谱(见图2)。

(1)研究主题演变的阶段特征。从图2中可见,前述的三大研究热点都出现于1980年代初期,文献数量也是最多的,之后主题的涌现集中于198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和2006年后,而新世纪之初出现的新研究主题较少。据此,我们可将我国农业经济理论研究主题的演变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4年,主要以农业生产为研究主题;第二阶段为1985~1992年,研究聚焦于农业发展,并以农村经济改革和科教兴农两个领域为研究重点;第三阶段为1993~1999年,农业产业化开始成为研究的中心;第四阶段为2000~2005年,研究开始聚焦于农业结构调整,除此之外的新主题较少出现;第五阶段为2006~2012年,研究侧重于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其中的新农民和工业化建设。

(2)研究主题演变各阶段的关系。通过农业经济研究主体结构演变的时区图中各时区段之间的连线关系,可以看出各时间段之间的传承关系。其中,前三个阶段中节点的连线较多,并且主要是和第一个阶段的节点相连,说明1985年之后到上世纪末的研究多是延续之前以农业生产为重点,研究的传承关系较强。同时,随着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稳定的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有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于是,从第四的阶段开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仅要面对资源约束,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的约束情况,研究主题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延伸为农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农村改革开始进入新阶段,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引起重视,研究主题也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通盘格局之下,聚焦于,主要针对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问题,研究主题与1980年代初研究主题以及农业产业化的连线较多,传承关系较强,表明其研究可看作是1980年代初主题的延续,传统小而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得农业产业化继续被视为改造中国特色的小农生产方式的主要手段。

(3)知识热点演变与政策热点的关系。宋洪远[6]依据农村改革的标志性变化,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这与农业经济理论研究主题演变的阶段性划分基本是一致的。为进一步验证农业经济研究的知识热点与政策热点之间的演变关系,本文将“中央一号”等政策文件与农业经济研究主题进行对比分析。中央历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和“三农”问题有关,该文件对我国农业工作的纲领性和指导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故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但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1987年至2003年之间并没有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因此,我们用党及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的重要文件来代替进行分析。于是,我们可得到中国农村改革与农业经济研究热点的阶段性变化对照表(见表2)。从表中对比可见,各阶段知识热点与政策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其中,在第一阶段,研究的热点围绕农业生产相关问题展开,政策焦点是从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着手,改变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形成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并提出要进一步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在第二个阶段,知识热点是农业发展,并以农村经济改革和科教兴农两个领域为研究重点,同期的政策热点则是改革农产品流通制度、科教兴农等内容,实践中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逐步趋于多元化;第三个阶段中,由于小规模农户经营所引发的技术进步相对迟缓、规模效益差、投入能力弱、与市场脱节等问题,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尝试,实践中的成功逐渐被政府认可并形成了社会共识,1995年《人民日报》发表了《论农业产业化》一文,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也成为知识研究的热点。在第四阶段,由于长期追求粮食作物产量为目标的发展形成了粗放型经营方式,农业结构单一、雷同,特别是在实现了农产品供给从短缺到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之后,中央在1998年即已做出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判断,农业部在1999年的《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和优化种植业作物和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同时,农业结构调整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第五阶段中,2006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拉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序幕,2007年提出加大培养新型农民,同时开始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改革等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新农村建设也成为理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表2 政策与理论研究热点的阶段性演变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3.1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我国学者对中国农业经济问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据此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的价值取向是实用。科学研究中存在两种紧密联系的价值取向,即理论取向和实用取向。理论取向衡量一项研究的价值时考虑的是是否有理论价值,最终是否会对人类知识整体做出了贡献。实用取向则在衡量研究价值时采取的标准是该研究是否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否解决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或是否解释了事实[7]。农业经济研究一直围绕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三农”的热点问题展开,体现了重视现实性和实用价值的研究价值取向,这与农业经济的应用性学科属性相一致,但有两方面可能需要引起我们注意。一方面,可能造成研究过程中重事实、轻理论,重问题的解决和对策建议、轻理性思考和哲学把握、提升,造成研究成果无法形成体系,进而造成有学术无学派,有理论无体系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逐渐完成、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相对规模的萎缩、地位的相对下降,农业特殊性逐渐消失,实用取向的农业经济研究对象和重点会逐步失焦[8],西方国家农业经济学科在过去三十多年发展的萎缩窘境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政策研究是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的中心。农业经济研究的热点、主题结构的演变与我国的“中央一号”等农业政策文件具有高度相关性,表明政策研究一直居于核心地位。其原因首先在于与政府的引导有关,通过发布自科、社科基金的课题指南或招标等方式来影响研究主题,政府对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的主题设置和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其次,随着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进程的不断加深,问题也随之突显,吸引一部分学者主动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这也与政策重心不谋而合。最后,从西方农业经济研究的发展历程看,这也是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农业经济学在西方从诞生之初,其研究对象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演变,研究重心大体上经历了三次变迁:最早以农场经营为核心,后来转变为以政策研究为核心,继而转变为市场研究与政策研究并重[8]。政策研究为核心主要是在经济起飞过程中,解决温饱问题、减少贫困等都需要对政府如何进行支持的政策进行探讨。

