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凤琴+司廷才
[内容提要]蚩尤及其部落联盟之所以能与黄帝部落联盟对峙是因为其实力,在历史上蚩尤与黄帝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黄帝与牛河梁红山文化关系密切,所以蚩尤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与牛河梁红山文化有密切联系。黄帝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联盟的对峙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第一次冲突和融合,从不同角度印证了中华民族同根共祖,是统一不可分的整体。
[关 键 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蚩尤;牛河梁红山文化;黄帝;联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尊重各民族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为前提的对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文化、社会、自然和国家的认同。在我国,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创造者。每个民族的每个成员都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的权利,同时也承担宪法规定的义务,以及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仅是从政治(即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祖国兴旺发达、实现中国梦)的角度,也是从历史事实角度出发提出的理念。蚩尤是上古时代东夷九黎族部落联盟首领。九黎族部落联盟为南方农耕与渔猎部落,以农耕部落为主,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流域一带,属中国东南地区。红山文化,是位于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距今五千多年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的以农业文明为主,兼有畜牧、渔猎等多种文明的文化。它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多万平方公里,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由于最早(1921年)发现于赤峰红山后,遂于1956年被命名为红山文化。其核心部分为5500年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这是中国已知出现最早的文明,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建平县和凌源市交界,因其在牛耳河(或牛儿河、牛录河)旁的山梁上而得名。以女神庙、山台、祭坛和积石冢为内容,独立于居住地之外的自成体系的规模宏大的史前宗教场所,是红山先民祭祀祖先的圣地。“该遗址于1981年发现,1983年正式发掘,目前已经编号的遗址点共16处,遗址核心面积883.14公顷。”[1]属红山文化晚期遗存。蚩尤部落居住地与牛河梁红山文化所在地朝阳虽然相隔甚远,但与牛河梁红山文化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蚩尤、黄帝和牛河梁红山文化相联系,从一定角度说明了我国各个民族之间不断相互融合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联系密切。
一、蚩尤凭借超常实力成为与牛河梁红山文化有密切联系的人
蚩尤被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尤其苗族视为祖先并引以为荣。他具备多种优良品质,带领所属氏族部落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使其部族迅速发展强大。
1.蚩尤具有极强的综合能力。他观察事物和动手实践能力极强,牙齿和胃肠功能优良且身体强壮,不畏挫折并善于克服困难。在历史传说中,蚩尤被神话为四目六手、八肱八趾。《述异记》:“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古书《归藏》:“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对蚩尤形象的描述是从现实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作,更多的是对其能力的肯定和贡献的褒奖,说明蚩尤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神具有穿透力,观察事物仔细分析问题准确;同时又具有行医看病,扶贫济困,组织协调等多种能力。他牙齿长而坚硬,可食沙石子。(启筮)《述异记》: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他们以沙子、石头、铁块为食,……”[2]说明具有优良的身体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蚩尤被视为时代英雄。