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娜
摘 要:明仁天皇希望“生前退位”的意向,给日本社会带来极大的震动。明仁成长于战争年代,是战后和平宪法下即位的第一位天皇。明仁天皇即位以来,一直坚持维护和平宪法,履行象征职能,发挥了日本天皇和皇室的特殊作用。明仁天皇希望“生前退位”主要是由于高龄化导致的健康原因等。虽然“生前退位”在法律和程序上都非常复杂,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明仁天皇希望可以借此建立更为符合现代的象征天皇制,保持皇室的稳定。
关键词:明仁天皇;“生前退位”;象征天皇
中图分类号:K3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58(2016)06-0015-06
DOI:10.14156/j.cnki.rbwtyj.2016.06.003
战后,美国出于各方政治利益的权衡,保留了天皇制。战后的天皇虽然失去了军政大权和“神”的地位,但依然被国民视为国家的精神支柱与传统文化的象征。明仁天皇即位28年来,深受国民爱戴,获得了“开明”“亲民”的赞誉。近日,由于健康等方面的原因,明仁天皇提出了“生前退位”的意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文章从明仁的成长经历入手,通过解读“退位声明”,分析明仁天皇意欲“生前退位”的主要原因及面临的困难。
一、明仁的成长经历与皇室新形象的塑造
明仁是昭和天皇之子。昭和天皇结婚之后,皇后良子接连生下4个女孩,引起皇室的后嗣危机。1933年12月23日,明仁的出生,日本上下举国同庆。昭和天皇给他命名为“继宫明仁”,继宫为号,明仁为名。这个名字既出自于明治天皇颁布的《大教宣布之诏》中“宣明治教,以宣扬惟神之大道也”,也包含了中国典籍《周易》中“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的含义。1937年3月29日,3岁零3个月的明仁离开了双亲,移居东宫御所居住。按照规定,明仁只能在每周的星期日返回皇宫看望自己的父母。
明仁成长的时代,正是日本法西斯一步步走上对外侵略道路的时期。他的少年时代便是在战乱中度过的。1944年,明仁和许多小学生一样,被疏散到栃木县日光市躲避战乱。1945年11月7日,明仁从日光返回东京,但仍同战前一样,只能在每个星期日前往皇宫探望父母。对明仁长期与父母分居,只能在侍从的陪伴下学习生活,学校的一些老师认为太不近人情,明仁“太可怜了”。1946年至1950年,昭和天皇遵从“学习西洋思想和习惯”的方针,聘请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伊丽莎白·维宁当明仁的家庭教师。1956年3月,明仁从学习院大学经济学院毕业。受西方教育的影响,明仁向往自由与民主,年少时经常说要追求理想的天皇形象。在婚姻上,敢于触犯日本皇家“万世一系的血统”禁忌,坚持娶平民为妻,国民因此称他为“庶民皇太子”。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明仁皇太子继位,成为日本第125代天皇,改年号为“平成”。平成典出中国《史记·五帝本纪》及《书经·大禹谟》“内平外成”“地平天成”二语,表示国内外、天地间均和平兴旺,充满吉祥。1990年11月12日,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在皇宫举行即位典礼,正式登基。
明仁天皇继承皇位后,一直积极承担国家公务。即位28年来,在国事行为上,共签署了内阁提交的上奏文书2.9万件,任免官吏2532人,接见外国元首、皇室、外国大使、公使1384次,举行宫中祭祀820次,国内访问2080次[1]。并且,对全国47个都道府县都进行了视察。从1991年的云仙·普贤岳火山喷发,到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再到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每当发生重大灾害,明仁天皇夫妇都会亲临现场,悼唁死难者,慰问灾民,鼓励救援人员。明仁天皇携皇后每年都会出席日本学士院奖、日本艺术院奖、日本国际奖、国际生物学奖等颁奖典礼并致辞。
明仁天皇还积极参加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如1998年2月,明仁天皇作为长野冬奥会名誉总裁与皇后一起出席开幕式和闭幕式,并观看体育比赛。2005年明仁天皇夫妇参观爱知世博会,受到各国展馆的欢迎,并在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国馆。
