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职业学校学生适应不良综合症具体表现、成因及对策探讨

2017-01-17 12:45张峰
东方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城镇化

张峰

摘要:“职业教育要担当起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想要学生健康成长,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这些愿景的实现都对新时期职业学校育人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与这种高要求背道而驰的是学生适应不良综合症日益明显,严重阻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患有社会适应不良综合症的学生,一方面很难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也很难融入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职业学校学生适应不良综合症具体表现、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适应不良综合征;心理因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职业教育要担当起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想要学生健康成长,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这些愿景的实现都对新时期职业学校育人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与这种高要求背道而驰的是学生适应不良综合症日益明显,严重阻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患有社会适应不良综合症的学生,一方面很难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也很难融入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中考失利未考上高中的学生。他们在心理上存在自卑感,中考失利使他们缺乏学习的自信和热情。他们适应能力较差,常还停留于初中文化学习状态中,对于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背景和方式较难适应,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欠缺。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多数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寄宿学校,对于独立生活和学习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出现很多的不适应。绝大多数对于职业学校的选择,专业的选择,是来源于父母的安排,他们对于专业缺乏系统的认识。

以上的种种,都会导致这些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彷徨迷茫,无所适从,出现想象和现实的落差,从而引起适应不良。本文旨在探讨职业学校学生适应不良综合症具体表现、成因及对策。

一、职业学校学生适应不良综合症主要表现

(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普高热”的升温及中等职业学校录取分数线的一再降低,学生入学成绩一再在刷新底线,乃至目前的基本不要分数,生源之差可以想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习惯总体一般。自觉与自控的学习习惯、质疑与挑战的学习习惯、独立与自主的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习惯、倾听与思考的学习习惯、操作与实践的学习习惯、阅读与记忆的学习习惯、计划与总结的学习习惯、预习与复习的学习习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比较缺乏,从而导致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笔者任教的中专班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该班进校时普遍分数低,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尤其是对理论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更缺乏兴趣。教师上课教学情绪普遍受影响,课前无预习,课上不听讲,无笔记,睡觉开小差者比比皆是,课后无复习,作业抄袭现象严重,基本的学习任务完不成,考试成绩也只能挑战老师的接受底线。

(二)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青年学生也是它的青睐者之一。手机的不合理使用现在困扰着职业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笔者班级有一名学生曾经说过,“老师,你没收我的手机,我真的会跳楼”,虽比较极端,但已足以反映手机在学生心中的分量。看电子书、刷微信朋友圈、打游戏、购物等智能手机层出不穷的新功能,让学生和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总是看到电子产品带来的便利,却未看到人们因此付出的代价。”手机正在削弱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便是我们付出的代价之一。原本应该是上课或者睡觉的时间,但很多人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看朋友圈、聊天,打乱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不振,无法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得组织一次班级活动,学生是聚在一起了,但全都低头不语看手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和你在一起,而你却在看手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这样疏远了。据资料介绍,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大大削减了思考的能力,让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

(三)心理问题的增多

大部分中职生是由于成绩差而没有顺利进入高中,成绩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伤疤,带着这个伤疤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自然会有一种自卑感,这种强烈的自卑感就是形成所有歪曲性格的导火线。他们最怕别人问:“在哪里上学啊?”事实上很多中职学生存在着如下的心理障碍:妒忌,偏激,猜疑,报复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知识水平低,言语表达力差,不会交往;粗暴冲动,极为争强好胜,有的时候甚至仅仅因为别人多看了他几眼就上去动手打人。

还有一部分学生与初中的老师交往的不良体验,导致自卑、有逆反心理、害怕与老师沟通,表现为适应教师障碍多。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受到的批评、训斥和挫折较多,对老师多少回产生排斥、不信任、怨恨等心理。由于这样的经历和可能的思维定式,他们不太愿意敞开心扉与新的学校的老师沟通交流,所以在与新的职业学校的教师的适应中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负面认知和对立情绪。

这些心理障碍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表现为爱打架,尤其是打群架;班级不团结,同学之间沟通少,交往异常,;上课没有表现欲,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老师沟通少,总是以比较世故庸俗的眼光看待老师的教育帮助等等,这些问题也正是中职学校中常见的问题。