上古时期人们崇拜有知识、有技术、有智慧的人,往往将这样的人奉为神灵,蚩尤被奉为智力超群的英雄。(1)懂气象。在涿鹿之战中“一开始,蚩尤便施展魔法,腾起满天大雾,笼罩在黄帝军营的上方,使将士们辨不清方向,……”[3] “黄帝差人换来了他的千年应龙,希望它能发水,淹死蚩尤的部众,哪知蚩尤比应龙更厉害,请来了风伯雨师,掀起了一场狂风暴雨,应龙简直没法施展他的本领,倒是黄帝的军队被淹死不少。”[4]这里的“魔法”其实就是蚩尤通过种种迹象预测到有大雾的自然现象,说明他了解气象规律,通过了解、把握和利用自然规律来克敌制胜。(2)懂农耕。蚩尤重视农耕,使其部落逐步富裕,被奉为农神,为中华早期农耕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其形象中脚常被形容为牛蹄,而牛通常与农业乡村密切相连,证明了其部落为农耕部落和以牛为图腾的说法,也说明了蚩尤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懂冶炼。蚩尤首创青铜冶炼技术,并运用于军事上。在《管子·五行》中管子:“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世本》确认蚩尤首创金属兵器,通常情况先进技术首先使用于军事兵器上。所以,蚩尤部落在兵器制造和使用上在当时应该具有领先水平。
3.蚩尤被封为战神。不管是己方还是敌方都视蚩尤为最能打胜仗的神人。(1)己方战神。蚩尤在部族内部被公认为是机智多谋、勇敢善战的。他闻名遐迩,很多部落慑于蚩尤的威名主动臣服,其部落集团不断壮大,其实力足以和任何部落抗衡。(2)对方战神。蚩尤的对手黄帝也将其尊为战神,“蚩尤死后,四方诸侯还有不安分的,但他们都领教过蚩尤的厉害,于是黄帝便派人画下蚩尤的形象,挂在军队的旗帜上,以威慑天下,天下诸侯看到旗帜后以为蚩尤还没死,归顺黄帝,做了他的部将,这些诸侯摄于蚩尤的神力,都只好偃旗息鼓,臣服于黄帝”。[5](3)后世战神。秦始皇、汉高祖、宋太宗都将蚩尤作为战神,封“兵主”,以利战事。蚩尤作为战神,早期主要是威慑作用,到后世主要是保护作用,可见,蚩尤精神的影响之大。
正因为蚩尤自身超强的能力,其执掌部落联盟的经济、军事、人口发展迅速,在当时威震四方、所向披靡。所以,蚩尤才主动挑战黄帝部落联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是与黄帝共同留名于后世的前提条件,也因为其与黄帝的关系而与牛河梁红山文化发生了联系。
二、牛河梁红山文化从一定角度印证了黄帝部落是农耕游牧兼有的部落联盟,是农耕游牧文化的融合体,从而证明蚩尤与黄帝的涿鹿之战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第一次冲突
蚩尤在涿鹿之战中败于黄帝,主要原因在于黄帝部落联盟是农耕文化和游牧狩猎文化的联合体。而蚩尤的部落联盟是农耕和渔猎部落的联合体。农耕文化在解决人类食物来源的安全稳定、改善居住环境和发展与农耕相关用品方面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而游牧文化在军事征战、形成整体观念、开拓进取方面更具优势。农耕文化的优势因素,致使农耕文化元素在历史长河中,像无数涓涓细流汇聚成厚重的系统文化。游牧文化的优势因素,致使冷兵器时代历史上历次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军事冲突中,都是游牧文化方取得胜利。黄帝是农耕文化的代表,蚩尤也是农耕文化的代表,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却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冲突,原因是黄帝部落联盟中游牧部落占据比重较大,其证据与牛河梁红山文化联系密切。
1.牛河梁红山文化可以证明是黄帝文化。整个红山文化遗址处于塞外高寒地区,历史上长期被历代统治者忽视其历史地位,以为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点应该在中原温热地带。事实上,黄帝活动的核心区域主要为现在的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一带,这一带在上古时期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农牧皆宜。(1)牛河梁红山文化出土大量高品质的玉制品与黄帝文化密切相连。传说黄帝是以玉作兵,根据甲骨文,“黄”字是身上佩带环形玉的人,“帝”是将柴捆架起烧,即柴祭。“‘黄帝二字合起来,就是身上佩玉、在祭坛旁主持柴祭活动仪式的人。所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主人,多是身上佩玉之人,与黄帝文化应该有一个密切关系。”[6](2)牛河梁红山文化出土的物件和遗址与黄帝图腾黄帝文化相吻合。据文献记载黄帝的主要图腾为熊、龙、神龟、云和鸟。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先后出土有龙形玉器、泥塑熊的下颚骨、熊掌、双熊首三孔器、玉龟、勾云形玉器、玉鸟等。“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已经确定了蚕神庙和轩辕黄帝遗骨、遗迹和遗物,说明了红山文化确实是轩辕黄帝宣扬和主导的史前文化。”[7]。