此外,明仁天皇还积极开展了新的皇室外交。特别是对二战中受到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展开“慰灵之旅”。1992年10月23日至28日,明仁天皇夫妇访问中国。关于中日战争,天皇谈到,“在两国关系悠久的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我国给中国国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幸时期。我对此深感痛心。”[2]明仁天皇的发言有利于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也有利于改善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形象。
在对待日本对外侵略历史的态度上,明仁天皇与其父昭和天皇不同,他并没有逃避、否认日本的战争行为。明仁天皇曾多次公开表示“深刻反省”战争,拒绝参拜靖国神社。
明仁天皇即位28年来,向世界各国展示了日本皇室的形象,体现了天皇及皇室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二、“退位声明”的发表与解读
2016年7月13日,日本NHK电视台报道宫内厅有关人员透露82岁的明仁天皇有意“生前退位”,并已向皇后和皇太子表明了该意愿。消息一出,立刻遭到宫内厅次长山本信一郎的全面否定。然而,8月8日下午三点,日本宫内厅公开发表了明仁天皇关于“作为象征天皇的公务”的电视讲话。视频是8月7日晚间在天皇的住所录制,长约11分钟。明仁天皇非常坦诚地讲述了即位28年来对象征天皇制的理解和自己的心境。以往,天皇的想法是在每年12月生日时以回答宫内记者提问的方式表达,像这次这样直接向国民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史无前例的。解读明仁天皇的讲话,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第一,由于年逾八十,身体健康每况愈下,难以全身心的履行象征天皇的公务,故需思考更为恰当的方式。明仁天皇表示:“自己几年前两次接受外科手术,加上因高龄体力减退,于是开始思考,当出现难以像以往那样履行繁重公务时,应当如何安置自身,对国家、对国民,以及对身后的皇族而言才是适当的方式”[3]。
第二,即位以来,一直在摸索宪法下象征天皇的理想状态。明仁天皇回顾了即位28年来,访问日本各地,“心怀国民、为国民祈愿,得到人们深深的信赖和敬爱而感到非常幸福”[3]。他认为,作为天皇应将祈愿国民的安宁和幸福放在首位,倾听他们的心声,体察他们的心情。因此,造访日本各地、特别是偏远地区及岛屿之旅,作为天皇的象征性行为非常重要。
第三,对减少国事和象征天皇公务的方式以及实行摄政的方式予以否定,希望以“生前退位”的方式解决。明仁天皇明确的指出,“伴随天皇趋于高龄的应对方式,无限缩小国事行为及作为象征天皇的行为或许很难。”虽然相比退位,让皇太子摄政更为简单,但明仁天皇表示“即使是这样,天皇持续不能充分履行理应完成的公务,直到生命终结其作为天皇的身份始终不会改变”[3]。换句话说,明仁天皇认为摄政始终不能真正替代天皇,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希望避免因天皇身体严重不佳及繁琐殡葬仪式等给社会、国民带来各种影响,减轻皇族家人的负担。多年前,明仁天皇就提出要简化葬礼,实施火葬。这次讲话更明确指出:“当天皇健康状态严重不佳时,如以前曾出现的那样,有可能导致社会停滞、给国民的生活也带来各种影响。而且作为至今为止的皇室惯例,天皇过世之后,连日举行的隆重殡葬仪式将持续近两个月,之后与丧葬有关的仪式会长达一年。这一系列仪式及与新时代相关的各种事项同时进行,因此与之相关的人们,尤其是天皇的家人不得已将处于非常艰难的状况。”[3]希望能避免这样的事态。
据相关人员介绍,明仁天皇在准备发言稿时,原本准备加入非常强烈的退位意向。但由于宪法禁止天皇发表政治性言论,于是在不抵触宪法的范围内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调整。只是强调这次讲话是作为“个人的想法”,暗示未来要“生前退位”,将天皇之位传给皇太子。讲话最后,明仁天皇衷心祈愿今后皇室能继续与国民同在、携手共筑这个国家的未来,并且天皇的象征性职责永不中断、稳定维持下去,恳切希望能够得到国民的理解。
三、天皇希望“生前退位”原因
明仁天皇的“退位声明”对日本国民是个不小的震动,一些民众认为其影响程度不亚于战后昭和天皇的《人间宣言》。明仁天皇为何要“生前退位”呢?虽然现在各界众说纷纭,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高龄化带来的身体健康问题是明仁天皇意欲“生前退位”的首要原因。明仁天皇在2003年和2012年先后做了前列腺癌的摘除手术和心脏搭桥手术,最近还被诊断出有阿尔茨海默病即俗称老年性痴呆的早期症状,因此很难再坚持完成日常的公务活动。在天皇82岁生日前夕的记者见面会上,明仁曾感慨“越来越感受到自己年事已高”,对此前在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讲话曾出现差错一事一直萦绕于心。