(四)道德失范

每所职业类学校都在强化日常管理规范,但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缺乏排队意识、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这些不良行为仍然时有发生,文明与道德并不完全画等号,但很多不文明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突破道德底线的理由。少数的学生思想认识与行动脱节,社会公德的缺失,纪律、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评价标准和道德认知出现偏差,没有健康独立的人格,没有“自律精神”、“内省意识”和“罪恶感”,严重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甚至走向自我中心和个人主义的极端,引发了一些极端事件,如学生殴打老师,手刃同学等。

二、对策分析

结合职业学校学生适应不良综合征的表现,深入探讨其原因及对策如下:

(一)高速的城镇化进程对学生家庭教养模式的影响

苏州地区城镇化进程迅速,一直是全国瞩目的焦点。因为有着良好的就业环境,一大批的土著居民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财富,城镇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又让他们避免了高涨的房价,很多土著家庭的经济条件已经相当优越;还有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时代和机遇的关系,也在苏州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类家庭就有了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子女在苏州这片沃土上俨然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危机。因为教养模式的不同,产生了一些不良家庭的模式,如放纵型家庭,孩子在富足的物质生活中被溺爱,或者在父母繁忙的工作中被漠视,或者部分家长的言传身教,学生缺乏基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无法适应学校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特殊地区的特殊情况对新时期的家校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还要隐形关注其家庭教育,做好一名真诚的聆听者,要聆听家长心目中孩子的可爱形象、对孩子的可爱憧憬,甚至于要聆听家长的冲动和偏激,要无声的告诉他们,包办一切或者放任不管都是不理智的行为,要针对一些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真正实现学校和家庭的“志同道合”。

(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层面因素的影响。

职业类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失落的心理、独立压抑的心理、焦虑紧张的心理、消极逆反的心理,就业带来的心理危机。进入职业类学校后,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初中阶段目标明确动力十足,而现阶段学业压力顿失,又没有其父辈所承受的经济、生活压力,重重困惑迎面而来,他们通常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不愿与人交流、对网络以外的事物反应冷淡、情绪不稳定等现象,大多数人心理承受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是有所欠缺的。

在调节学生心理方面,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帮助学生做情绪的主人,保持和发展健康的情绪;要引导学生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乐于助人,互相尊重,树立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给他人以真诚的肯定、鼓励、赞扬和善意的批评、忠告,不把个人意见强加于人,尊重他人隐私等等。总之,无数事实证明,保持和发展健康良好的情绪体验,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为学生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转变环境,让他们在教师的关注引导下试着与他人交往,让他们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摆脱出来,尝试体验网络以外的同龄人群体游戏的乐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其他爱好,转移兴趣点,对爱好和特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针对性地把他们对电子产品的兴趣扭转到生活和学习中来。

(三)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各职业学校生源多为初中毕业生,文化成绩不太理想,接受理论知识的水平较差,分析能力弱,而传统专业课教材普遍理论性较强,逻辑性较强,学生学起来难度较高。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让学生学习到实用的知识,掌握好扎实的技术技能基础。因此,教材应该从适用性出发,根据目标就业岗位群需求,淘汰一些已经陈旧、过时的内容,增加贴近生产实际需要的技术知识内容,以“理论只求够用、实践必须加强”为原则。

另外,要积极探索实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革新课堂思路,体现课堂要素。注重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巩固训练(培养能力),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注意结合本学科特点,灵活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切勿生搬硬套,其最终的归结点应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结构“能力”,不仅让教师明白为什么要上这门课,培养学生哪一种能力,更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上这门课,最终可以达到哪种能力。

综上所述,城镇化的大环境下,职业类学校学生出现了诸多的适应不良综合征,我们洞悉其表现,探寻其原因,以期能够及时矫治一些不良的适应行为,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有利影响。

参考文献:

[1《中职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何新萍 《现代企业教育》

[2]《新的一年,你还是那个手机控吗》 陈一 《健康博览》

[3]《城镇化背景下高中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庾春梅

基金项目: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课题“城镇化背景下职业类学校学生适应不良综合症研究”(课题编号SJ[0493])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