2.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有明显的游牧文化特征。红山文化区域核心区面积约为20 000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千分之二。通过对核心区域重点区段进行考古和历史学社会学等研究,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农耕游牧文化融合的特征。(1)墓葬形式独特。其墓葬方式为土石结合的冢,积石冢后发展为土葬和石头葬方式。土葬与农耕文化联系密切,石头葬与游牧文化即草原文化联系密切。蒙古族的敖包与石头冢应该有一定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2)红山文化的走向与游牧文化相连。兴隆洼文化是北方三大文化系统之一,它表明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自有渊源,与红山文化一脉相承,解决了红山文化的源头问题,即红山文化的源就是距今10 000年的小河西文化和距今7 500—8 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含查海文化)。红山文化的发展可接夏家店下层文化(早商—西周中期)。相关研究显示:夏家店下层文化原始人的体质特征更接近于现代蒙古人。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早商文化,已得到多角度论证。安阳殷墟及其周围贵族或王族颅骨测定结果显示了北亚蒙古人种和东亚蒙古人种相混合的形态。(3)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女神像被鉴定为蒙古人种。第一,面部轮廓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特征。现代蒙古族的种族类型属于蒙古人种中的北亚亚种,又称作西伯利亚亚种或大陆蒙古亚种,是蒙古人种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主要分布于中央亚细亚和西伯利亚等亚洲大陆的腹地。他们体质特征具有鲜明的特色:面部高且宽,脸部大且平,颅型多半比较低且宽,鼻根一般较低矮,鼻型略宽,眼眶比较高,内眦皱褶(蒙古眼)和上眼睑皱褶(单眼皮)等。第二,眼睛的颜色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的特征。根据苏联科学家多年在蒙古国研究结果显示,高纬度地区蒙古人相当一部分有金发碧眼的诺迪克特征即浅色特质,凡是有这种特征的蒙古人面部和体型表现为典型蒙古人种。而且蒙古人身上所体现出的浅色特质和西方人相比还有很多的不同,西方人的碧眼多为灰和蓝,浅褐色和绿色的眼睛相比较少,而碧眼的蒙古人多为浅褐色和绿色的眼睛,灰和蓝眼的蒙古人则较为少见。蒙古人的浅色特质并不来源于和印欧人种的混血,而是一种独立的人种特征。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女神庙出土了一尊较为完整的泥塑女神头像,为5 500年前红山人仿照真人形象所制,原型应为轩辕黄帝第四妻嫫母。不仅面部轮廓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的特征,与现在华北人脸型相近似,而且眼睛形状和炯炯有神的绿色眼睛,更加具体生动的反映出蒙古人的特点。(4)牛河梁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与游牧民族的关系密切。游牧文化与马文化密切相连,而马文化又与龙文化密切相连。在甲骨文中只有龙、马、虎三字突出头部,而且唯有三者的头部形状接近,而猪和狗都没有突出头部。另外,龙在蒙古语中读“Luu”(陆),和汉语龙的读法非常接近。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其实更接近于龙马,马的相貌、形体动作和精神风貌最接近与人们心目中龙的形象,玉猪龙的头部更接近于马。由于马的作用、马的忠诚、马的美好,马头才应是红山人心目中理想的龙头。另外,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栩栩如生“c”形墨绿色的玉龙,经专家分析鉴定有4种动物的特征即鹿眼、蛇身、猪鼻、马鬃。这种形象的龙以及内蒙古翁牛特旗黄谷屯出土的黄色微泛淡绿龙形玉雕,总体形象更接近于马。(5)牛河梁出土的随葬品主要是玉制品,另有少量绿松石制品。包括蒙古族在内的许多游牧民族崇尚玉和绿松石。蒙古男人用的鼻烟壶以玉质和绿松石的为上品,男人的名字多用玉(哈斯)。蒙古族女人的饰品历来以玉石和绿松石为主。现西藏和西北少数民族尤其喜欢绿松石饰品。“红山文化墓葬中不见或极少见在其他考古学文化墓葬中常见的石质、骨质或陶质等随葬品,而只葬玉器。尽管红山文化的居民同样拥有高超的石器、陶器制作经验,能够制造出精致的石质工艺品和精美的彩陶器,然而它们都不被用于墓葬中作为随葬。”[8]。(6)牛河梁出土的穿短靴的陶塑人像,短靴为胡服。“牛河梁出土了穿短靴的陶塑人像(人像高12厘米),其短靴有一定厚度,前有花纹,相当精美,说成是当代雕塑也不为过。”[9]据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靴才开始流入中原,“由于采用了胡人短衣、着裤、马靴的服制,逐渐放弃战车,改用骑兵战术,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10]而游牧文化的代表在古代为匈奴、鲜卑、契丹,在现代为蒙古族。