宫内厅考虑到天皇的身体,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减少公务。对此明仁天皇的心情非常复杂,他曾在记者会上说:“减轻负担,必须要根据公平的原则,故应充分考虑。”[4]2013年12月,明仁天皇表示“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要尽全力发挥作用。”同时,也强调“希望让年轻一代来接替自己访问学校、养老院等”。从2015年开始,皇太子夫妇和秋筱宫夫妇接替了访问学校、养老院的公务。2016年2月至3月,明仁天皇因患流感静养,之后取消了在皇宫接受致敬的“晋谒”等部分公务。据宫内厅人员讲,明仁天皇认为“必须要做完所有该做的公务”,减少公务的话,会影响天皇的地位和作用[4]。身为天皇就必须履行好宪法所规定的象征职责,“所有的公务都很重要,没有一个是浪费的”,因此,明仁天皇宁肯选择退位也不愿减少公务负担。
第二,退位不仅有违明治以来的皇室传统,而且还涉及非常复杂的程序,明仁天皇为何不选择更为简单的摄政制度呢?摄政制度是指天皇因为精神、身体重病或重大事故,不能亲自行使国事行为时,由已成年的皇太子或皇太孙以天皇的名义行使国事的行为。昭和天皇在正式即位前,就曾因为大正天皇长期患病而经历了五年的摄政时期。昭和天皇在逝世前一年,因为生病无法完成公务,也曾有过让皇太子摄政的想法。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当时大部分国事行为是由皇太子临时代理完成的。回顾历史,由于近代天皇制堵死了“生前退位”的路,使明治、大正、昭和三代天皇在晚年都不得不直面身体恶化和设置摄政这样的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电子图像、近距离感知的时代,天皇的作用很多时候非本人不可替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象征天皇的方式也在变化,摄政越来越无法代替天皇。考虑到皇室的未来,明仁天皇或许希望从他开始能够真正解决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第三,退位不仅是因为由于高龄的原因,更是明仁天皇摸索建立符合宪法的现代天皇制的一个集大成的决断。千余年来,虽然天皇制几经兴衰,但对每一代天皇而言有一点从未改变,那就是守护天皇制传统的皇祖皇宗思想和维护皇位的使命。明仁天皇在电视讲话中提到:“作为传统的继承者,我深感继续守护传统的责任,在日新月异的日本和世界中,如何在继续守护传统的同时,将传统寓于现代、使之鲜活地融合于社会并满足人们的期待,至关重要。”[3]明仁天皇所说的“传统的继承者”并不只是单纯的继承旧的传统,而是要求后继者能适应时代变化,创造新传统。何谓“新传统”?明仁天皇,从即位开始就已经有了这个问题意识,一直在思考和摸索怎样将国民主权与拥有悠久传统的天皇相结合。天皇作为国民统合的象征,必须要担负起全面的责任,如果不能发挥这个作用,则以让位的方式来解决,并将其作为“新传统”。明仁天皇希望以一种更为符合现代的方式来维护象征天皇制。“生前退位”对下一代天皇而言,也是对象征天皇制更好的守护。
第四,明仁天皇受西方教育影响,有很多敢于突破的地方,如娶平民为妻、给自己规定8小时公务时间8小时公务时间是指明仁天皇为自己规定每天8个小时处理公务,其它时间为私人时间,要和家人一起度过,其父亲昭和天皇则是24小时天皇,随时处理公务,没有私人时间。、开放部分皇居和皇家宫邸等。对于如何守护和传承象征天皇制,明仁天皇一直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同时,明仁天皇做出这个选择,或许也受到了拥有王室的欧洲及中东国家的影响。与日本皇室交往密切的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在2013年7月以高龄和健康上的原因退位,由长子菲利普继承王位。近年来,柬埔寨、科威特、荷兰等国家的国王也由于高龄和健康原因提前让位。在君主立宪制国家,王室的存在对于国家的作用除了象征之外,其重要职责就是维护宪法,保持国家团结和民族凝聚力。将皇位传给年轻有精力的皇太子,加强皇室活动,是有利于皇室稳定的重要举措。
第五,明仁天皇“生前退位”,有利于修改《皇室典范》,确定皇室的继承顺序,保持天皇制的长远与稳定。近年来,由于皇太子没有儿子,而
《皇室典范》又规定天皇只能由男子继承,日本朝野关于未来皇室继承人的议论不绝于耳。按照目前天皇家的顺位继承关系(见图1),德仁皇太子为第一继承人,但他继位后的皇位继承者是一个难题。如果让皇位继承顺位第二人的秋筱宫作为继承人,则需要修改皇室典范,设立“皇太弟”,如果不修改皇室典范,就只能一直作为亲王直到继位。此外,也有让皇族女性继承皇位,使皇室能够延续“万世一系”的提法,但无论是哪一种解决方案,都需要在制度上修改和完善。因此,明仁天皇希望“生前退位”,或许也是为了解决皇室的继承问题,保持皇室的稳定。
四、围绕“生前退位”的各种讨论与困难
