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转换活动在美术欣赏教学当中的应用

2017-01-18 14:14周惠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11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过程

周惠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乞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而美术欣赏是我们能获取这种美感经验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到美呢,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同情”。即让观赏者能够产生与创作者相同的感情,这样的一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美术作品本身带有作者的情感,主观性很强,但真正创作时必须经过几分客观化。作者在这当中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需要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观的观赏者。而作为欣赏课程的学生本身是客观的观赏者,若能“设身处地”的体会到作者主观情感则能更好的欣赏作品本身,因为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产生。因此,开展角色转换活动不失为欣赏课程中一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学生的角色转换

学生的角色转换简而言之即打破传统美术欣赏课程中以理论为主的课程设置,要求学生能够承担实践者的角色,由“观众”变为“演员”。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把个人的意蕴与情趣移于具体作品,并形成对美术作品中构图、色彩、造型等内容的整体认识。

1.角色模拟

学生角色转换的第一步即角色模拟,角色模拟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具体实施即让学生以真人扮演或实物创作模仿名画作品,拍成照片和原作对比,附上欣赏介绍,并在课堂当中要求学生就自己为何这样模拟进行讲解。这个过程是比较实用而有趣的,2015年底杭州“秋水艺术节”即采用了这种模式,腾讯新闻还对此进行了报道。这样的一种角色模拟非常适合欣赏课程的初级阶段,实际上就是费德门对美术欣赏教学模式中的“感受叙述、形式分析”的诠释。关键是它可以使没有经过绘画技能培训的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能无隔阂投入到活动中,有利于增强美术欣赏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

角色模拟可以分为真人模仿和实物创作,真人模仿即真人扮演。具体实施是让学生找一幅大师级单个的人物肖像作品,参照作品的人物形态、神情、角度、着装等因素进行模仿,评价标准是相似度越高越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马上熟悉作品基本细节元素,并在模仿过程中增强体会。实物创作即对作品的临摹,相对而言对学生的技能要求高一些,不过这个过程也是可以灵活转换的。比如选择的作品是油画作品,但可以用其他材质描绘,甚至还可以转化成剪纸或者沙画等形式来表现。这个体现的其实也是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总而言之,角色模拟要求的是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及优势调动周边可利用的实物工具对作品的形式进行模仿。

2.角色代入

学生角色转换的第二步是角色代入。如果说角色模拟是美术欣赏的一个初级表象阶段,那么角色代入则是进入欣赏的一个更深层次的体现。角色代入简而言之即是让学生带着角色的情感和思维进行审美活动,并获得与创作者相似的审美认识。它体现的则是费德门对美术欣赏教学模式中的“意蕴解释、总体评价”。角色代入需要学生的全情投入,只有真正进入作者所创作的角色世界,有强烈的代入感,才能真切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和观点,提升学生自我审美水平。这个过程需要情境的营造和渲染,情境营造越真实,对情境的期望值越大,代入感则越强。

角色代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四个部分来操作:

(1)慎重选择可代入的角色。不是所有的社会角色都适合审美者代入,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选择学生熟悉或喜欢的角色。学生需要对角色所处的历史环境、角色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等有相当的熟悉度,才能更好地进入角色所处的情境,获得真切的感受,才能对艺术品做出相似的价值判断。以达芬奇作品《最后的晚餐》为例,由于作品描绘的是宗教人物,学生要进入到这样的角色代入的话就必须对圣经故事、基督教、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欣赏作品。

(2)作品情境的营造与渲染。学生如果对他们期待的角色有着尝试的冲动和热情,会更靠近角色,获得强烈的代入感。而创造与作品相似的情境审美环境,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代入热情,情境营造越真实,代入感则越强。还是以《最后的晚餐》为例,如果让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和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合作以戏剧的形式到课堂表演,那么就能营造真实的场景。不仅参与表演的学生能更贴近作品,观看的学生也印象深刻。

(3)科学建构角色的认知体系。学生只有逐渐进入角色,主动、自觉地形成角色意识,才能顺利成章的完成审美活动。而这中间最主要的就是学习创作者的态度和情感。以倪瓒为例,要更好的欣赏他作品中的美,就必须理解他本人的创造情感。为何他的山水画中不画人物,而且中晚期画面基本很素净和极端疏散,这是因为他就是那种画如其人的文人画家。阮元对倪瓒的山水画所做的评语,代表了后世对倪瓒的评价:“他人画山水使其有其地皆可游赏。倪则枯树一二株,矮屋一二楹,残山剩水,写入纸幅,固极萧疏淡远之致,设身入其境,则索然意尽矣。”所以,倪瓒重复相同的山水画并非对这样的景色过度着迷,相反,是因为他对一切山水的疏离。其作品的精髓,如同中国画评家的评论,在于他的“平淡”,非常纯粹、素净,已经涤除了所有感官刺激。