3.黄帝部落联盟是游牧狩猎农耕并存的部落联盟,游牧文化对黄帝有重要影响。因为牛河梁红山文化区域是黄帝活动的核心区域,所以牛河梁红山文化的游牧文化因素对黄帝及其后人的影响不可忽视。(1)战争主要进攻武器不同隐含不同部落群。黄帝主要进攻武器是弓箭,游牧狩猎部族擅长弓箭。蚩尤主要是长戈、大刀、戟,其次才是弓弩。(2)黄帝的后人“宜农则农,宜牧则牧”说明黄帝与两种文化关系密切。第一,后稷是黄帝玄孙,善于耕耘种植。第二,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曾孙。“传说当年高辛氏帝喾巡猎于海滨,留下少子厌越居住在北夷,并建立都城于紫蒙之野,其后人为慕容氏,也就是东胡国的开端。”[11]鲜卑、契丹、室韦、蒙古同属东胡族系,既然鲜卑慕容氏是黄帝后人,推而得之,蒙古族也是黄帝后人。另外,“辽朝大臣耶律俨《皇朝实录》称契丹为黄帝之后。…匈奴,他们也自称是黄帝后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基本上是黄帝后人。”[12]第三,始均是黄帝孙子,其后代组成北狄国。“北狄是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他们在春秋以前居住在河西、太行山一带。以游牧为生,骁勇善战。”[13](3)黄帝居住方式是典型的游牧生活方式。“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14](4)黄帝部族群饮食特点。有以黄米为主要食物的部族,更多的是以肉食为主要食物的部族,显然为游牧狩猎部落。
三、蚩尤与黄帝对抗的结果是蚩尤被杀,新的民族融合体产生,而蚩尤葬地与牛河梁红山文化的联系密切
事物都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人类的进步也是在冲突融合中实现的。黄帝与蚩尤的对抗,除了军事上的冲突,也是不同文化的冲突及相互影响和融合。
1.民族融合,文化整合。(1)部分人群居住地的重新选择。蚩尤部落军队长途跋涉到北方作战,之后很多就留在了黄河以北。而北方的许多人被黄帝派往南方征战和管理,也就留在了南方。即南方人的祖先可能是北方人,北方人的祖先也可能是南方人。(2)图腾文化统一。黄帝部落的图腾龙逐渐被南方部族接受,形成统一的龙图腾。(3)蚩尤部落冶炼技术被推广。(4)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适合农耕的中原地带农作物得到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农耕面积不断扩大,延伸到燕山以北,使更大范围的人群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5)蚕丝技术得到推广,“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15](6)蚩尤的进取、勇敢、视死如归的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宣传和认可。(7)天文地理医药等自然科学得到长足的发展。总之,黄帝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联盟冲突的结果,是文化的一次繁荣,人口质量的一次飞跃,生产力的一次大发展,中华民族总体素质的一次飞跃,促使一个统一的华夏族群形成,更优秀更具竞争力的民族诞生。
2.蚩尤头葬地说明两种文化整合范围之广。蚩尤头葬地在辽宁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具体位置是牛河梁第五地点中层7号墓的旁边“只葬了头颅,面部朝下,未见任何随葬品,应为战神蚩尤…”[16]牛河梁红山文化不仅在蚩尤生前与其联系密切,其被杀后仍然联系密切。
综上,历史将蚩尤、黄帝与牛河梁红山文化紧紧地联系在永恒之中,也印证了牛河梁红山文化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重要地位。这里论述蚩尤、黄帝与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关系,目的是向世人说明中华民族是长期互相交流融合的整体,追根溯源同根共祖,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民族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和衷共济,共同发展,中华民族的任何人都有义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雷广臻主编.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巨型礼仪建筑群综合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5:7
[2][3][4][5][14]徐 客.白话彩图山海经[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99、502、404、476
[6]雷广臻.寻根集[M].沈阳出版社,2009:10
[7][13][15][16]尹国兴.红山密码[M].齐鲁书社,2014:1、202、59、28
[8]金仁安.试论红山文化居民对岫岩玉的开发和利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3):25
[9][12]雷广臻.红山文化及其影响[M].沈阳出版社,2009:95、99
[10]高海燕.我国靴子的起源和发展演变[J].西部皮革,2008(5):52
[11]司马迁.史记全本(上)[M].万卷出版公司,2009:1
责任编辑/赵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