(3)理论体系构建有待加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三十余年的发展经验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普遍关注,关于“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的讨论受到了国外舆论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这不仅可以拓宽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也将会为农业经济学的知识创造和积累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空间。但以政策为中心、实用价值取向的农业经济研究在方法上重归纳、轻演绎,加上其知识体系上的多样性与交叉性, 从而导致了缺乏统一的“知识内核”的同时, 几乎成为了“一筐土豆”的堆积体[9]。而人类知识整体发展、运动的历史表明,科学研究的结果只有进入到知识整体的核心部位(即达到哲学或逻辑—数学层面),才会不被知识运动的离心力所甩出,被遗忘或被边缘化[7]。因此,农业经济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不仅体现在对当下问题的解决,最重要为人类知识体系的建构做出贡献,而目前的状况只会使研究更加靠近经验性研究领域,从而难以建立起完整的学科理论和知识体系。

(4)前瞻性研究不足。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应是探索、认识未知,当前的大多数农业经济研究在多数时候只是扮演了政策解释的角色,缺乏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前瞻性动态理解和探索。在西方国家最近几十年,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对象开始覆盖传统农业经济的研究领域,农业经济研究向这些学科的扩张却受到限制,而这种趋势在我国表现不明显。另外,农业经济研究具有跨学科门类的特征,涉及经济、管理、农学等不同的知识领域,这些学科的新发展与农业经济研究的结合都会产生新的研究热点,这都要求农业经济研究要保持开放性、多样性与交叉性,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交叉,从而延伸出一些新理论。加强前瞻性研究也能通过知识创造去构建农村与农业经济,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和我国农业发展进程,而这一点可能才是农业经济研究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3.2 存在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一直以来,我国学者对农业经济研究的梳理主要是基于个人意识进行的定性研究,且这些研究多是针对某一方面的农业经济研究,少有对农业经济研究文献进行整体上的分析。本文利用CitespaceⅢ软件,通过共词分析、时区图等科学计量法,研究了农业经济研究的前沿热点、主题结构和演进路径,得出的研究结果不仅客观而且涉及了农业经济研究的各个层面。但正如Tijssen[10]所言,关键词(主题词)共现分析仅仅是对摘要的快照,可能无法准确体现学者的全部思想,并且有时文献作者选择的关键词可能与其要表达的涵义并不相符,这也会对本文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此外,虽然本文希望梳理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但由于期刊范围的局限以及只提取高频关键词(主题词)等因素,可能所展现的农业经济研究发展并不全面。因此,未来研究可在科学计量法的基础上加上定性研究的比重,进一步使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文献做更加详细的解读;也可以进一步扩展所选杂志范围,通过大数据分析加强研究结论的严谨性;此外,还能通过对外国农业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的研究,与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的发展开展对比分析。

[1]姜春林,李江波,杜维滨.基于CSSCI的我国管理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8a(12):55-58.

[2]姜春林,杜维滨,李江波.经济学研究热点领域知识图谱:共词分析视角[J].情报杂志,2008a,27(9):78-80.

[3]侯庆磊,赵世华.农业经济类期刊学术影响力对比分析与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5):247-251.

[4]刘智卓.中国农业经济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4):26-27.

[5]宋洪远.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J].理论导报,2008(7):11-12.

[6]宋洪远.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霍永寿.知识的整体性与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基于哲学认识论的科研评价问题思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5):84-88.

[8]于晓华,郭沛.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5(8):89-96.

[9]罗必良,欧百钢.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分类解读与重新构造[J].农业经济问题,2010,28(1):74-80.

[10]TIJSSEN R J W.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Structur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classification Analysis of Energy Research [J]. Research Policy, 1992(21):27-44.

Knowledge Map of Research Hot Spots and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in China

BAO Yuze, GAO Danyang, XU Xin

(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Due to the basic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in national economy,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has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It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uture research that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hot spot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revealing the evolution rules. Based on 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cation database related literature as the object and CiteSpace software, using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co-word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hot spots, get the time zone map according to the key words, analyzing the evolvement process of topic structure. In general, the paper concludes the research hot spot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find that the research is practical value orientation, policy research is the center,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prospective research is insufficient.

agricultural economics; knowledge map; hot spot; CiteSpace

2016-09-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蔬菜产业价值网络组织模式与组织效率研究”(12BJY1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C790002)。

包玉泽(1974-),男,河南南阳人,副教授,在站博士后,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创新管理;高丹阳(1990-),女,山西岢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知识管理;许心(1989-),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产业经济。

F32

A

1009-9735(2016)06-0051-07

总库中相关文献为对象,采用词频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探究研究热点;根据主题词得到时区图,分析主题结构的演化过程。得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的热点,发现研究是实用的价值取向,政策研究是中心,理论建构和前瞻性研究方面存在不足。

猜你喜欢
热点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热点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