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语教学在“后方法时代”走向综合,是顺应世界语言教学发展潮流的举措,也是语言教学理念在“后方法时代”出现重大变革的结果。汉语教学走向综合并不意味着重回折中主义的旧途,而是采取对各种教学要素灵活运用的措施使教学走向综合。
关键词:汉语教学 “后方法时代” 走向综合
世界语言教学的潮流已经进入了“后方法时代”。人们认识到以往所推崇的教学法并不是万能的,只靠某一种教学法并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所有的问题。“实施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地域差异。……正如Purpura(2004:30)所说,教学涉及到太多的不同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语言习得太复杂了,根本不可能全部靠教学法来解决。”(龚亚夫,罗少茜,2006:338)有学者对“后方法时代”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概括:“能够熟练地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做出优化的选择。这正是语言教学‘后方法时代的教学理念。”(崔永华,2008:122)还有学者提出:“后方法是教师根据特定的也是具体的教学情况,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构建出了来的最具个性化的‘本‘土教学思想、理论或方法。”(丁仁仑,2010:253)可以看出,语言教学进入“后方法时代”以后能够形成针对各种具体语言的教学思想、理论和方法。
一、走向综合是“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理念的重大变革
语言教学的教学理念很早就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发展到“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当前语言教学的新发展趋势是在实践和研究方面都走向对教师和学生兼顾的综合性的教学。有学者就认为:“现在外语教学法已经走上系统综合方法论的轨道,……”(王才仁,1996:101)还有学者提出:“若以教学理念来分外语教学模式可划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教学模式,第二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型教学模式,第三类是在教学过程中兼顾教师与学生双方能动性的综合型教学模式。(王守仁,2008:70)”(丁仁仑,2010:228)可以看出,走向对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的综合,是教学发展在经历了发现“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各有偏颇之后的必然结果。教学走向了综合才能避免只顾及一个方面的缺陷。
针对语言教学如何走向综合的具体实施,有学者提出了基于辩证法思想的“辩证综合法”:“辩证综合法的原则是:交际性原则;阶段侧重原则;语音、语法、词汇综合教学原则;在外语教学里利用和控制使用本族语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丁仁仑,2010:244)辩证地采取综合性的教学策略,实际上仍然是要以原有的教学原则和策略为基础的,是对原有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有选择、有侧重的综合。
在“辩证综合法”的原则之下,语言教学的具体操作也有相应的策略。“辩证综合法的辩证主要具化为互相联系,有主有从;发展变化,逐步提高;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学是内因,教是外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其综合体现在综合运用外语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不单执于心理学或语言学,也不执于一个学科中的某一派某一说。”(丁仁仑,2010:245)可以看出,综合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是超越了以往各种外语教学法的流派,与“后方法时代”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正如从方法时代走向后方法时代的后教学法,辩证综合法并不拘泥于某种流派或学说,而是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根据,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学的第一线出发,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使各家各派、一方一法的精要均能为我所用,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丁仁仑,2010:245)引文中论及的虽然是中国的外语教学,但是对汉语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汉语教学在世界各国语言教学走向综合的潮流面前,也不能自甘落后,要想方设法采取措施适应和追赶这一潮流,使汉语教学有更好的发展。
二、“后方法时代”汉语教学的走向综合并不等同于折中主义
汉语教学采取走向综合的教学理念、策略和方法,很容易误入人们习惯的走向折中主义老路的歧途。“折中主义就是取各家之长,这样,折中法就好像变成了教学法方面的万能钥匙,成了无所不包的大杂烩。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折中主义教学法后来演变为经验主义,很多运用该教学法的教师又走回了传统教学法的老路子,甚至迷失在折中主义教学法的大熔炉中,最终沦为无方法,或者被方法死亡。”(丁仁仑,2010:252)汉语教学走向综合的本意是探索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教学新路,但是如果又落入了折中主义的窠臼,显然会带来对教学极其不利的影响,甚至是灾难。所以,在实施走向综合的汉语教学时,要力避重回折中主义的偏差,教学的探索和创新又被湮没在了传统的经验之中。
面对着语言教学走向综合时易于走回折中主义的危险,有学者一再强调“后方法时代”的走向综合绝对不能等同于折中主义。“后方法绝对不是折中主义,与后方法相比,折中主义是拿来主义,而后方法的创新之处就在其强调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丁仁仑,2010:253)实际上,我们在这里所提倡的汉语教学走向综合,既非折中主义,也非走向混合。在教学的综合中,各种教学要素仍然保持着其本来的基本特性,不失其本来面目,并且会在教学中被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在这种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择和运用中,甚至可以包容原来看似互相对立的教学因素。
三、综合汉语教学的特性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由语言的特性和语言习得的特性所决定的,语言教学必须依靠综合的理念和方法来实施,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如果用分立的方法来教授语言,就会使学生长期见树不见林,他们要等到把所有的部分语言项目学习完了之后,才能慢慢地学习交际。然而,语言习得与学习的研究成果表明,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语言整体时,他们才能认识语言的本质。”(程可拉,2006:32)学习者在综合性的汉语教学中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体会汉语的本质。这种教学不仅强调汉语技能训练的综合,还强调了教学目的和操作的综合。“综合性教学不仅强调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而且提出通过真实的教学材料,让语言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课堂上能够相互交流,增进理解,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达到这一综合性目的,就要求做到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学者和教材之间、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的互动交流,以通过语言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王晓均,2005:107)尽管综合性的汉语教学特点似乎不够突出,但其可持续性和生命力反而更持久,而不断地片面求新、求变化,固然可能一时有可喜的结果,但长远来看终究敌不过综合的优势。
在这些综合的汉语教学中,要协调各种与教学相关的因素,因为它们对教学都发生着各种不同的影响。“教学实施要综合设计。教学不单是教的问题,不单是学的问题;也不单是教学的问题,教学环境、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设备都对教学发生影响,哪一环节不协调,都难以取得好效果。”(王才仁,1996:314)对教学各个方面的综合设计并加以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对教学的更高要求,也是教学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由于对语言学习和教学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后方法时代”的汉语教学超越了以往对教学法的局限性认识,在对各种教学要素灵活运用的基础上使教学走向综合,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和更充分地发挥各具特色和差异的各种教学因素的作用。
面对这样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发展趋势,汉语教学应当加以把握和顺应,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通过我们的努力促进其更广泛地在汉语教学中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程可拉.任务型外语学习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3]丁仁仑.交际型大学英语创新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4]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6]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7]王晓钧.互动性教学策略及教材编写[J].世界汉语教学,2005,(3):106-112.
[8]Purpura,J.E.Assessing Grammar[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王丕承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100875)