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策
从《老炮儿》说怀旧
文/张策
编辑部希望就2015年的文化事件有所评论。查《现代汉语词典》,关于“事件”一词的定义是一句话,“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2015年,纷纷扬扬的事有,能否构成事件,不好说。
脑瘫诗人的走红,可以说是网络造就风尚的典型,但是不是“不平常”,恐怕未必。而且,用脑瘫来做招摇,其实是对诗人的不尊重。这样的事,不说也罢。
一批中国作家入选诺贝尔奖的传闻,只能是聊以自慰的“心灵鸡汤”,当不得事。而且连这碗鸡汤是哪个煮的,都说不清楚,因为有中枪的作家也站出来辟谣了。这事说自我陶醉都是褒奖了,只能说是有人无聊。
电影票房的年终结算,是很让一些人兴奋了一阵的。但票房不等于质量,是聪明人都明白的道理。而且,这笔账算文化事件还是算商业业绩,恐怕也是有争论的吧。所以,此事只能搁置。这话有些像外交辞令。
若称得上是事件的,应该也就是鲁迅文学奖的颁奖了。但这种事风光归风光,意义也重大,我却认为还是在文学圈里更被关注些。放大到文化的层面上,则要看给社会带来的思考有多深。奖是届届发的,说起来也就不算不平常。
这样数来,我倒是觉得年终岁尾,冯小刚出演的那部电影《老炮儿》,应该算个事件。虽仅仅是一部电影,但它的影响,却有值得说的地方。
关于《老炮儿》,评论多多,网络上也议论多多。现在的一部电影,除了制片方搞的那些狂轰滥炸式的宣传,真正的深刻评论大多寥寥,由此引发出种种议论和感慨,更是很稀奇的事情。关于冯小刚的表演,关于导演管虎的构思,我不想多加评论,我只是觉得围绕着这部《老炮儿》,弥漫着的那种怀旧情绪,值得我们关注。
说怀旧是一种文化,可能有异议。但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怀旧情绪引起了社会的共鸣,那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了。
怀旧其实是文学艺术常见的主题,甚至可以说是很老套的东西。当年的辉煌,当年的眷恋,或者是当年的伤痛,都是人们挥之不去的情感,像根刺,时时地在心底刺痛。“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对时光不再的感叹。“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是对逝去爱情的悲鸣。而在《老炮儿》当中,这种怀旧更加复杂,褒者有之,贬者有之,似乎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老炮儿”。这种怀旧的指向是有共性的,也就是所谓社会性,是老炮儿存在的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不可逆转的逝去,在经历过的人们心中,引起了某种情绪的波澜。
其实关于“老炮儿”这个名称的解释,也有多种。据我了解,它与北京市公安局看守所当年的所在地有一定的关联。那条胡同名为炮局,在炮局胡同出出入入的人当然属于“横打鼻梁”(北京语,指蛮横)的主儿。久而久之,此名称的内涵不断丰富,且渐渐变得亦正亦邪。在冯小刚饰演的老炮儿身上,更被赋予了一种悲怆。正是这种悲怆,引发了观众的“全民怀旧”,形成对逝去时代的一种观望和一种思考。
时代总是在不断前进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我们的变化并不过分。但这种变化不能成为对文化的割裂,相反,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保留过去的某些记忆,使我们的社会在政治、经济进步的同时,保持文化的延续。《老炮儿》的出现,和围绕《老炮儿》出现的那些纷纷议论,应该是给我们的一种提醒。
当然,我并不是提倡“老炮儿”重生,作为现实中的“老炮儿”,今天当然已无市场,冯小刚已经把这一点表演得淋漓尽致。我只是说,《老炮儿》这样一部充满怀旧感的电影,点中的是许多人的软肋。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作品,更来自作品里的人和事,来自在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之中文化的传承和坚守。
(本文作者系全国公安文联秘书长)
book=47,ebook=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