明仁天皇希望“生前退位”的消息,给日本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自从2016年7月新闻报道以来,围绕退位赞成与否,社会各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根据《朝日新闻》的舆论调查结果,84%的民众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5],但还是希望天皇慎重考虑。对于出生在昭和、平成年代的日本国民来说,天皇具有特殊的意义。明仁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最后一位天皇,也是和平宪法下继位的第一位天皇。他象征着战后70年的平和,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大多数国民希望在不改变天皇是“国民统合的象征”这一制度的前提下,谨慎地探讨退位问题。
日本学界对天皇退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分为支持退位和反对退位的两派。支持退位论的一些学者对修改相关制度进行了大量的论证。京都产业大学名誉教授所功提出:“天皇终身在位的制度已经不符合时代,有必要修改。明仁天皇现在还属于身体健康,故不适用于现有摄政的相关规定。”关西大学教授高作正博认为:“象征天皇制下的天皇不具备政治性,也失去神格,作为一个人应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必须在符合宪法的前提下,实现生前退位”[6]。记者、新闻评论员樱井良子提出:“既要尊重陛下的想法,也要守护日本国宪法。如何二者兼顾?特别措施法特别措施法是指当发生与现行法律制度不对应的事态时,为解决问题而制定的特别法律,此法律在时间和目的上都有明确限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7]。
另一方面,反对修改《皇室典范》,认为应采取慎重态度的保守派学者举出退位的弊端,提议应采取摄政等解决方式。如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小堀桂一郎担心,一旦允许天皇生前退位,很有可能会发生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被迫退位的情况,会从事实上破坏国体,因此坚持反对退位。日本大学教授百地章更悲观地认为:“难免会出现利用退位后的天皇的权威,随意地让天皇让位的情况。新天皇和老天皇同时存在,在国民精神统合上会产生障碍。”[6]反对退位的学者认为新旧天皇之间会产生政治势力争斗的缝隙,同时,存在一个比天皇还更有权威的人,也是违反宪法上的理念,因此希望通过退位以外的其他形式解决。丽泽大学教授八木秀次认为目前最为理想的方式就是通过临时代理,坚决反对退位,一旦出现退位的先例,将有可能导致天皇制的终结。[8]
明仁天皇选择直接通过电视讲话表达意愿的方式,也透露出和政府迟迟不能正面这个问题间的矛盾,透着唯有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表达意愿的无奈。天皇此举实际上是给国会和内阁出了一道难题。安倍政府也不得不就天皇退位问题表达立场,将会经过相关人员的慎重讨论后提交对策。目前,政府已经表明接受天皇的意愿,正在探讨在不修改《皇室典范》的前提下,设立一部特别措施法来专门解决明仁天皇的生前退位问题。政府将召开有识者会议,公开募集各方意见,计划最快明年向国会提交法案。
明仁天皇退位需要修改宪法及皇室典范等,必须对退位的条件、退位后天皇的立场等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在制度设计上尽量减少政治介入的风险。退位之路不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充满各种困难。
[参 考 文 献]
[1]岩尾真宏.「象徴」とは 追求の末[N].朝日新聞,2016-08-09(2).
[2]田桓.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71- 199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49-850.
[3]明仁.象徴としてのお務めについての天皇陛下お言葉[N].朝日新聞,2016-08-09(9).
[4]陛下82歳 自ら意向[N].朝日新聞,2016-07-14(2).
[5]池尻和生,鯨岡仁.生前退位 検討を本格化[N].朝日新聞,2016-08-09(3).
[6]北野隆一.「退位」賛否の議論活発化[N].朝日新聞,2016-08-09(8).
[7]桜井よしこ.伝統との両立 特措法も選択肢[N].朝日新聞,2016-09-11(4).
[8]八木秀次.公務縮小し 臨時代行も活用を[N].朝日新聞,2016-09-11(4).
[责任编辑 孙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