(4)积极运用角色的审美方式。经过前期的准备,学生自然的由“扮演角色”升华到“进入角色”。并可以直接围绕欣赏对象,讨论完成叙述、分析、解释、等工作任务,自主形成个性的审美评价。

教师的角色转换

网络和传媒高速发展的现代,如果高校教师还将自己的职能定位于知识的传授上,那么在知识或咨讯的占有量和占有速度上,可能都不及部分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角色转换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的能力结构具有实践性,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由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要求教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改善课程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完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1.提升综合素质,成为引导者的角色

在角色转换活动当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更多从事引导、指导和疏导。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学习习惯上,需要养成主动学习和不断探索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把握学生特征变化,时时走在学生前端,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要求,为角色转换活动在美术欣赏课程中的运用提供坚实保障。

教师引导者的角色在转换活动中的具体操作可从以下三点完成:第一,教学设计理念由教学活动转向学习活动设计。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式学习,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协作、交流的空间和机会,可以将角色转换活动以作业布置形式和课堂表演形式纳入到课程设置中,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考核。第二,引导学生确立新的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促进者,即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第三,根据学生的特点诱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由“主演”升级为“导演”

(1)教师是角色转换活动教学程序的设计者。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要对教学方法作细致周全的设计。首先是事先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精心选择合适的内容,将教学内容拆分成若干问题,作为任务布置给各学习合作组,围绕问题的解决推进课程内容。同时,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包括制定教学目标、角色模拟案例的选择、情景设置、场地道具准备、教学过程实施等等。

(2)教师是角色转换活动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师无论事先的机会有多么周密和细致,在教学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意外情况。因此,教师要随时监控课堂上的各种情况,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如果失去有效的课堂组织管理,学生就会一哄而上,随意表演,最终偏离教学目标,出现学生放任自流的情况。

(3)教师是角色转换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导师和顾问。角色转换活动虽然以学生角色扮演为准。但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需要有课前指导、课中指导和课后指导。课前,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有关知识,收集资料,编写情景剧,指导学生进行角色设计与模拟训练;课中,要引导学生去表演、去思考,进而使学生从角色转换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和感悟;课后,教师要对角色转换活动全过程进行总结,对学生在转换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并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4)教师是角色转换活动教学效果的评价者。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这当中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可以把评价的主权适当还给学生,学生在完成表演后,可对自己和同学的表现进行组内自评与组外互评。另外教师的评价要全面,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合作表演一定要把组员的相互配合度放在评价的第一位,而不仅仅只看到表现突出的学生。

开展角色转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慎重选择可转换的角色

学生毕竟是以学习为主,生活圈子狭窄,社会经验有限。所以在角色安排中,要让学生自身特点、已有经验基础上模拟角色,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体验。学生尽可能真实地去模拟这些角色,以获得美感经验。这个在角色代入中已经细说,不加赘述。另外由于课时、精力等的限制,选择活动时要具有实用性、针对性。

2.环节设计要科学

角色扮演要分组准备、随机抽取、轮流表演,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训练,并可开展组间竞赛、取长补短。另外学生以主体身份参加角色转换活动是欣赏教学的一大特征。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贯穿在角色转换活动中,是美术欣赏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动,才能顺利开展。以《最后的晚餐》戏剧表演为例: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化妆、搭配衣服;表演专业的学生负责模拟姿态;主持播音专业的学生负责旁白主持;摄影摄像专业的学生负责整体构图等。这样角色转换下来,学生从自己的专业出发,更容易体验到美术欣赏与本人的“共同语言”,也能加深对于美感的理解。

3.设计目的以体验为中心

体验是角色转换活动的中心概念。角色转换活动强调实践、重视活动,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不过美术欣赏教学的转换不同于其他科目教学的角色转换,对于准确性和相似性的要求会更高。也就是说在开展角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角色模拟或者角色代入与原作越相近,得到的美感体验越深刻。

4.活动过程应有知识渗透

知识渗透是指每一次角色转换活动要有知识基础。还是以《最后的晚餐》为例,活动中学生需要了解透视的概念以及这幅作品的构图原理才能更好的理解这幅作品。所以,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设置以“透视”为主题(比如透视的三种、西方绘画透视与东方绘画透视的差别等)的教学环节,通过视频观看或者是图例分析让学生有一个基本了解。再在课堂组织学生“实际摆放”使学生能参与并巩固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做基础,角色转换活动才能更顺利开展,活动效果也提到了提高,体验自然也深刻些。这种知识的渗透不同于平常知识的传授,知识是为活动服务的。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过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创意美术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